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即將上線的「飛聊」,能否緩解今日頭條的社交焦慮?

即將上線的「飛聊」,能否緩解今日頭條的社交焦慮?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俊世太保

今年以來,位元組跳動和騰訊這對新老巨頭間的對決,讓我們看的眼花繚亂。從抖音、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再到折戟的悟空問答來看,位元組跳動早已想涉足騰訊的社交腹地,但想要全面對標騰訊,仍然缺少一個與微信勢均力敵的社交產品。

上個周末,多家媒體報道,位元組跳動將上線一款年度級別的全新社交產品「飛聊」(flipchat)。該產品不會內嵌在今日頭條App內,將會以獨立App形式推出。值得一提的是,這款秘密開發良久的產品,還挖來了微信前幾號員工做開發,意在模仿微信。


位元組跳動的新戰場,「飛聊」會打破僵局嗎?

在位元組跳動入局之前,其實也有一款叫做「飛聊」的通訊應用,這款產品出自中國移動之手,為的是拯救在微信和米聊衝擊下日薄西山的飛信,但最終以失敗收場,至於今日頭條的新社交產品為什麼要叫「飛聊」,我猜可能是張一鳴為了緬懷過去。

張一鳴在九九房項目失敗後,出來做的第一款信息流產品就叫「飛飛看圖」,今日頭條的域名一開始也是「feifei.com」,這個域名據說張一鳴賣了1500萬元,這筆資金最後也變成了今日頭條早期的啟動資金。這麼有紀念意義的一個字,被用來命名下一階段的新產品,說實話一點不稀奇。

針對位元組跳動將上線「飛聊」的消息,YY創始人李學凌在朋友圈中表示:「我賭張一鳴的飛聊能夠成功。因為我看到了太多成功的因素在裡面,我覺得機會真的可能來了」。不過李學凌又補充了一句,「成功的定義其實就是自己能夠持續的活下去,但不一定規模做的多麼大。其實真正的規模是時間的產物,如果你能夠在一個小規模下能夠有活下去的理由,你就會持續成長的。」

李學凌的評價可以讀出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作為騰訊曾經的挑戰者,YY取得過巨大的成功,如今張一鳴的位元組跳動顯然也會取得成功。第二層意思則更多是為了鼓勵如今風雨飄搖的YY,在直播行業進入瓶頸的當下,YY正遭遇用戶和營收下滑的戴維斯雙殺,活下去比一切都重要。

復盤YY當年之所以能在騰訊的夾擊下存活下來,大體上遵循這樣的方法論,「用戶從0到1時你的產品一定是功能性的,用戶從1到10產品要能場景化,用戶從10到10000則需要有情感的注入、關係的形成,用戶過萬則需要平台化,用戶過百萬需要打造生態」。從一開始,李學凌找到了「遊戲語音交流很困難」這個QQ無法解決的痛點,在這之後YY做直播平台,深耕泛娛樂場景,無疑恰恰是符合了這個產品發展規律。

微信在產品創新上的惰性,事實上也讓眾多創業者看到了機會。子彈簡訊、微臉、echo、硬核、ZEPETO等社交產品的陸續湧現,似乎都在印證騰訊的社交帝國並非牢不可破,眼下的「飛聊」未嘗沒有新的突破點。

所以「飛聊」能不能成功,關鍵是要看位元組跳動能不能在當下社交場景中,找到一個微信沒有辦法解決的剛需。結合人工智慧和演算法,位元組跳動早已形成了一套賴以成功的方法論,而這也可能成為「飛聊」最終的落腳點。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在騰訊和位元組跳動再度開戰之前,陌陌很有可能會成為犧牲品,因為演算法和陌生人社交的結合會更容易突破,探探實則上就是這樣一款產品,而掌握更多用戶數據的位元組跳動自然也容易想到。飛聊的英文域名flipchat,也很容易讓人想到Snapchat,這很有可能也會一款針對年輕用戶的產品。

時間爭奪戰,「頭騰大戰」再升級

去年11月,在「今日頭條創作者大會」上,張一鳴宣布從「智能推薦」走向「智能社交」,而隨著抖音等頭條系產品的大獲成功,這個構想也越來越成為一種可能,因為在本質上,生產門檻越低的內容,如文字、圖片、短視頻,就越容易UGC,而當生產者與消費者越重合,產品就越有社交潛力。

傳媒實驗室對此表示,「媒體產品和社交產品最顯著的區別在哪裡: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統一程度。在最具社交屬性的產品中,所有用戶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但在最具媒體屬性的產品中,內容生產者和消費者完全割離。今日頭條作為媒體產品完美的完成了人與信息的連接,但是始終還沒有做到人與人的鏈接。或許這也是騰訊拚死要捍衛的真正的護城河。雙方的中場戰事,現在才剛剛開始。」

