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武帝晚年殺子,唐太宗晚年保子,可惜用錯一個人,成了最大敗筆

漢武帝晚年殺子,唐太宗晚年保子,可惜用錯一個人,成了最大敗筆

封建王朝時期,皇帝接班人的問題一直都很敏感,弄不好就會動搖國家根本,所以歷史上的君王對待這個問題總會慎之又慎。歷史上的皇帝賢明莫過於漢武帝劉徹和唐太宗李世民,除了千古一帝秦始皇,大概沒人敢說穩壓唐宗漢武,但有意思的是,這兩位皇帝對接班人的處理總被後世非議,而且從大局上看,漢武帝晚年為保社稷無情殺子,而唐太宗則截然相反,為了李唐子孫,李世民選了仁厚老實的李治當皇帝,他自認為以李治的秉性應該不會上演手足相殘的悲劇。兩位皇帝都認為自己英明,可惜結果卻截然相反。

首先咱們看漢武帝,漢武帝上了年紀後逐漸開始多疑,而且對酷吏的運用更加頻繁。酷吏江充藉此機會大肆排除異己,太子劉據對江充的作為日漸不滿,兩人已經勢同水火。江充見跟劉據關係不和,等待武帝駕崩劉據繼位,自己肯定沒好下場,於是便製造了舉國震驚的巫蠱案陷害太子,武帝跟太子之間缺乏信任,雙方在長安城內交火,劉據敗逃,從此不見蹤影。巫蠱之亂後,漢武帝反思自己的衝動行為,事後發現這一切都是江充等人的陰謀,對此深感後悔,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他一方面下罪己詔,一方面開始安排後事,漢武帝一生六個兒子,到晚年可選的不多了,最終年幼的劉弗陵成為太子,為防止後宮干政,武帝臨終前還處死了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並且指定霍光為託孤輔政之臣。

反觀唐太宗這邊,他晚年的安排多少有點太婦人之仁。李世民對當年玄武門弒兄奪位之事一直耿耿於懷,他不想自己的兒子也重蹈當年的覆轍,於是在眾多兒子中選了最為忠孝仁厚的李治接班,李治自然是沒有問題,可惜李世民選錯了託孤之臣,此人便是凌煙閣排行第一的長孫無忌,長孫無忌跟著李世民有擁立之功,不僅參與策划了玄武門之變,在李世民執政期間也為李世民鞍前馬後,貞觀之治長孫無忌功不可沒。

可惜到了高宗時期,長孫無忌便不再像太宗時期那般謙遜了,一方面他是太宗時期的重臣,另一方面又是高宗的輔政大臣,更關鍵的是他還是李治的舅舅,權勢到了這個地步,長孫無忌也就容不下任何人了,包括李世民的皇子皇孫們。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高宗時期的房遺愛案,房遺愛連同高陽公主謀逆造反,這個案子倒是不冤,可是長孫無忌藉此案擴大了打擊面,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涉案人便是吳王李恪。李恪壓根和房遺愛案不沾邊,長孫無忌藉此案強行處死了李恪,究其原因不過是李恪威望過高,恐威脅李治的地位,而威脅李治就是威脅長孫無忌。

李世民千方百計的想保住自己的兒子,所以才選了李治即位,可誰知選錯了託孤大臣,最終還是躲不過手足相殘的悲劇。在回到漢武帝晚年的安排,漢武帝讓年幼劉弗陵即位,這一點實屬無奈,但讓霍光輔政卻是妙棋,霍光權力雖大卻沒有長孫無忌那般跋扈,霍光延續武帝晚年與民休養的國策,為後來的昭宣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兩相比較下,霍光比長孫無忌強的不止一星半點,李世民千算萬算,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託孤大臣會向自己的兒子開刀,這也算是李世民一生最大的敗筆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王話史 的精彩文章:

鎮南關大捷馮子材一戰封神,其真實水平如何,曾國藩給了三字評價
財主夢見果樹上盤著一條龍,醒來發現有人摘果子,於是把閨女嫁他

TAG:人王話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