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運動前/中/後 3 個階段的補給要點

運動前/中/後 3 個階段的補給要點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運動對健康的好處和重要性,慢慢開始嘗試著運動起來,但大家在努力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運動營養補給的重要性。運動營養師提醒:一定要注意運動前、中、後三個階段的飲食安排,良好的營養補充能修復運動時產生的組織損傷,更能減少熱量變成脂肪儲存,增加運動效果。

運動已漸漸成為現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為一種新的生活風格,其中慢跑是許多人開始培養運動習慣的入門首選。而目前正值跑馬旺季,訓練比賽時如何做好營養補給,成為許多跑友的話題。

這裡要提醒跑友:運動前謹記「黃金300大卡」補給重點;運動中注意補給水分、電解質及糖;運動後及時攝入適當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水分、電解質。

運動前﹕補充300大卡

許多人認為運動前不吃東西可以在運動中燃燒更多體脂肪,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觀念。對業餘運動者來說,在1小時的中高強度運動前,至少需提前1小時補充300大卡營養,重點包括碳水化合物、水和電解質,尤其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它對身體儲備運動所需能量相當重要。運動強度越高,能量的消耗越明顯。運動前補給正確的食物,可幫助提升運動表現、減少肌肉損失。

運動中﹕水/電解質/糖

進行1小時以上中高強度運動時,容易大量流汗導致電解質流失,因此建議每10-15分鐘補充100-200ml運動飲料。這樣做除了能補充水分外,還能通過運動飲料成分中的電解質與糖分,補充運動中流失的電解質、增加持續運動的糖類能量。與喝水相比,更能幫助身體留住水分、延緩運動表現下降。

運動後﹕30分鐘內進食

運動後建議在30分鐘內補充食物,具體視每個人的身體差異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水和電解質。假如運動中有尚未喝完的運動飲料,可在運動後繼續飲用完畢,以達到運動後促進流失的能量補充和電解質平衡恢復。

蛋白質攝取方面,建議一般人以20g為目標;碳水化合物則以每個人的體重(公斤)乘以1-1.2g為基準。遵守這個原則正確地補充適量食物,可幫助恢復損耗的能量,也能有效地讓受損的肌肉儘快修復、減少脂肪囤積。

——資料來源:金車大塚

快來加入AI瘦身營吧!

讀原文可直接報名AI瘦身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陪你跑 的精彩文章:

川內優輝的胞弟川內鮮輝,百公里超馬好手
與70歲的她相比,你的馬拉松成績弱爆了!

TAG:陪你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