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美援朝彭德懷帶走林彪的「三隻虎」這三隻虎指的是!

抗美援朝彭德懷帶走林彪的「三隻虎」這三隻虎指的是!

原標題:抗美援朝彭德懷帶走林彪的「三隻虎」這三隻虎指的是!


四野,是中國解放戰爭時期時中國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之一,總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是由抗日戰爭轉入大反攻後進軍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主力各一部及東北抗日聯軍逐步發展起來的。


1949年3月11日東北野戰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林彪任司令員,羅榮桓任政治委員,蕭克任參謀長,譚政任政治部主任。今天要講就是四野三支最能打的部隊,朝鮮戰爭,組建東北邊防軍,四野是最合適的部隊,他們一直都在東北活躍,熟悉東北的地理,但是林彪找個個理由不去,主席無奈,只能找彭大將軍來。彭總緊急接手,於是彭總對林彪說,我把你的三隻虎帶走了,在抗美援朝中彭德懷帶走的13兵團里就有38、39、40這三個最精銳的軍,被世人稱為林彪的三隻虎。


38軍,在朝鮮戰爭第二次戰役中表現出色,被譽為「 萬歲軍」


該軍的主力112師是 彭德懷所率領的湘軍獨5師第1團於1928年發動平江起義創建的 工農紅軍第5軍,1930年以紅5軍為主的 紅三軍團一舉攻克長沙,這也是 十年內戰時期紅軍攻下的最大城市。 紅三軍團,是當時的 中央蘇區紅軍兩大主力之一,抗戰中編為八路軍115師343旅686團,參加 平型關戰役。1939年編為山東區第1師隨 羅榮桓進軍山東。第113師的前身是徐海東大將領導的紅二十五軍一部,在長征中孤軍奮戰,率先到達陝北。抗戰中編為八路軍第115師344旅,開赴華北抗日前線。其中一部進入山東,抗戰大反攻時編為山東軍區第2師。第114師的前身是張學良的 東北軍第53軍111師,後在中共地下黨員 萬毅指揮下在山東舉行起義,編入八路軍。


遼瀋戰役結束後,1948年11月,第一縱隊改稱為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所轄第1師改稱第112師,第2師改稱第113師,第3師改稱第114師。同時將遼北獨立第10師劃歸38軍建制,改稱第151師。隨後參加 平津戰役。38軍在平津戰役中擔任天津主攻,生擒天津警備司令 陳長捷。38軍還參加了宣沙,衡寶,廣西, 滇南等大小戰役。在整個 國共內戰中,38軍從松花江邊一直打到雲南中緬邊境。


1950年,38軍由 梁興初將軍率領,參加朝鮮戰爭,擔負穿插重任。在 第二次戰役中,成功穿插三所里與龍源里。由於 松骨峰阻擊戰中,38軍表現突出,彭德懷總司令電報嘉獎道「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第三十八軍萬歲!」,從此,38軍有「 萬歲軍」的稱號。


39軍


第39集團軍的前身是紅15軍團,包括紅25軍和紅26軍。紅25軍由徐海東任軍長,參加長征。紅25軍後抵達陝北蘇區,與劉志丹、高崗領導的紅26軍會合,組建紅15軍團。徐海東任軍團長,程子華任政委,劉志丹任副軍團長,高崗任政治部主任。


抗日戰爭期間,紅15軍團編為八路軍115師344旅,由徐海東將軍率領,在與日軍交戰中損失巨大。工農紅軍總司令朱德為首 的軍委,改任楊得志為代旅長,黃克誠為政委,後發展為第五縱隊。1940年,黃克誠率該縱隊大部進入華中地區,並在蘇北與陳毅的新四軍會合後,後改編為新四軍第三師,黃克誠任師長兼政委,原344旅整編為第10旅,劉震任旅長,洪學智為師參謀長。

