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先行先試,知識創新工程勇立潮頭 我國科技體制改革亮點回顧(二)

先行先試,知識創新工程勇立潮頭 我國科技體制改革亮點回顧(二)

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

慶祝改革開放40年·變遷

科技日報記者 李大慶

如同在平靜的水面上扔進一塊巨石,20年前中科院的改革在中國科技界引起巨大反響,因為有的研究員下崗了。

當年,中科院將北京的4個與數學相關的研究所統一整合為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設置的創新崗位也就是從事科研的崗位只有200個,4個研究所卻有450個人競爭這200個崗位。在原有的160名研究員中,只有60個可以被聘為研究員,還要留出20%的名額用於向國內外公開招聘優秀人才。

之所以要進行這樣大刀闊斧的改革,都緣於中科院啟動的「知識創新工程」。

知識創新,中科院率先探索

實施知識創新工程不是偶然為之。

20世紀90年代,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出現新的變化,一些發達國家開始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創造新財富的核心與基礎,創新成為一個國家、地區和企業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國際競爭突出表現為科技的競爭。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使傳統產業的發展有所減慢,同時也為世界範圍內產業結構的調整提供了機遇。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1997年,中科院組織專家學者研究中國面向21世紀、面向知識經濟時代的戰略問題,並向黨中央提交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研究報告,提出了面向21世紀的中國國家創新體系的思路與新時期中科院的戰略選擇,建議國家組織實施「知識創新工程」。1998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准中科院開展知識創新工程,作為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試點。

自此,凝練科技目標、調整科技布局、改革管理體制、優化隊伍結構、培育引進人才、加強條件建設、擴大開放聯合、培育創新文化、促進成果轉化,成為中科院改革的主旋律。

只保留1/3的人做研究工作

讓一部分研究員下崗不是改革的目的,而是為了把創新崗位留給那些想創新能創新的人。

在實施知識創新工程之前,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種種弊端毫無例外地滲透到中科院的肌體之中。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說:「那時,中科院的科技人員中有1/3是很勤奮工作的,還有1/3是只出工不出活的,剩下1/3是既不出工又不出活的。」要想使中科院大出成果,就必須鼓勵那1/3的人大搞創新,還必須解決那2/3「不出活」的人的問題。

進入知識創新工程後,中科院全面推行了全員聘用合同制,各研究所按1998年在編人數的1/3設置創新崗位,從事科技創新工作。

幹了一輩子,好不容易熬成了研究員,現在卻要不被聘為研究員了,這讓許多人無法接受。於是找領導說理、提意見遍布各個研究所。然而,中科院黨組則堅定不移按部就班地推進改革。

1/3的人進入創新崗位,那剩下的2/3的人幹什麼去呢?這其中相當一部分人進入了支撐崗位,也就是為科研工作提供服務。如果不被聘用,那隻能自謀出路。

知識創新工程實施僅僅幾年時間,中科院的員工,從研究員到支撐崗位人員,便接受了競爭上崗的理念,適應了「按需設崗、按崗聘任、擇優上崗、動態更新」的聘任制度。

凝練和聚焦創新目標

調整科技布局

在北京中關村保福寺橋西南角,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的標識屹立在高高的樓頂。然而,在中科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之前,並沒有這樣一個研究機構。它是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凝練科學目標、調整科技布局的結果。

早先,中科院在北京有4家數學研究機構:數學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計算數學與工程計算研究所、系統科學研究所。合併後,減少了各所原有的重複布局,集中了優勢力量解決重大科學問題,推進數學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研究。同樣,遺傳研究所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石家莊農業現代化研究所整合, 組建了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今年年初頒發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水稻高產優質性狀形成的分子機理及品種設計」就出自於這個所的李家洋院士團隊,而這一成果,歷經20年研究,基本與知識創新工程同步,充分利用了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組學的多學科交叉方法。

中科院是通過調整、整合、撤併和轉制,高度凝練科技創新目標,推進以研究所為單元的體制創新和制度建設,以提高中科院的創新能力,推動整體創新能力的提升、創新水平的提高。

將重複的研究方向聚合,將便於形成交叉學科優勢的研究方向整合,中科院將原有的123個法人研究機構調整為2005年底的91個。到了2006年9月,中科院又開始組建新的研究單元,先後與山東、江蘇、深圳、廈門簽約,分別成立了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煙台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對此,時任中科院院長的路甬祥解釋說,目前在科研與技術創新方面最為緊迫的需求,當數與人口健康、資源環境等有關的可持續發展領域,其次就是納米、信息、生物技術等戰略高技術前沿以及國家安全領域。隨著我國的發展,不僅西部環境脆弱帶需要保護,海岸帶、城市密集區也面臨著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等新的威脅。在這些領域部署建立相關研究所,實際上「是更好地銜接中科院創新能力建設與國家創新體系、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客觀需要,是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支撐發展、引領未來能力的需要」。

改革助推人才輩出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出人才出成果。知識創新工程啟動後,競爭上崗,打破了論資排輩的傳統做法,使一大批年輕有為的青年科學家脫穎而出。

2000年,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的肖立業博士擔任了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高溫超導限流器的研究與示範」項目的首席科學家。那一年他34歲,正是創新創業的黃金年齡。他帶領的平均35歲的團隊,研製出了我國首台高溫超導限流器,並在湖南婁底高溪變電站運行,其主要技術發生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繼瑞士、德國、美國之後世界上第4台併網試運行的高溫超導限流裝置。這一成果在2005年被列為中科院重大成果。

正是因為有了像肖立業這樣年輕有為的科學家,中科院的科技創新事業才會蓬勃發展。2000年5月,知識創新工程剛剛啟動不久,36歲的譚鐵牛就擔任了自動化所所長,在從事管理工作的同時,他帶領著研究團隊在生物特徵識別、圖像視頻理解等研究領域始終走在國際前沿,參與制定國際標準。1970年出生的中科大教授潘建偉,多年從事量子信息領域的研究工作,2005年創造了13公里的自由空間雙向量子糾纏分發世界紀錄,2009年成功實現了世界上最遠距離的量子態隱形傳輸,2016年又把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送入太空……

知識創新工程實施10年後,中科院的科技人才隊伍已實現以中青年為主,全院研究員中有半數不足45歲,順利完成了科技人才隊伍的「代際轉移」。全院科技人才隊伍平均年齡40歲,45歲以下的研究員已佔全院研究員總數的54.9%。在創新崗位上聘用的專業技術人員平均年齡38歲,31—40歲(處於創新活躍期和產出高峰期)的青年人才約4300人;在高級專業技術崗位上,35歲以下的青年才俊佔11%。

知識創新工程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是中國科技界探索自主創新發展模式的實踐。正如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所說:知識創新工程13年,是建設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成功實踐的13年,是中科院科技創新從跟蹤模仿向自主創新、跨越發展的先行開拓。這13年,中科院創新水平和能力邁上了新台階,初步探索出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國家知識創新體系的新路子,帶動了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提升了中國科技發展的水平。

來源:科技日報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陳小柒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國際幹細胞研究學會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里根號航母訪港後,香港多地汽車防盜系統失靈,這是怎麼回事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