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於中國,他的名字承載著太多的意義

於中國,他的名字承載著太多的意義

科技日報記者 陳磊

今天,是他誕辰107周年紀念日

於中國,這個名字承載著太多的意義

他有著波瀾壯闊的百年人生

年少矢志科學報國,負笈他鄉

師從航空大師,勇於創新開拓

遭美軟禁,五年磨一劍

潛心鑽研工程式控制制並卓有建樹

擺脫重重阻礙,毅然回國

開創新中國航天導彈事業

晚年思想活躍,老驥伏櫪

發出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醒世恆言

他,就是錢學森

國為重,家為輕

科學最重,名利最輕

錢學森一生是科技報國的圓夢歷程

更是科學家「家國同構」最生動的詮釋

學習能打下日本飛機的本事

在錢學森人生中,有很多選擇,每次都是因為祖國的命運和需要而改變。

錢學森出生名門,從小天資過人。1923年至1929年,他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並在那度過了一段最難忘的青春歲月。高中畢業時,數學老師希望他成為數學家,國文老師希望他當作家,錢學森母親希望子承父業學教育,而有的老師則認為他在藝術上有天賦。

但錢學森有自己的想法,他做出了人生的第一次選擇:學鐵道工程,給中國造鐵路。

因為孫中山的《建國方略》深深影響了他:讓衰敗的中國迅速復興,就要發展鐵路交通。錢學森毅然報考了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學的是鐵道機械工程專業。

正當他憧憬著做詹天佑式的工程師時,發生了「一·二八事變」。日本空軍對中國的狂轟濫炸深深震撼了錢學森,隆隆炮聲也炸醒了他:要改學航空工程,學習能打下日本飛機的本事。

為此,他的志向從設計火車頭轉向設計製造飛機。他用業餘時間讀完校區圖書館所有的航空書籍。從交通大學畢業後,他報考了國家「庚款留學」公費生,並以當年航空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

遠渡重洋

「所有這一切都為回國準備」

1935年,錢學森遠渡重洋,來到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學習飛機設計與製造。

1936年,錢學森轉學到加州理工學院,師從著名航空理論權威馮·卡門。

到加州理工學院的第二年,錢學森就和其他同學組成了研究火箭的技術小組,他擔當起了理論設計師的角色。而火箭在當時還屬於幻想中的東西,大家把小組稱為「自殺俱樂部」,因為火箭和火箭燃料的研究,實在充滿了危險性和不確定性。然而,正是錢學森完成了美國首個軍用遠程火箭的設計。

錢學森在加州理工學院獲得航空、數學博士學位,開展了高速飛機的氣動力學、固體力學、火箭和導彈的研究,參與了大量工程實踐,一時聲名鵲起。

但是,錢學森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沒有忘記大洋彼岸的祖國。

在美國生活期間,有人幾次問錢學森是否存了保險金,每次得到的答覆是:「一塊美元也不存。因為我是中國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國住一輩子。」

錢學森常說,在美國前三四年是學習,後十幾年是工作,「所有這一切都在做準備,為了回到祖國後能為人民做點事。因為我是中國人」。

坎坷歸國路

一張香煙紙迫使美國放人

1950年7月,美國政府決定取消錢學森參加機密研究的資格,並指控錢學森是美國共產黨員,非法入境。錢學森立即決定以探親為名回國,準備一去不返。

然而,歸途,竟是那麼坎坷。

美國海軍部官員聽聞錢學森要回國的消息後放言:決不能放走錢學森!他知道的太多了,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因為無論在哪裡,他都抵得上五個師。

1950年8月29日,錢學森買到了回國的船票,當他一家將要出發時,錢學森被美國當局以莫須有的罪名拘留起來。

在受迫害期間,面對檢察官的指責,錢學森毅然作答:「我是中國人,當然忠於中國人民。所以我忠心於對中國人民有好處的政府,敵視對中國人民有害的任何政府。」

錢學森兩星期後雖經同事保釋出來,但繼續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聯邦調查局特務的監視,被滯留5年之久。

在軟禁期間,錢學森潛心蟄伏,撰寫了一本著作《工程式控制制論》,並從一個空氣動力學家轉變成一個控制論學家。

錢學森在美國受到迫害和誣陷的消息很快傳回新中國。國內科技界紛紛通過各種途徑聲援錢學森,黨中央對錢學森在美國的處境也極為關注,新中國政府公開發表聲明,譴責美國政府在違背本人意願的情況下監禁錢學森。

1955年6月的一天,錢學森夫婦擺脫特務監視,在一封寄給比利時親戚的家書中,夾帶了寫給陳叔通先生的信,請求祖國幫助他早日回國。8月1日,中美大使級會談在日內瓦開始,王炳南大使以錢學森寫在一張香煙紙上的這封信為依據,迫使美國政府不得不允許錢學森離美回國。作為讓步條件,中國政府釋放了美國11名軍事人員。

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夢寐以求的回國願望終得實現!踏上歸國路,整整花了五年時間。這一天,錢學森攜妻子蔣英和幼小的兒女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踏上了回國的旅途。

周總理在上世紀50年代曾意味深長地說:「中美大使級會談雖然沒有取得實質性成果……我們要回了一個錢學森。單就這件事來說,會談也是值得的,有價值的。」

研製導彈

「外國人能幹,中國人怎麼不行!」

從輾轉踏上歸國旅途那刻起,錢學森就與中國的命運捆綁在一起。有人評價說,由於錢學森的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研製進程至少縮短了20年。