解放戰爭期間,新四軍第三師進軍東北。林彪率領三師7旅進行秀水河子戰鬥。1946年,原新四軍三師的第八、十(原344旅)組建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劉震任二縱隊司令員,吳法憲任政委。第二縱隊在遼瀋戰役中參加錦州戰役,佔領錦州。平津戰役中,二縱隊四師率先攻破天津。1949年,第二縱隊整編為中國解放軍第39軍,劉震任軍長,吳信泉任政委。後進攻中國南方,佔領桂林、南寧等大中城市。在解放戰爭期間,第39軍從東北松花江一直打到廣西鎮南關。


朝鮮戰爭爆發後,第39軍於1950年10月入朝參戰。在第一次戰役中,與美軍開國元勛師騎一師在雲山進行雲山戰役,重創美軍第八團和第五團。第二次戰役中,第39軍攻佔平壤。在第三次戰役中攻佔漢城,並參加了後面的大部分戰役,直到朝鮮戰爭停戰前返回中國。



朝鮮停戰後,第39軍長期駐守遼東半島,擔負警戒蘇聯、朝鮮半島事勢。1964年的全軍「大比武」運動中,該軍第116師第348團4連被國防部授予「神槍手四連」榮譽稱號。


40軍

在 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共產黨將由 魯中軍區部隊組成的 山東軍區第3師和警備第3旅派往東北瀋陽、 鞍山地區。此時由 冀察熱遼軍區進入東北的八路軍 李運昌部亦發展為第21、第23、第24旅。1946年1月,原山東軍區第3師、警備第3旅和第21旅、第23旅合編為 東北民主聯軍第3縱隊, 程世才被任命為 司令員, 羅舜初被任命為 政治委員。轄有第7(原第3師)、第8(原第21旅)、第9旅(原警3旅和第23旅)。後來司令員一職先後由 曾克林、 韓先楚擔任。


1948年11月,東北民主聯軍第3縱隊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 軍長為韓先楚,政治委員為羅舜初,轄第118、第119、第120共計3個師。


解放戰爭中,該縱隊參與了第三次 本溪保衛戰與第四次 臨江保衛戰,被中共譽為「旋風部隊」。1947年9月,中國共產黨領袖 毛澤東親自修改並批轉了該縱隊開展訴苦教育的經驗報告,由此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內掀起以訴苦和「三查」(查 階級、查工作、查鬥志)為中心的「新式整軍運動」,被認為提高了解放軍的戰鬥力。在 遼瀋戰役進攻 錦州的戰鬥中,所轄第7師第20團攻下城防要塞配水池,後由第19團和第8師23團首破錦州城牆。 遼西會戰中,所轄第21團、第19團第1營和第7師炮兵營在胡家窩棚殲滅 國民革命軍第9兵團( 廖耀湘兵團)前進指揮所。1950年4月改編的第40軍參與了佔領 海南島的戰役,所轄第118師為進攻海口的主力,第352團第1營後由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渡海先鋒營」的稱號。


1950年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第40軍北上首批入朝參戰。1950年10月25日晨,第118師與經過溫井向 北鎮進攻的大韓民國國防軍陸軍第6師的一個加強步兵營遭遇,在兩水洞地區由第118師首先發起突然進攻。在經過1小時的激戰後,該加強步兵營覆沒。第118師隨即攻佔了溫井。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均將10月25日這一天定為 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紀念日。


在抗美援朝戰爭第四次戰役中,第40軍在春川以南、 金化以北地區抵抗了 聯合國軍與南韓軍隊3個師及一個旅的進攻,第120師第360團第1連副班長 曹慶功、第358團第3連班長 王學鳳和副班長劉維漢等在子彈打光後與敵方同歸於盡,均被中共中央軍委追記一等功,並追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


1953年7月,第40軍由朝鮮回國。


1976年 唐山大地震時,所轄步兵第120師在震後參與了抗震救災的一線工作,下屬的第358團第1連後被中共中央軍委授予「抗震救災模範連」稱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愚人煙火 的精彩文章:

林彪被友軍槍擊下馬 一子彈換十車子彈

TAG:愚人煙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