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軍研製「蝙蝠炸彈」,專門對付日軍,首次測試大出意料

美軍研製「蝙蝠炸彈」,專門對付日軍,首次測試大出意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歷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當然,戰爭是殘酷的,卻也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因為戰爭是是測試武器性能、驅動裝備進步的最強動力,所以戰爭雙方都會製造許多五花八門的武器,以此增加自己的勝算。在戰爭時期,各方的科學家也會獲得了巨大的資源和機會,深入研究各種領域的武器。

二戰中,美國研發出一種奇怪但具有很大殺傷力的武器——蝙蝠炸彈。這種蝙蝠炸彈,專門用於對付日本人。那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炸彈?

蝙蝠炸彈筒

蝙蝠炸彈的研製計劃,是由賓夕法尼亞州的牙醫萊特爾(曾經是軍人)提出來的,他認為蝙蝠是群居的夜行動物,能夠承載超過自身重量的東西,因此利用它們作為戰爭武器具有優勢。於是,他提出了一個獨特的計劃:在蝙蝠身上攜帶小型爆炸物,當他們飛抵目標時,遠程控制它們投下炸彈。這樣,可以給敵人造成出其不意的傷害。但這個想法很奇怪,沒有得到科學家的支持,於是萊特爾就想到一個人:羅斯福。

1932年8月,埃莉諾和羅斯福合影

他想盡辦法,通過第一夫人埃莉諾,把這個獨特的計劃告訴羅斯福總統。令人驚訝的是,這個想法竟然被採納。於是,武器化蝙蝠的研發工作啟動。這啟示我們,「夫人路線」確實管用。

1943年,負責開發軍用凝固汽油彈的路易斯菲澤爾,開始設計蝙蝠攜帶的炸彈。這些小型燃燒彈重量輕,但威力很大,並且利用蝙蝠在冬眠狀態下不需要進食作誘導,讓他們可以輕鬆運送炸彈。最初,該項目測試的蝙蝠使用的是墨西哥無尾蝙蝠。第一次實際測試時,一群蝙蝠攜帶小劑量的炸彈彈,但它們突然提前鑽了出來,導致墨西哥州一個空軍基地的整個測試設施和機庫全部被燒毀。

實驗蝙蝠燒毀了新墨西哥州的空軍基地

1943年底,海軍陸戰隊接手這一項目,繼續投入200多萬美元進行研發,但由於後來原子彈項目的加速,武器化蝙蝠項目暫停。幾年後,這一項目被判作失敗項目,被徹底取消。但萊特爾堅持認為,只要繼續發展蝙蝠炸彈,就一定能夠破壞日軍基礎設施。當然,這種破壞比起美軍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原子彈,威力當然是小巫見大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1輛坦克屠殺12輛德軍坦克,被轟140炮居然屹立不倒!
二戰精英女特工,父親開槍射擊其頭頂蘋果,深入虎穴三獲勳章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