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六十年「老故宮」眼中,不同尋常的故宮之美

六十年「老故宮」眼中,不同尋常的故宮之美

滿減活動適用於店鋪內所有商品

故宮,曾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

它方正、挺立,金瓦紅牆將古時君主的霸氣凝固在流動的時間軸中。

在故宮內,除了曾居住著皇室貴胄以外,還存有無數收藏、進貢而來的珍稀文物

這些文物,多出自能工巧匠、名師大家之手,其數量巨大、品類豐富,而水準更是將中國傳統美學推至頂峰

今天推薦的這本《故宮藏美》,從其中的書法、繪畫、器物和戲曲等角度多方位呈現,將百年來故宮內蘊藏的美揭示開來。

作者朱家溍先生(1914-2003),曾任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央文史館官員等,也是著名的戲曲研究家。

他曾在故宮博物院從事鑒定研究陳列展覽工作,將畢生心血與智慧傾注其中。

幾十年來,他幾乎沒有一天不來故宮。故宮的990多間房屋,他都不止踏足一次。對於故宮的深情,他用腳步丈量便也足夠了。

這本《故宮藏美》,大部分文章來自於朱老先生的文集《故宮退食錄》,少數由編輯搜集補充。

書中關於故宮中文物的描述,不只是作身份說明,而是以談論藝術為主題深度挖掘文物的內涵、出處,甚至頗有趣味的軼事

字裡行間,看見的不僅是精緻的藝術作品,更是前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

在故宮文物的龐大體系里,本書取書畫、器具、戲曲三類,對每一類都做詳細的記錄,並配上豐富的圖片。

康熙年的家居,在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中,如黑漆嵌螺鈿平頭大案、黑光漆嵌軟螺鈿書格和彩漆香幾等件都是有年款的。乾隆年間,有劉墉、張照等題識的條桌,乾隆題識的屏風以及寧壽宮花園三友軒室內有松竹梅裝飾的桌、椅、凳。

順著每一類往下,作者又做了更細緻的介紹,比如宮中畫家的任務分配、燒聯琺琅料的技術人員、宮中傢具的製造者等。

由此,宮中的文物就變得立體、鮮活了起來。

至於畫院中畫畫人的任務有這麼幾類,一種是對古畫的臨摹,不僅有《仿燕文貴山水》、《仿大痴山水》這一類仿筆意的,還有大量是皇帝指定臨摹的複製品。

除了臨摹以外,畫院的主要任務是作肖像畫,即帝後肖像。第三類任務是記錄國家的盛典實況,如萬壽盛典、南巡、大閱等。第四類是繪製宮中各處的貼落。第五類是隨意創作,如「讓冷枚畫幾張畫來,隨他意畫」。

朱家溍先生曾遵父母遺囑,與其兄弟共同將珍藏的古拓本碑帖七百種、善本書兩萬冊、明清紫檀木傢具、宋元書畫和其他珍貴文物,分三次無償捐贈給國家

在這本書中,亦將其作為文物的故事來歷展開敘述,更添了一層親近平和

蔡襄此帖就是當年「品古齋」鄭掌柜送到我家的,先父看過後以五千銀元成交。《選學齋書畫寓目續記》的作者崇巽庵先生與我家是世交,他第一次看到此帖實際就是在我家。

故宮,如同這本書的封面,飽滿的紅色中隱藏暗紋,細緻處盡顯美韻

走進故宮,實地踏足,能感受建築之磅礴、文物之精美;而品讀朱老先生的著作,透過他的視角,看見的文物,則又是另一番隱秘、細膩的美了。

藏不住的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漢字書法之美》,讀懂隱藏在漢字書法中的美學
有了它,茶席擺在哪兒都行!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