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愚蠢的「未成年人女德班」,是在拿血淚當國粹 | 短史記

愚蠢的「未成年人女德班」,是在拿血淚當國粹 | 短史記


視頻:卧底實拍未成年人女德班,時長約4分鐘,建議wifi下觀看



文 | 諶旭彬





「男人就是天,女人就是地。」「無論丈夫說什麼,作為妻子都只能回答:是!好!馬上!」「作為女子就不應該往上走,最應該就是在最底層。」「柔,是女人的根;順,是女人的本。四項基本原則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打不還手;第二,罵不還口;第三,逆來順受;第四,堅決不離婚。」




這是近日媒體曝出的、溫州某單位舉辦「親子夏令營」時,所傳授的「女德」內容。這個夏令營的學員,是一些5~18歲的少年兒童及其家長。




在2018年的今天,居然還存在著「未成年人女德班」這種東西,實在是既令人震驚,又使人喪氣。



兩千年前的《女誡》還魂




就視頻所透露的訊息來看,「溫州未成年人女德班」的教學內容,完全是近兩千年前的班昭(約45年~約117年)所撰《女誡》的變種。




且看《女誡》的內容:




正文第一章,班昭告誡女兒們:身為女人,要明白自己在家庭中的正確定位,乃是

「卑弱下人」。

作為「卑弱下人」,要懂得謙讓恭敬,先人後己,忍辱含垢。




第二章,班昭告誡女兒們,妻子與丈夫之間的關係,是

「夫御妻、妻事夫」

的關係。




第三章,班昭告誡女兒們,與丈夫相處時,要懂得

「避強莫若順」

的道理。具體而言,就是要保持一種「順」的態度,不可與丈夫爭論是非曲直,否則很可能會招來丈夫的怒罵與痛打,進而導致「恩義俱廢,夫婦離矣」。





圖:班昭《女誡》書影




第五章,班昭告誡女兒們,丈夫是妻子的

「天」

,而且是

「不可逃」

的天,

「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

,妻子無論如何不能離開丈夫與別人再婚。




第六章,班昭向女兒們傳授討取公婆歡心的訣竅:不可與公婆爭論是非、辨別曲直,應該以

「曲從」

為相處準則。



第七章,班昭告誡女兒們,與夫家的「叔妹」相處,也必須

「謙順」




前引「溫州未成年人女德班」所傳授的那些「女德」內容,什麼天啊地啊、柔啊順啊、絕不離婚啊,全部可以在班昭這本《女誡》當中找到對應表述。




簡直就是一場跨越兩千年的還魂。





圖:實為「未成年人女德班」的親子夏令營授課現場



「女德班祖奶奶」的血淚




當代人把兩千年班昭的《女誡》從垃圾堆里翻出來,重新灌輸給未成年人,作為「女德班祖奶奶」的班昭,並不會開心。




因為她撰寫《女誡》的時候,本就非常地不開心。




她在開篇中,把這種不開心,說得非常明白。她說:自己嫁到曹家之後,

「戰戰兢兢,常懼絀辱」,

活了四十多年,熬到自己的姑、舅、丈夫都死了,

「乃知免耳」

,生活才算稍稍放鬆了下來。②




她寫《女誡》,是擔憂自己的女兒們出嫁後,沒法在丈夫家裡容身。換句話說,《女誡》這篇東西,是一份私人性質的

「婆家生存指南」




作為一個母親,班昭一再地告誡女兒們,若欲遠離來自夫家的羞辱,首要之務就是要柔、要順,要將自己低到塵埃之中。




這種低入塵埃,與政治權力當日對女性社會地位的嚴厲打壓,有直接關係。



下面簡單說一下這種打壓的由來:




西漢初年的學者賈誼,仍將「

夫和妻柔,姑慈婦聽」

視為「禮之至也」。丈夫要和,妻子要柔,婆婆要慈,媳婦要聽,就理論而言,夫妻、姑婦之間的關係的平等的。




當然,這種理論上的平等,在當時不可能完全做到。

但西漢初年女性的家庭身份,確實遠未如《女誡》中那般低入塵埃。




比如,劉邦未發達之前,呂雉參與耕作,對家事的掌控權並不弱於劉邦。在家庭身份之外,西漢早期的貴族女性,也可以擁有顯赫的社會地位。「漢承秦法,設尚主之儀,以妻治夫」,西漢以列侯之爵佩帶印綬的女子頗多(如樊噲之妻受封臨光侯,蕭何之妻受封酇侯),呂后(劉邦之妻)、竇太后(文帝之妻)、王太后(景帝之妻),在國事上也擁有相當份量的發言權。



