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如何正確教育熊孩子?聰明媽媽這樣做

如何正確教育熊孩子?聰明媽媽這樣做

家中表妹二十剛出頭,標準的現代小年輕。每次去她家裡,都能看到滿滿一桌子的化妝品。前不久,表妹說有父母的朋友到她家做客,還帶了孩子來。大人在一邊敘舊,放任小孩子自己玩耍。沒一會兒,這小朋友就找到了她屋子裡。看到滿滿一桌子的化妝品,以為是玩具,就吵著非要玩兒。表妹肯定不能答應啊,但是架不住舅媽嘮叨。於是,只好找了自己不用的口紅給小朋友玩兒。小朋友拿著口紅寫寫畫畫,以為這是什麼水彩筆。看到桌子上還有類似的,就非吵著要玩兒,表妹這次說什麼都不答應了。舅媽就吵了她兩句,說:你這兒這麼多,孩子拿兩個玩玩怎麼了。幾個人鬧得僵持不下,小朋友的家長出面也沒用,孩子哭的坐在地上不起來,就是非要那些口紅。最後,口紅雖然沒給他,但是鬧得大家都不愉快。

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熊孩子」。現在,越來越多的「熊孩子」走進了我們的視野,甚至會在新聞里看到「熊孩子」一詞。那麼,「熊孩子」究竟從何而來呢?其實是有原因的。

原因一:「熊孩子」的大腦發育還不成熟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孩子的年紀還是偏小,大腦也處於一個不斷完善的發育階段中。尤其是孩子的主導情緒管理,以及衝動控制的前額葉皮層部分,發育遠未成熟。一些公共場所,比如商場、大街等,都會對孩子產生刺激。孩子需要足夠的控制力,才能抑制自己對這些刺激所產生的反應。這一切,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有時候甚至超過了孩子的最大負荷能力。因此,很多孩子可能都無法很好地抑制住自己,就成了「熊孩子」。

原因二:父母的約束不到位,甚至是過度放縱

在一次旅途中,遇到過一對母子,這個孩子就是典型的「熊孩子」。大概是因為坐車時間太長,孩子覺得很枯燥。於是,就不斷的用自己的雙腳,去踢前邊的椅子。前邊的人再三忍讓,沒有罵出生。但是看他頻頻回頭的狀態,想來心裡應該是非常不耐煩了。而從始至終,這個孩子的媽媽都沒有任何想要孩子停手的想法,絲毫沒有制止的意思。並且,也從沒有向前邊的人道歉。由此可見,家長的放縱和不約束,是練就「熊孩子」的重要原因。

那麼,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也成為這種「討人嫌」的熊孩子,家長應該做些什麼呢?

1、給孩子養成行規範的行為和禮儀

家長應該從小,就告訴孩子,那些日常里的行為規範和禮儀。只有孩子明白什麼是正確的事情,才不會輕易去做那些錯誤的事情。

2、防患於未然

如果接下來孩子要去的地方,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那麼,家長就應該提前給孩子「打好預防針」。提前告訴孩子什麼不能做,這樣孩子才能避免孩子去做那些事情。

熊孩子其實並不可怕,比較可怕的是熊孩子有一個「熊家長」。家長的教育,就會決定孩子會不會變成一個熊孩子。因此,各位家長可不能忽視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妮喃 的精彩文章:

寶寶有這5種表現,你還敢說他適合入園了嗎?
這些隱藏了寶寶心理問題的幾個小動作,你們家孩子有幾個?

TAG:妮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