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平民情懷——平山郁夫藏絲路文物展:無極齋分享青銅金銀篇

平民情懷——平山郁夫藏絲路文物展:無極齋分享青銅金銀篇

原標題:平民情懷——平山郁夫藏絲路文物展:無極齋分享青銅金銀篇



平民情懷——平山郁夫藏絲路文物展


青銅金銀篇


無極齋分享

韓回之,字無極,韓天衡美術館藝術總監。愛好收藏,對古代武備、漆器、茶具、香具、印珠、玉器都有涉獵。博涉而深究,視野開闊,頗有心得,樂藝會特開設專欄《無極游》,陸續刊登各系列藏品展品,與各位同好分享。本篇是古歡齋主韓回之帶大家欣賞「平民情懷——平山郁夫藏絲路文物展」。


前言


平山郁夫先生(1930—2009)是日本當代大師級畫家,以佛教題材繪畫在日本畫壇獨樹一幟。平山先生長期致力於協助敦煌文物的保護,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貢獻。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由平山郁夫先生創辦,主要收藏其歷年收集並捐贈的絲綢之路沿線文明相關文物。


「平民情懷——平山郁夫藏絲路文物展」展出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收藏的200件(套)藏品和1件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這些藏品中的絕大多數,在時間上,上起公元前2000年,下至公元8世紀。


展覽按照展品所屬地域分為四個單元,分別為「偉大的海」——文明交匯的地中海、「四方之王」——兩河流域與伊朗地區、宙斯?佛陀——文明交融的中亞與印度、東土驚鴻——絲路東端的景象。




偉大的海」——文明交匯的地中海


地中海(Mediterranean)在英語-日耳曼語中是「陸地之間」的意思。早在古代世界,地中海便以「我們的海」、「白海」、「偉大的海」、「中部之海」以及「偉大的綠色」等名稱,流行於沿岸各文明之間。被亞、歐、非三大洲環繞的這片半封閉的海洋,孕育了三大洲中幾個最早的文明,並成為文明交匯的通道和舞台。在地中海核心區域,希臘與羅馬文明的遺產中,我們可以看到來自西亞、北非文明的影響。



【首飾】


東地中海地區-西亞?公元1-3世紀


長52厘米


這些玻璃珠鏈都是地中海東岸至西亞地區在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後3世紀左右生產的,是當時貴族們的裝飾品。在當時除了玻璃制的以外,金屬制的珠鏈也極受歡迎,都是備受珍視的交易品。











"四方之王」——兩河流域與伊朗地區


古代的兩河流域誕生了人類最早的文明。從阿卡德王國統一兩河,到巴比倫帝國,兩河文明影響所及從愛琴海、埃及到東部的伊朗高原。在前者文明的浸潤下,波斯帝國在公元前6世紀崛起。阿契美尼德王朝打造了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不僅承襲了「巴比倫之王」的稱號,而且自稱「四方之王」。公元三世紀崛起的薩珊王朝,延續了波斯文明的輝煌,同時深刻影響了遙遠的東方。



【動物紋裝飾板】


伊朗?公元前8-7世紀

高5.6厘米、寬4.3厘米


古代西亞地區盛產裝飾板,一般是在金或銀的薄板上鏨出神像、人物,或動物花紋。可以作為護身符使用,也可以貼在傢具上作為裝飾。



【 獅子裝飾杯 】


伊朗 公元前7—前6世紀阿契美尼德王朝


高31厘米、徑18.3厘米


在青銅製的深杯外側裝飾有加工過的銀板。銀板上端有石榴果實的連續花紋以及獅子頭像,底部一周刻有獅子。獅子是亞述、巴比倫時期兩河流域常見的紋飾,後也成為波斯的裝飾主題。













【 天馬形來通杯銀 】

伊朗 公元前4世紀左右阿契美尼德王朝


高27厘米


從伊朗的西北部裏海南岸、吉蘭省(馬魯里科)的王侯同葬墓中發掘出大量的陶器與金屬器具,多採用各種動物形狀。瘤牛在古代的西亞、印度、非洲等地區被視為家畜來飼養繁育,而以公牛崇拜為核心的宗教則發源於西亞,並向四周傳播。牛形陶器四肢粗短、突出背部的瘤峰(脂肪囤積塊),臉部即為注水口,可注入葡萄酒等。據推測是當時儀式上使用過的器具。





附資料


















宙斯?佛陀——文明交融的中亞與印度


中亞地區,西起阿富汗,東到蒙古國,南至印度北部,是亞洲腹地。這裡不僅有古文明的發源地,而且是古代路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因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所以在歷史上,這一地區不斷與東西各方向頻繁的進行文化和物質交換。較早時期,中亞受到兩河文明以及波斯的影響,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東征之後,中亞開啟了希臘化時代。巴基斯坦、印度北部的犍陀羅文化就是希臘文明與印度本土佛教文明融匯結合的產物。


























【首飾】


犍陀羅?公元1世紀


徑14.5厘米


金質,項圈為一較粗的金條,之上再纏繞細一些的金線,中間部分為一大兩小三個圓珠裝飾,其上為W字形裝飾。




【王冠】


阿富汗?公元前2世紀-公元2世紀


高7.5lm 、徑17.5厘米


金冠製作可以說是希臘風格金屬工藝的傳統,使用橄欖枝葉做裝飾也是希臘美術的特點,王冠吸收了上述的風格。金冠中央還鑲嵌了從阿富汗北部山嶽地帶的礦山上開採出來的青金石,實屬罕見。阿富汗的青金石開採約始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之後出口到西方的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被人們視若珍寶。但是在犍陀羅以及周圍地區,幾乎沒有在西曆公元前後使用青金石用於製作工藝品的例子。





佛塔形舍利容器


犍陀羅,公元2—4世紀



圖文由作者提供


如願接受本微信號信息,可按右上角「樂藝會」訂閱。


微信公眾號轉載請聯繫後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藝會 的精彩文章:

不戒:中國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從寒山拾得到迦陵頻迦:錫博西夏文物展造型藝術上篇

TAG:樂藝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