及至漢武帝執政,因為早年有過受制於竇太后與王太后的不愉快經歷,他任用的董仲舒,就開始倡言

「丈夫雖賤皆為陽,婦人雖貴皆為陰」




到了漢成帝時代,因為太后王氏對朝堂的影響力很大,宗室劉向又特意編纂了一部

《列女傳》

,宣傳強調女性的一舉一動皆應以男性為中心,試圖用「禮教」來制約外戚,進而在宮廷權力鬥爭中取得優勢地位。③





圖:劉向《列女傳》書影




進入東漢,中國女性的命運終於空前惡化。




王莽以外戚的身份取代西漢,對東漢皇帝而言是一個沉痛的前鑒。從光武帝開始,東漢皇帝長期致力於從制度上防範外戚專權。




在漢章帝時代,他們自認為找到了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

從理論上將女性貶為次等人、貶為男性的附屬物




完成這一理論建構的,是由漢章帝親自主持召開的「白虎觀會議」,具體負責落實會議成果、將之整理為《白虎通義》一書者,是班固等人。




《白虎通義》提出「婦人無爵」之說,直接取消了女性的社會地位。

書中還大費詞章解釋:





「婦人無爵何?陰卑無外事,是以有三從之義: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為什麼「婦人無爵」?因為女性是「陰卑」之人,沒有社會屬性(無外事),只有「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的家庭屬性。④




在中國歷史上,東漢是第一個以法律的形式、將女性殘酷定義為男性附屬物的王朝。




「三從」之說,也是在東漢首次出現於國家法典。




《白虎通義》出台的時間是公元79年。自此,東漢女性的社會地位一落千丈。




於是,約三十年後,那位在夫家「戰戰兢兢,常懼絀辱」了四十餘年的班昭,因為擔憂自己的女兒們在夫家受到屈辱迫害,不得不給她們寫一份「婆家生存指南」

(《女誡》寫作於公元105年之後)

,字字血淚,告誡女兒們,在這樣一個操蛋的時代,一定要學會將自己低低地埋入塵埃。





圖:溫州「未成年人女德班」授課現場(梨視頻截圖)




任何一個時代的道德滑坡,都是從政治滑坡開始的;任何一個時代的風俗變異,也都是從權力變異開始的。

若沒有皇權以法典的形式、將女性貶為次等人,擅長賦頌、精通史學的才女班昭,又何須「戰戰兢兢,常懼絀辱」四十餘年,又何須苦口婆心告誡女兒們時刻注意低眉順眼?




兩千年過去了,當代人還在開設「未成年人女德班」,還在拿《女誡》作為教學內容,「女德班的祖奶奶」班昭如果還活著,也得被活活氣死。





圖:溫州「未成年人女德班」的教材,與之前曝出的遼寧撫順女德班教材是同一套(梨視頻截圖)





①梨視頻:《卧底實拍未成年人女德班:換男朋友,手腳長壞疽爛掉,最後鋸掉》,網址:https://v.qq.com/x/cover/g31mslbf1evt172/y08093v93xv.html。


②班昭此處用典之考據,參見:俞士玲,《論班昭〈女誡〉及其創作背景》,收錄於《古典文獻研究(第十一輯)》,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編,2008。後文關於《女誡》的寫作年份,亦系依據該文的考據。


③《漢書?劉向傳》云:「向睹俗彌奢淫,而趙、衛之屬起微賤,逾禮制。向以為王教由內及外,自近者始。故採取《詩》、《書》所載賢妃貞婦,興國顯家可法則,及孽嬖亂亡者,序次為《列女傳》,凡八篇,以戒天子。」


④《白虎通義》卷一「婦人無爵」篇。本文還參考了:尤佳,《東漢列候爵位制度》,雲南大學出版社,2015。田艷霞,《漢代女性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






推薦閱讀(點擊標題可跳轉)




《易經》里的「高深知識」,你初中就學完了




中國學術界「奇葩論文」大回顧





關於晚清史,最新版歷史教材有七大變化





漢語多音字之所以折磨人,是因為審音工作太糙





「學術戰狼」們的研究:西方文明史純屬虛構





歐美人不坐月子,是因為

體質與中國人不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史記 的精彩文章:

關於晚清史,最新版歷史教材有七大變化 | 短史記
新版歷史教科書已刪去可疑的光緒照片 | 問答

TAG:短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