今年5月,張一鳴發了一條關於抖音的朋友圈,馬化騰破天荒的進行了回應,雙方也由此開啟了一場口水戰,在之後位元組跳動和騰訊之間的戰爭就頻繁成為了2018年移動互聯網的熱點事件。對於騰訊而言,雖然表面上雙方此時的主業並不衝突,信息流和即時通訊也沒有直接的競爭關係,但關於「用戶時間爭奪」的戰爭,硝煙早已瀰漫開來。

從Questmobile最新數據來看,以抖音、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為代表的短視頻產品,正在給騰訊的即時通訊流量帶來巨大的威脅。在短視頻行業的總使用時長從3.6%飆升至8.8%的前提下,即時通訊的佔比卻從 34.7%下降至 31.5%,短視頻正成為吞噬即時通訊的流量黑洞。

抖音的爆紅讓騰訊始料未及,這款產品一度讓位元組跳動成功收割了大量的年輕用戶,這與騰訊遊戲、泛娛樂等業務的用戶群高度重疊,從爭奪用戶的角度來看,雙方同樣存在激烈競爭。而不同於騰訊早前遇到的對手,位元組跳動的流量生態自成體系,且團隊充滿朝氣,這一切都讓騰訊感到驚慌。

互聯網上曾流行著這樣的說法,「在互聯網時代,你永遠不知道將要打敗你的是哪一家企業,甚至不知道它將來自哪個領域」。從這個角度看,再寬再大的「護城河」,也無法阻擋那些顛覆性的創新和技術。在騰訊主導了十多年的「熟人通訊+封閉關係」,位元組跳動憑藉「演算法+短視頻+開放式關係」產品模式奇襲了騰訊的社交大本營,並成功打開突破口。

如今位元組跳動即將推出以通訊工具面貌出現的「飛聊」,顯然就是擺明了要叫板微信。可以預見,當用戶紅利逐漸消失,移動互聯網進入存量市場之後,雙方的競爭還將進一步加劇。


瘋狂擴張邊界,是焦慮還是野心?

今年11月,據36氪報道稱,今日頭條母公司位元組跳動Pre-IPO融資已經close,投前估值達到750億美元,再聯想到在此之前的一系列動作:陳林接任張一鳴成為今日頭條CEO、上線商品搜索進軍電商、推出小程序打造開放平台、以及布局互聯網金融服務平台「放心借」,種種跡象都在表面,位元組跳動在為IPO進行最後的衝刺工作。

但眼下的位元組跳動卻不得不在IPO之前,面臨用戶增速放緩的困境。據QuestMobile發布的2018年第三季數據顯示,頭條系APP的總使用長佔比首次出現了下滑。其中,今日頭條應用程序月活用戶雖然達到2.54億,但增速僅為14.5%。

而根據Trustdata同期發布的另一份報告,抖音、快手、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四款APP的用戶數在9月份都不同程度出現了下降。換句話說,在持續3年的高增長之後,位元組跳動的拐點已致。

相比BAT,頭條系的生態布局相對單一,既缺少熟人社交、零售等生活服務類目的布局,也沒有形成支付閉環,而BAT三巨頭卻各自有自身的護城河:百度滿足用戶的信息檢索需求,騰訊滿足用戶的即時溝通需求,阿里則滿足的是用戶的消費金融需求,這些都是現階段沒有其他產品可以取代的剛需。

但縱觀頭條系所有的產品,往往僅僅只是作為用戶獲取信息的渠道,而這具有很強的替代性。套用微博CEO王高飛早前的觀點,那就是「中國的手機用戶普遍會在12個月左右換一次手機,沒有社交關係的純信息流產品多半需要重新獲取一遍用戶」。

頭條系的產品還有一個特徵,那就是全部採用的是以演算法為核心的去中心化模式。這種基於用戶興趣推薦的個性化分發,可以讓產品流量極短時間獲得爆髮式的增長,而正是基於這種流量分配邏輯,今日頭條可以不斷孵化出火山小視頻、悟空問答、微頭條等產品,但缺乏用戶關係的頭條卻沒辦法做金融、做電商,因為本質上電商和金融並不是簡單的流量生意。

沒有社交,頭條始終有淪為工具的風險,位元組跳動與用戶、內容創作者和開發者之間的關係就永遠只停留在弱鏈接上,而這始終也是張一鳴的心結所在。因為用戶更多的只是被動接收相關信息,內容創作者完全依靠的是被動的演算法推薦,開發者也無法在頭條的生態中建立足夠的消費場景。實際上,即使我們沒有悟空問答、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這些產品的賬號,也仍然可以無縫使用頭條系的產品。對用戶黏性來說,最高效和穩定的方式永遠是建立網狀的用戶關係鏈,也即「社交網路」。

對位元組跳動而言,瘋狂擴張邊界之後,如今不得不放緩腳步尋找新的用戶增長點。在建立類似BAT的生態之前,位元組跳動也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建立網狀的用戶關係鏈。但我們對「飛聊」的推出樂見其成,畢竟天下苦微信久矣,只有競爭才會有進步。(本文首發鈦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穿越周期,投中匯聚資本與產業,在京開啟巔峰對話
年貨必備的廣式臘香腸,滿足吃貨的你對香腸的所有幻想!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