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能做醫藥偏要炒股,醫藥界股神前三季炒股虧11億,股東恐爆倉

能做醫藥偏要炒股,醫藥界股神前三季炒股虧11億,股東恐爆倉

文| AI財經社 實習生 肖超

編| 鹿鳴

停牌近十個月後,復牌兩交易日全部跌停的上海萊士,再遇股票質押風險。

2018年12月8日,上海萊士發布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存在可能被動減持公司股票風險的預披露公告。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質押逾期的股權總計2.39億股,按照12月7日復牌第一個交易日17.57元/股的收盤價計算,上述股權市值約為42億元。

公告還顯示,截至12月6日,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合計質押的股份共占上海萊士目前總股本的69.59%,質押股權市值約為609億元。


A股醫藥「股神」

成立於1988年的上海萊士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血製品生產企業,2008年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專業從事血液製品、疫苗、診斷試劑及檢測器具生產和銷售並提供檢測服務。

由於血製品行業門檻高、監管審查嚴,再加上國家2001年起不再審批新的血液製品企業,上海萊士在前期積累了一定的競爭優勢,其1992年推出的第一款產品「安普萊士」(人血白蛋白)更是一度在中國乃至亞洲市場供不應求。

但在上市之初,上海萊士在A股市場的表現平平,2008年至2012年五年間營業收入、利潤規模勉強翻倍,營收增速更是逐年下降,2013年甚至出現負增長。

或許是覺得單靠血製品行業資本積累增速太慢,上海萊士在2015年開始了股票投資之路。2015年1月,公司宣布擬使用自有資金最高不超過10億元用於風險投資,使用期限為2年;到2016年2月,又宣布將投資額度上限提升至40億元,使用期限由原2年調整為自2016年2月22日起3年。

而這番操作也確有收穫,年報顯示,2015年上海萊士公允價值變動收益8.7億元,投資收益0.1億元,兩者合計占當年凈利潤的比例高達59%;2016年公允價值變動收益1.6億元,投資收益6.7億元,合計占凈利潤的50%;2017年公允價值變動虧損1.8億元,投資收益4.3億元,合計貢獻凈利潤的30%。

且在2015年的股市大震蕩中,上海萊士股價不跌反漲,從年初的45元開始,到6月底股災時維持在60元,隨後一路上漲至8月中旬的最高點94.5元,成為在此輪動蕩中唯一一家保持千億市值的醫藥公司,被冠以醫藥「股神」之名。

但投票投資終歸有賺也有賠,在2018年三季度財報中,前三季度上海萊士的公允價值變動虧損為9.0億元,投資虧損11.3億元,造成公司歸母凈利潤巨虧13.0億元,同比下降238%。

時至今日,上海萊士不僅虧損,更有可能面臨股東的爆倉。

12月8日,上海萊士在公告中稱,公司控股股東科瑞天誠及一致行動人寧波科潤金鼎質押給信達證券、申萬宏源、金元證券累計1.19億股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因部分金額逾期構成違約。

同時,另一股東萊士中國質押給開源股份、國海證券的1.2億股上海萊士股票也構成違約。鑒於前述情況,如萊士中國與開源證券、國海證券未能在近期達成一致,開源證券、國海證券將有權在公司復牌後對質押的標的證券進行違約處置,可能導致萊士中國被動減持。

12月10日,上海萊士繼續跌停,報收15.81元。


併購得商譽

一邊炒股,上海萊士也一邊開啟了併購之路。

在我國血液製品行業中,由於存在政策壁壘、漿源壁壘、技術和質量控制能力壁壘,血液製品企業的數量本就不多(2012年時為32家),其競爭力主要依靠血漿資源擁有量決定。而與其經過重重審批、投入巨額前期資源新建單采血漿站,收購其他公司無疑是增加采漿量最簡單粗暴的途徑。

2014年1月,上海萊士18億元併購邦和葯業(併購後更名為鄭州萊士),獲得兩家單采血漿站的120多噸采漿能力;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又分別以47.58億元和5.5億元併購同路生物89.77%及10.23%股權,獲得14個單采血漿站的近400噸采漿能力。憑藉這兩起併購,上海萊士從行業第四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血液製品企業。

同時在這兩起併購中,上海萊士分別形成了14.83億元和39.37億元的商譽,同路生物其後又收購浙江海康,使得上海萊士的商譽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為57.05億元,佔總資產49.38%。

但令人生疑的是,按照收購時的業績承諾,鄭州萊士在2015年及2016年應實現凈利潤1.34億元和1.71億元,而實際僅完成1.17億元和1.45億元;同路生物2016年凈利潤應達到4.8億元,而實際僅實現4.7億元。業績承諾過期後,鄭州萊士和同路生物的凈利潤又同比下降23.45%和7.79%,而在此背景下,上海萊士迄今僅對鄭州萊士計提商譽減值損失共677.69萬元,對同路生物未進行任何商譽減值。

醫藥界最大併購

2018年2月,上海萊士以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為由申請停牌。根據當時的規定,上市公司申請停牌應不超過6個月,但上海萊士鐵了心要做「釘子戶」,一直到11月都沒有任何復牌跡象。

11月21日,滬深交易所最嚴停復牌新規細則出爐,明確要求重組停牌時間不得超過10個交易日。11月22日晚間,停牌了9個月的上海萊士「第一時間」公告了重組方案,稱擬發行股份購買西班牙血液製品公司基立福持有的GDS全部或部分股權,以及天誠德國股東持有的天誠德國100%股權。

公告稱,根據雙方初步談判,GDS股權作價50億美元(約343.96億元人民幣);天誠德國100%股權作價約5.89億歐元(約47.18億元人民幣),交易作價合計約391.14億元人民幣。另外,擬配套募集資金30億元。

如果併購順利的話,這將是中國醫藥界截至目前涉及金額最大的併購案。

但顯然這份遲到了太久的天價併購案並不能讓投資者買賬,截至12月10日,復牌後的兩個交易日上海萊士全部跌停。

而早在此前的2017年,上海萊士也籌划了一場頗具轟動性的併購案。

2017年7月,主營傳統製造業的「清華系」上市公司同方股份公告稱,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標的為上海萊士29.9%股份;交易對象為上海萊士的兩個控股股東。而由於同方股份和上海萊士均為上市公司,這場併購也是A股市場非常罕見的「上市公司間的換股」。

但在2017年9月,雙方宣布重組終止,終止理由為「交易需要獲得清華大學、教育部、財政部等國有資產監督部門的事前審批,交易雙方雖然不斷細化和完善交易方案,但未獲得相關主管部門的認可或同意」。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財經社 的精彩文章:

金立發聲明回應「死亡之謎」:發布者捏造事實,影響金立重組進程
千家公司投資房地產,有人13天身家漲250億有的股價跌至2元

TAG:AI財經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