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台灣青年從「天然獨」「天然統」到「天然親」

台灣青年從「天然獨」「天然統」到「天然親」

【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

香港中評社12月11日發社評稱,台灣青年的兩岸關係認知從「天然獨」「天然統」打到現在「天然親」。無論是島內的民意趨勢,還是兩岸民間交流的最新成果,都彰顯出兩岸青年人「天然親」是勢不可擋的潮流。當「天然親」世代越來越多、越來越大,我們有理由對兩岸關係的未來更加樂觀。

中評社稱,日前,第二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圓滿落幕,本屆比賽吸引了20支台灣大、中小學代表隊的400餘名選手參賽,兩岸參賽選手增加到近千名,不僅賽事規模比去年更大,交流形式也更加創新深入,如增加了Homestay環節,台灣青年入住大陸家庭等。 有助於他們在球技切磋與交流中增強「兩岸一家親」與「命運共同體」的意識。近年來,以棒球聯賽、海運會、海青節為代表的兩岸青年交流持續豐富創新,「體驗式交流」不斷深化,效果逐漸顯現。

結合剛剛結束的島內選舉所反映的最新民意,再展望今後一段時間兩岸交流的新變化、新因素與新局面,我們對未來兩岸關係充滿信心,也對新形勢下台灣青年的兩岸關係認知產生了一些新的思考。

曾幾何時,「天然獨」一詞在島內輿論頗有市場,不僅成為綠營政治勢力在青年中爭取支持、宣傳洗腦的工具,也讓兩岸各界對台灣青年的認同問題、兩岸關係的發展前景憂心忡忡。儘管不少有識之士早已指出,「天然獨」是假,「人造獨」是真,但隨著2016年民進黨大勝上台,利用公權力推動「文化台獨」政策,外界的悲觀情緒進一步增加。

與此同時,從「三中一青」與「一代一線」,到「體驗式交流」與「31條同等待遇措施」,近年來大陸的對台工作也愈加創新、愈加符合兩岸形勢的新變化與島內青年群體的新特徵。台灣各地再度掀起青年「西進創業潮」與「登陸求學熱」,再加上大陸經濟社會蓬勃發展、對台文化吸引力不斷增強,也讓「天然統」的討論今年夏天在島內輿論和青年群體中悄然興起。

中評社寫道,而在剛剛結束的台灣選舉中,台北市長柯文哲依靠青年群體的支持和社交媒體的運作再度當選,也讓島內網路輿論出現了「天然親」一詞。顧名思義,在上述語境中,「天然親」指的是那些把認同「兩岸一家親」視為自然、當然的台灣青年群體。當然,這個稱呼最開始是一些「獨派」分子批判柯文哲兩岸立場的用語,但該詞十分具有探討價值。

眾所周知,柯文哲是靠2014年「反服貿」大氛圍下獲得綠營支持、年輕人認可,才登上台北市長寶座的,所以這些年輕人基本上都可以視為所謂「太陽花世代」,反國民黨、拒統甚至反中是其原本的標籤。不過,當2015年柯文哲表示認同「兩岸一家親」理念後,固然有部分「台獨」意識濃烈的青年人與其分道揚鑣,但更多年輕支持者也接受了這一概念。比如,有不少青年表示,反對「九二共識」是出於反感國民黨,但並不認為「兩岸一家親」就是「賣台」,選前立場偏綠的導演柯一正也說,與對岸人民交往的時候並不排斥說「兩岸一家親」,不該成為禁忌話題。

選舉結果也驗證了上述輿論現象。姚文智只獲得17%的選票,充分說明「柯綠分手」的結果,就是民進黨在台北只能守住了不到二成的深綠基本盤,而姚文智更是被一些綠營民眾視為民進黨全線潰敗的「戰犯」之一。換言之,這次選舉也是(至少在台北)的泛綠支持者和青年選民對「兩岸一家親」的集中表態,畢竟這一年多來,從「台灣價值」到「器官案」,綠營批柯的最凶的就是兩岸議題。雖然柯文哲選得艱難,但「兩岸一家親」卻贏得輕鬆。

從以上角度來看,柯文哲作為「白色力量」在島內輿論與青年中的影響力,也轉化為「兩岸一家親」成為跨越政治色彩、地域和年齡段的最大公約數。更具積極意義的是,正如有人稱年輕「柯粉」是柯文哲的「破殼小雞」的比喻一般,那些更加年輕、而且是「太陽花世代」以後才形成價值體系的柯文哲支持者,更會把「兩岸一家親」視為天經地義、自然而然的理念,這也是「天然親」世代崛起的緣起。

中評社認為,由此可見,無論是島內的民意趨勢,還是兩岸民間交流的最新成果,都彰顯出兩岸青年人「天然親」是勢不可擋的潮流。統和「獨」固然是政治意識形態的後天建構,但「骨肉天親」則是兩岸同胞之間來自於歷史、文化、血緣等不可磨滅、與生俱來的本質屬性。當「天然親」世代越來越多、越來越大,我們有理由對兩岸關係的未來更加樂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台第一觀察 的精彩文章:

民進黨女議員稱農漁民是「下層民眾」惹眾怒

TAG:港台第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