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夷陵之戰未開打孫權為何就趕緊求和退還土地,劉備為何還不答應

夷陵之戰未開打孫權為何就趕緊求和退還土地,劉備為何還不答應

劉備帶領蜀國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向吳國推進的時候,孫權確實立刻就向劉備提出了求和的請求。但這個求和請求中,有沒有歸還荊州這個條件,就不得而知了,因為史料上並沒有這方面的記載,所以我們不能信口胡說。

(劉備劇照)

不過,史料上雖然沒有記載,但是這件事可以分析。我認為,孫權在求和信中提出歸還荊州的可能性是不大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是當時吳國的邊界已經推進到了巫山附近,已經遠遠超過了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範圍。這麼龐大的地域,孫權不可能在劉備還沒開打的時候,就主動歸還荊州等大片地域。二是孫權打荊州是蓄謀已久的,而且為此做了充分的準備,最後因此獲得成功。他不可能把好不容易獲得的荊州,拱手送給劉備。三是孫權怎麼說也是一國之主,就這麼輕易地送出去了,面子上也說不過去。四是在吳國看來,荊州本來就是他們的,是劉備「借」去不還。現在奪回來,不過是物歸原主而已,怎麼可能又退還呢?如果退還,那就說明自己打錯了,這不是自打耳光嗎?

那麼,孫權在求和信上肯定不會什麼也不說,肯定有關於土地問題的表態,他會說什麼呢?

我覺得孫權最有可能說的,就是把夷陵之西的兩三百里的土地歸還劉備。這樣做,不但多多少少平息了劉備的怒火,自己也沒吃虧。一來,夷陵以西的兩三百里土地,都是很平整的,雖然出產莊稼,但是沒有據點,守不住。二來,孫權是以退為進。把劉備放在夷陵西兩三百里土地上,正好居高臨下攻擊。三是這是一個驕兵策略,可以以此讓劉備放鬆警惕。

(孫權劇照)

那麼,孫權都這樣求和了,劉備為何不借坡下驢,或者和戰結合,非要一味強硬地和孫權開戰,以至於最後失敗呢?

第一,劉備有驕傲情緒。

劉備為什麼有驕傲情緒,這是由幾方面形成的。一是劉備在很短時間裡,從被呂布、曹操這些人追得到處逃竄,到擁有了益州、荊州、漢中等三個龐大的地域,並數次打敗敵人,讓他心裡充滿驕傲。這種驕傲,不僅僅他有,部下將士也有。張飛因為鞭打士兵被殺,就是他太目中無人的表現。二是劉備當了皇帝,而孫權只是諸侯。而且劉備還自認是繼承了漢朝衣缽的皇帝,他對孫權自然有居高臨下的感覺。三是孫權因為故意示弱,讓劉備中計,讓劉備以為孫權怕了。

第二,劉備認為有必勝把握。

為什麼有必勝把握?一是孫權地小國弱,財力不雄厚,軍隊的戰鬥能力也並不突出。他們能夠在赤壁大戰中戰勝曹操,是依靠長江天險。他們能夠獲得荊州,是偷襲得手。二是當時吳國最值得倚重的,也是偷襲荊州成功的大將呂蒙已經去世。吳國已經沒有拿得出來說話的大將(那時陸遜並未顯山露水)。三是劉備可以依靠巫山的山川之險攻打吳軍,吳軍無法防守。

(夷陵之戰)

第三,劉備認為不能求和。

為什麼不能求和呢?一是求和會失面子。這就相當於人家對你猛一通老拳,接著又說,好吧,我送你去醫院,給你掏醫藥費。這顯然是讓被打的人倍覺屈辱的事情。二是求和會影響士氣。劉備帶著大軍東征,士氣非常重要。一旦士氣泄了,長途遠征,不打已經先輸了。

也就是說,劉備不同意孫權就求和的主張,肯定是沒錯的。錯在於他的戰略選擇,最終並沒有憑藉到巫山之險,而把部隊擺在戰場平地上,同時由於吳軍拒不出戰,最後原本很旺的士氣,白白地泄了,最後打得一敗塗地。

(參考資料:《三國志》《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斯大林曾配備了很多替身,如果都沒人認出斯大林和替身怎麼辦
戰國四君子「養士」,對國君的權力構成威脅,誰的結局最凄慘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