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堡壘之夜》又用「沙盒+吃雞」突破自己的邊界

《堡壘之夜》又用「沙盒+吃雞」突破自己的邊界

已成為全球現象級遊戲的《堡壘之夜》正在收穫應得的榮譽。

在剛剛結束的「遊戲奧斯卡」The Game Awards遊戲大獎2018獎項評選中,《堡壘之夜》分別獲得了最佳持續運營遊戲獎與最佳多人遊戲獎兩大獎項。而在上個月17日的金搖桿獎評選中,它剛剛擊敗了《荒野大鏢客:救贖2》,一舉斬獲年度最佳遊戲大獎。

根據彭博社最近的報道,就在前不久《堡壘之夜》註冊玩家數量已經突破2億,而在今年6月時它的玩家註冊數剛突破1.25億,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增幅達到60%,相比今年年初公布的數據更是翻了5倍。《堡壘之夜》憑藉「空降行動」模式的成功,以迅猛的勢頭席捲全球,以獨特的美術、彰顯在細節中的設計以及富有娛樂性的玩法收穫了大量玩家的青睞。

而它之所以能在眾多吃雞玩法的遊戲中撕開口子脫穎而出,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它的創新基因。自從上線至今,堡壘之夜始終堅持不斷提供新穎的遊戲內容,幾乎每一次版本更新都能帶來不少意外的驚喜。

在最近一次的更新中,不僅開啟了空降行動模式的第七賽季與新英雄季卡,《堡壘之夜》的創新基因又為我們帶來了新的玩法:可自定義島嶼地圖的「嗨皮島」沙盒模式。

嗨皮島,玩家的創意遊樂場

嗨皮島模式將在新版中與守衛家園、空降行動兩大經典模式並列展示,作為主要玩法模式推出。

這一模式新玩法的規則是,每位玩家都將擁有4座60×60的私人島嶼,玩家可以自定義島嶼環境,從一開始只有少數樹木的荒島,充分發揮想像,製作和安置素材、設備、武器、消耗品和寶箱,編輯出各種你所能想到的花樣。

近幾年,隨著《我的世界》等沙盒建造類遊戲的流行,方塊、像素顆粒風格成為最主流的建造元素。用方塊建造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它擁有極高的自由度;但同時,在大型項目中,方塊建造也變得同拼圖一樣複雜繁瑣,需要玩家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

《堡壘之夜》選擇用材料包的形式代替方塊、像素顆粒,其實是一種取捨。材料包保留了堡壘原有的風格,這對於一款並非以傳統沙盒建造為原生玩法的遊戲尤為重要,如果機械地選擇用方塊或者像素顆粒,只會損害遊戲原有的風格併產生隔閡。

同樣的,材料包也解決了方塊建造、像素顆粒填充方面的繁瑣問題,雖然降低了一定的創造空間,但玩家仍可以自由製作、複製和編輯材料包,直接拖拽即可完成,解放玩家時間,更多地投入到非機械、創造性的玩法上去。官方也將不間斷地提供遊戲材料包,為玩家提供越來越多的創造可能。

而在建造完島嶼以後,玩家可以設置對局時限、隊伍數量、重生位置、重生高度、初始血量、死後掉落物品等遊戲規則,來搭配核心玩法讓遊戲變得更有意思。

目前嗨皮島內的勝利目標主要是2種:自由遊玩和對戰消滅。但因為可以放置一些玩法向的障礙物,比如積分榜、計時器等條件和規則,就可以產生花樣繁多的玩法。

因為規則自定義的空間較大,搭配島嶼建設的自由度較高,可以發揮出玩家在玩法設計上極大的創意。比如玩家可以通過計時器、賽道和障礙完成一場飆車大賽,甚至安排在空中創造空戰玩法,而其中大部分的元素直接把材料包里的模型拖出來就能還原。

這並非1+1的簡單疊加,島嶼建設、自製規則兩套系統之間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同時系統的便捷性也極大降低了玩家門檻,使「創造世界」變得沒有那麼複雜。

當然,《堡壘之夜》不會讓你一個人孤零零在島嶼上自娛自樂,只要分享出邀請碼就可以讓好友加入,目前僅支持組隊的4人進入好友的島嶼,未來最多支持16人在嗨皮島上玩耍。

從其他沙盒建造類遊戲的經驗出發,玩家創作內容互動是活躍度的來源。無論是聯機相互體驗,還是一群人協作創造,遊戲滿足玩家社交娛樂需求的同時,玩家社區又會反過來激發出遊戲本身的設計創意。

