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大太監馮保在歷史上有哪些重要事迹?

明朝大太監馮保在歷史上有哪些重要事迹?

原標題:明朝大太監馮保在歷史上有哪些重要事迹?


作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許飛


翻開《明史》,馮保一定是濃墨重彩的一筆,當然,在中國歷史文人修史的傳統下,太監一直是不光彩的角色,即使他們中曾有力主改革弊政以圖振興者也不例外,馮保就是一位。馮保是明嘉靖年間入宮的,嘉靖在位時期,吸取明武宗重用太監劉瑾造成的朝政亂象,開始貶抑宦官權力,重用儒生,於是內閣首輔權傾一時,出現了一大批位極人臣的首輔,如夏言、嚴嵩等人。明穆宗又和其父嘉靖皇帝不同,重用宦官,一時太監勢力突起,權傾一時。時任內閣首輔徐階終於不堪宦官的壓力,被迫辭職還鄉了,足見宦官和儒生矛盾的激化。


馮保像


隆慶六年(1572),穆宗病重,馮保在皇后的支持下掌得大權,但是馮保與高拱矛盾激化,不可調和。張居正明白,要想實現心中隱藏多年的政治抱負,徹底打擊如日中天的宦官勢力絕無可能,甚至會搭進去自己的政治前途。曾經熟讀聖賢書的張居正,經過在官場幾十年的打拚後漸漸明白:妥協,是最高的政治智慧。唯有採取這種辦法與宦官勢力結合,才有登上首輔掌握大權的機會,也就有施展才華為民謀福祉的機會,於是,張、馮二人聯合了,一個想做司禮監掌印太監,一個想做內閣首輔,他們的共同對手叫高拱。


張居正畫像


當高拱想聯合張居正時,張表面聯合,暗地裡與馮保採取一系列措施,高拱下台,只是時間問題了。經過二人努力,高拱終於下台,張、馮各自目的達到後,張終於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大力革除弊政,頒布一系列措施,影響深遠。馮保也頗識大體,在教育萬曆皇帝方面嚴守節儉和守禮的原則。萬曆五年(1577),張居正父親去世,按古制,張必須回家守孝三年。但當時改革正全面展開,若主持改革的張居正回家三年,一切就毀於一旦了,這時候馮保開始想辦法,在他的積極努力下,萬曆皇帝和皇太后同意張居正「奪情」留任繼續推行改革。中國是一個特別重視禮節和孝道的社會,一時間各種言論出現,認為首輔此舉不合禮儀。馮保和皇太后通過權勢將此事壓了下來,張居正得以繼續推行改革大業。



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中的馮保,徐成峰飾。


當然,張馮二人的聯合使得皇權受到壓制,在二人裡應外合權傾朝野的過程中,萬曆皇帝也逐漸長大了。萬曆十年(1582),張居正病死,聯盟沒有了存在的根基而自然瓦解,馮保也被發配到南京,萬曆皇帝因張居正對他自幼嚴加管束而心有芥蒂,掌得大權後,追加了張居正罪名。一時間,兩位曾相互配合力爭明政的宦官和儒官紛紛退出了歷史舞台。但是,關於他們曾在明王朝上演的傳奇往事,為後代史家一直評說著。

參考文獻:


張廷玉等:《明史·馮保傳》,中華書局標點本。


張廷玉等:《明史·張居正傳》,中華書局標點本。

李紹強:《張居正與馮保》,《文史哲》1990年第4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明朝為什麼會出現商屯?
「後七子」領袖王世貞主要有何貢獻?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