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NASA再創歷史 旅行者2號進入外太空

NASA再創歷史 旅行者2號進入外太空

原標題:NASA再創歷史 旅行者2號進入外太空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0日透露,1977年8月20日發射的無人太空探測器「旅行者二號」(Voyager 2),歷時41年的飛行,終於飛離太陽系保護圈(heliosphere,也稱太陽圈、日圈),成為繼旅行者一號(Voyager 1)後第二艘造訪外太空的人造物體。


NASA證實,今年10月,位於離地177億公里太陽圈、協助科學家調查最外層日鞘(heliosheath)的旅行者二號,已在11月5日離開太陽圈,進入星際空間(interstellar space)。


太陽圈是太空中的一塊區域,主要受太陽所支配,地球和其它行星都被包覆在一個磁性氣狀泡中。電漿自太陽表面噴出後,即成為「太陽風」,時速可達數百萬公里,並負責創造、維持保護泡,以抵擋來自銀河系的物質,例如:氫氣、氦氣等。


雖然旅行者一號早先在2012年越過太陽層邊界,但是一號的等離子體探測器在1980年時停止運作,而二號的新數據可提供星際空間和空間邊界性質的新信息,讓科學家們為之振奮。


旅行者二號在過渡到外太空時,機上的等離子探測器顯示,帶電粒子數量急劇下降。從那時起,旅行者二號就漸漸沒有檢測到太陽風的跡象;其它三種機上儀器測量了宇宙射線(cosmic rays)、低能粒子(low-energy particles)和磁場強度(magnetic field strength)的相應變化。


不過,由於旅行者二號距離地球太遠,數據需要16個半小時才能送回位於加州巴沙迪納(Pasadena)的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旅行者二號比旅行者一號(1977年9月5日)早16天發射,曾飛越木星、土星、天王星與海王星;但是二號因為軌道方向及速度,落後一號大約六年,科學家推測或和太陽圈大小及太陽活躍周期有關。


NASA總部太陽物理學部主任福克斯(Nicola Fox)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團隊從研究太陽開始,一直延伸到太陽風所接觸到的一切,「都來自旅行者發回的信息,讓我們前所未有地看到真正的、未知的領域」。


雖然旅行者一號和二號都離開了太陽圈,但它們仍然在太陽系內部。旅行者二號可能已經進入到奧爾特雲(Oort Cloud)的外緣;按目前的速度,旅行者二號需要300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到達奧爾特雲的內部,並得花上3萬年才能飛離它。

奧爾特雲主要由冰微行星、大量岩石碎片組成的球體雲團,因太陽引力圍繞著太陽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聯網無邊界 的精彩文章:

TAG:互聯網無邊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