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孟晚舟保釋聽證會仍無結果,法官稱「引渡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

孟晚舟保釋聽證會仍無結果,法官稱「引渡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當地時間12月10日上午,針對華為公司高管孟晚舟的第二場保釋聽證會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舉行。但這場聽證會仍然沒有得出結論,法官決定於第二天(11日)再舉行第三場聽證會。

10日的這一場聽證會在該法院警戒級別最高的20廳舉行。在法庭外面,有華人群眾打出「我愛華為」等標語,表達對孟晚舟女士的聲援。孟晚舟的丈夫也出席了聽證會。

關於孟晚舟是否能夠得到保釋的問題,法律專家多數持樂觀態度。「孟晚舟會被保釋,只是時間的問題。」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黃風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在加拿大國內法中,只有三個原則允許法官在正式程序開始前拘留嫌疑人:保證嫌疑人按時出庭、保護公眾安全和保證公眾對司法體制的信心。後兩者主要適用於謀殺等嚴重犯罪。

目前,孟晚舟的律師團隊已向法庭提交多項證據表明孟晚舟在取保後不會離開加拿大,將按時出席之後的聽證。在12月10日的聽證中,孟晚舟的代理律師大衛·馬丁傳喚了兩位負責電子監控設備的開發與運營人員,證人們明確表示對保釋者進行電子監控「完全沒有問題」。

此前,大衛·馬丁還向法院證明,孟晚舟及其丈夫在溫哥華買了兩棟房子,價值合計約1,700萬美元;她的兒子在2009年到2012年期間曾在加拿大就學。

為表示誠意,孟晚舟通過律師表示願意繳出所有護照,包括仍在有效期的護照及失效的護照。在此後的引渡聽證階段,孟晚舟的丈夫也會帶著孩子在溫哥華求學。12月10日當天,孟晚舟的丈夫出現在了聽證現場。

另一方面,孟晚舟的身體狀況也不適宜被繼續羈押。大衛·馬丁已在上周五的保釋聽證中提出被申請人患有高血壓等,並在接受其他治療。孟晚舟在宣誓證詞中也透露,她在被捕後曾被送往醫院治療高血壓。

「我們認為這是不人道的,侵犯了孟女士的人權。」12月1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 「中加之間是有領事條約的。根據這一雙邊領事條約規定,加拿大方面應在對孟晚舟女士實施無理拘押後的第一時間,向中國駐加拿大使領館進行通報。但是很遺憾,我們並沒有第一時間從加拿大政府方面得到這樣的通報。現在有媒體已披露一些細節稱,孟晚舟女士在被拘押的過程中,加方對其提供必要醫療保障方面根本沒有做到位。」

對於孟晚舟的保釋問題,西方主流媒體也早有判斷。第二次聽證開始前,路透社即援引法律專家的話稱,法官可能會「決定有條件釋放孟晚舟,包括接受高科技監視手段」。

但是,保釋程序只是引渡聽證正式開始前的一個小插曲。根據加拿大1999年引渡法和1976年加拿大-美國引渡條約,由於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逮捕孟晚舟依據的是臨時逮捕令,美國必須在孟晚舟被捕後45天內向加拿大提出正式引渡請求,並將相關文件送交加拿大司法部處理引渡事務的機構國際援助小組(IAG)。

如果美國放棄提出正式請求,孟晚舟將在45天後依引渡條約第十一條第三款的規定自動獲釋。

如果美方發出正式請求,IAG將在收到文件後30天內向司法部長提出建議。經司法部長授權,案件進入法院聽證流程。當法院裁決代表美國政府的檢方是否有足夠證據起訴孟晚舟後,司法部長將據此決定是否將孟引渡至美國。一般而言,該程序可能達數月之久。

在10日這一場聽證會上,法官引述他過往經驗及案件,指出引渡聆訊需時數月甚至數年。他還表示,「美國政府可以在60天內向加拿大方面提出引渡要求,因此理論上引渡可能發生,也可能不會發生。

對於第二場聽證會的結果,華為方面發表聲明稱,「我們將繼續關註明天的保釋聽證會。我們相信加拿大和美國的法律體系後續會給出公正的結論。」

封面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圖蟲創意 x 正版圖片聯盟 x 中國新聞周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中產解惑:有「質感」的生活什麼樣?
小時候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過得怎麼樣?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