回顧熟知的沙盒建造類遊戲,《我的世界》以其極高的自由度吸引了成千上萬玩家,另一款《蓋瑞模組》在自定義遊戲方面也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出色的表現。但與《我的世界》和《蓋瑞模組》不同的是,《堡壘之夜》具有的獨特的畫面風格和故事表現力,而通過PVE和吃雞模式不斷培養的用戶習慣,也為其「沙盒+吃雞」的嘗試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總的來看,嗨皮島在吃雞模式之外給玩家創造了可以自由創造專屬世界的條件,遊戲豐富性、社交互動性、玩家自由度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深耕玩法創新,攜手玩家成長

《堡壘之夜》憑藉此前空降行動中創新的吃雞玩法,一步步成為現象級遊戲。但不難發現,《堡壘之夜》並沒有固守這一套玩法,而是始終在堅持探索和創新。

今年4月,《堡壘之夜》開啟自定義模式測試,把定義玩法的權力交給玩家,與朋友「互相傷害」一時間成為大量玩家的快樂源泉;5月聯動《復仇者聯盟3》推出的滅霸模式,讓玩家可以戴上無限手套變身滅霸,一人之力對抗其他所有玩家;10月萬聖節的夢魘限時活動,更是在吃雞中加入創意PVE玩法。這只是堡壘無數創意限時模式的代表,但不難看出開發團隊的腦洞和一再堅持的創新。

除了模式和活動之外,遊戲道具的腦洞也越來越大,製冷器、氣球等道具紛紛亮相,讓玩家能在遊戲里玩出更多花樣,讓戰場變得更加多變有趣。

《堡壘之夜》的開放、多元、創新,以及希望所有人都能在遊戲里獲取樂趣的理念不僅體現在遊戲內容里,遊戲官方的運營以及舉辦的各種線上線下活動也都彰顯著希望與玩家共同成長的開放心態。

前不久一位8歲的男孩康納因為喜歡《堡壘之夜》,花很長時間為它設計了一套新皮膚「雞人騎兵」,他的父親幫他把設計圖傳到網上,再經由另一位網友Etsyturtle2二次創作後,最終被Epic採用,成為今年感恩節的紀念皮膚。大家一直對小康納保密,直到感恩節來臨他才欣喜若狂地發現自己夢想成真。

當遊戲真誠開放地為玩家服務,玩家也同樣會反哺遊戲。前幾個月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生,亨利·德雷克為了讓更多人快樂地學習科學知識,邀約許多科學家組成小隊,在直播玩《堡壘之夜》的同時暢聊氣候變化的話題,向觀眾科普氣候的相關知識。不難看出,娛樂精神與人文關懷並存的特性讓《堡壘之夜》更具魅力。

當然,EPIC在投入「一億美金獎池」的電競賽事中也延續了他們創新的腦洞:全民參與的門檻設置、每周不同的賽制玩法、更加註重比賽本身以及觀賽體驗的趣味性,都讓電競賽事不再只瀰漫無形的硝煙,而是讓參賽者和觀眾都能在其中找到快樂。

不斷拓展邊界,堡壘正在成為一種遊戲符號

如果要問如今遊戲界最為流行的玩法類型,沙盒與吃雞是其中避不開的兩種。沙盒有著無比的創意和自由,吃雞帶來的緊張刺激與核心樂趣也是可玩性的基礎。

這一次《堡壘之夜》的版本更新帶來了此前從未想過的創意融合,嗨皮島給了玩家更大的自由度,也前所未有地拓寬了《堡壘之夜》原本的邊界,賦予了這個遊戲更多的可能性。

一方面,嗨皮島將沙盒和吃雞的玩法都推進了更深的一步。深耕各自品類遊戲內容和玩法的同時,通過創意的融合帶來更多的可能性,讓《堡壘之夜》從一個品類中脫穎而出,又從另一個品類中吸取營養,不斷保持遊戲的新鮮活力。

另一方面,《堡壘之夜》仍在不斷自我突破,通過創新探索和拓展自己的遊戲邊界,向更多元化、更自由方向擴展。而隨著這樣的擴展,《堡壘之夜》已經不能單純用原有的一種或多種遊戲模式指代,它本身已經成為了一種全新的遊戲符號。

不過EPIC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信在這一新玩法亮相後,遊戲團隊仍舊會不斷完善新模式的內容、推出配套的創意活動,繼續發揮創新基因的能動性,讓遊戲多元、開放的特色一直延續下去。

正是這樣的創新基因和開拓精神,讓我們期待他們今後能帶給我們更多驚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情社 的精彩文章:

VIVE攜手邁凱倫發布VIVE PRO邁凱倫限量版
WISE 2018新經濟之王 易點租雙冠加冕

TAG:機情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