回到祖國後,錢學森和錢偉長合作籌建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不久,就投入到中國導彈研製的工作中。

1956年2月17日,一份關於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放在了周恩來總理的寫字檯上。在這個報告中,錢學森對發展我國的導彈事業提出了長遠的規劃。這個意見隨即被中央採納。

此前,有關方面曾詢問錢學森,中國人自己搞導彈行不行?錢學森的答覆非常肯定:「外國人能幹的,中國人怎麼不行!」但他也沒有想到國家會把研製導彈、火箭的重任交給他牽頭。國家的需要使得錢學森做出了人生新的選擇:從學術理論研究轉向大型科研工程建設。

不久,周恩來、聶榮臻籌備組建了火箭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註:簡稱「五院」,是後來第七機械工業部的前身,1982年七機部改稱航天工業部)。錢學森於1956年10月出任院長。

創建中國的導彈航天事業是一項艱巨而複雜的工程。而彼時的新中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

1957年,新中國100多名大學畢業生來到五院,參加了導彈專業教育訓練班。導彈研製不僅對年輕的學生,對於全中國來說,還是一張白紙。整個五院唯一見過真導彈的就只有錢學森。

錢學森給學員們開設了《導彈概論》一課,從零開始教授相關知識。也正是這部基礎教材啟迪了第一代從事導彈和火箭研製的航天人。

此時,國際政治背景也帶來了利好。1957年10月15日,中蘇兩國簽訂「國防新技術協定」。按照協定,蘇聯向中國提供了幾種導彈、飛機和其他軍事裝備的實物樣品和相關技術資料,並派出專家來華指導。

到1958年,仿製路線走到一半,錢學森就和大家開始醞釀自行設計導彈並開始論證。到了1960年,經過對兩個方案深入論證,計劃在仿製基礎上再提高,自行設計1200至1500公里的中近程導彈。

不久,中蘇關係果然發生巨變,當中國導彈仿製工作到了關鍵時刻,蘇聯撤走專家。雖然1960年11月5日,中國第一顆近程導彈發射成功,但那只是蘇式導彈的仿製型號。

1962年3月21日,由五院自行設計的第一個中近程導彈經過兩年試製,生產出樣品。

可是誰也沒想到,這個被命名為「東風二號」的導彈卻發射失敗了。

首飛失利,錢學森到基地調查事故原因。「控制系統沒問題,發動機系統都沒問題,幾個加在一塊就出問題了。」時任五院導彈系統研究室主任的梁思禮院士說。

1962年5月,錢老在總結失敗教訓之後,提出了加強建設總體設計部,充分做好地面試驗,把各個分系統關係協調好的觀點。

「他開創了一套既有中國特色又有普遍科學意義的系統工程管理方法與技術。當時,在研製體制上是研究、規劃、設計、試製、生產和試驗一體化;在組織管理上是總體設計部和兩條指揮線的系統工程管理方式。「原航天部710所副所長於景元說。

歷經九年時間,由中國人自己製造的「東風一號」和「東風二號」導彈相繼發射成功。1970年4月,由錢學森擔任技術負責人的「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在錢學森的建議下,我國在1992年選擇了發展神舟飛船的載人航天之路……錢學森出色完成國家賦予他的任務。他的名字,也鐫刻在中國航天事業的史冊上。

但他反對人家稱他為「導彈之父」。「我只是滄海一粟!」他多次強調,原子彈、氫彈、導彈衛星的研究、設計、製造和實驗,是幾千名科學技術專家通力合作的成果,不是哪一個科學家獨立的創造。

功名若浮雲

人生只有三次激動

錢老一生恪守幾個原則:不題詞、不寫序、不作傳記,不出席應景活動,不輕易接受記者採訪,不上《名人錄》等。

「我姓錢,但是我不愛錢。」對於功名利祿,錢學森能辭就辭。他將個人一生所得的幾筆較大收入,或作為黨費上交組織;他獲得「何梁何利基金優秀獎」等高額獎金時,連支票都沒有看,就寫了一份委託書,捐給了我國西部的治沙事業。

對於榮譽,錢老看得很淡漠。他最看重的、也是最令他激動的只有一項——「優秀共產黨員」。

他的學術助手塗元季回憶說,錢學森在榮獲「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時,坦言自己並不激動。在他的人生當中有三次激動:

第一次是1955年在告別恩師時,馮·卡門說「你現在學術上已經超過了我!」;

第二次是1959年,錢學森「已被接收為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

第三次是1991年,中央組織部把錢學森和雷鋒、焦裕祿、王進喜等並列為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號召全國人民向他們學習。

這三次激動,都讓錢學森徹夜難眠。

「『冒』不出傑出人才

我憂慮的就是這一點」

上世紀80年代初,錢學森從行政領導崗位退下來。年逾古稀的他完全可以休息,但他思想永不退休,他對中國科技事業的牽掛一刻也未停歇。他再次回到學術理論研究當中,提出的開放複雜巨系統概念,為系統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並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建言。

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看望這位德高望重的科學家。他多次直指當今高等教育科學精神的缺失:不注重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科學與藝術難以結合。

2005年7月29日,病榻上的錢學森向溫家寶直言:「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

90多歲高齡的錢學森經常說:「想到中國長遠發展的事情,我憂慮的就是這一點。」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這句話也許是對錢學森一生最恰當的寫照。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

編輯:岳靚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先行先試,知識創新工程勇立潮頭 我國科技體制改革亮點回顧(二)
吹牛真要上稅!就這4個字,罰款1250萬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