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秋時一英主,在宴會上殺了姐夫,使其領地翻了一倍

春秋時一英主,在宴會上殺了姐夫,使其領地翻了一倍

原標題:春秋時一英主,在宴會上殺了姐夫,使其領地翻了一倍


在過去的地理上,我們常聽說過「代地」。在《三國演義》中,袁紹曾與曹操縱論天下大勢時,袁紹曾說:"倘事有不濟(討董),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觽,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曹操說:"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 這代地之稱源於代國。漢文帝未繼位前,其身份即為代王,封國在代。前228年秦滅趙,趙幽繆王之兄--公子嘉逃到代地,稱代王。前222年,秦將王賁攻代,擄代王嘉,趙國才算徹底滅亡。


這代地,主要在今晉北一帶。南北朝時,拓跋鮮卑的原先國都在大同,大同即屬代地,故拓跋鮮卑其原先國名也為「代」。而代的最早稱呼則源自於春秋時期的代國,這代國的歷史,可謂是源遠流長,乃是殷商的同姓國。



早在趙簡子(趙鞅,晉國執政)時期,趙氏就有滅代之心。趙簡子曾召見其兒子們說:「我將一寶物藏於常山之上,你們去尋找吧,先找到的有賞。」於是,其諸子都前去常山尋找寶物。結果,他們都悻悻而歸。只有其少子趙毋恤(趙簡子賤妾所生,身份極低)說:「我得到了寶物。」 趙簡子便問他找到了啥寶物?趙毋恤說:「憑常山之險攻代,代國即可歸趙所有。」趙鞅聽罷高興異常,覺得只有趙毋恤最能明白自己心思、也最賢能。便廢掉其世子伯魯,而以趙毋恤為世子。


在趙簡子臨終前,召太子(即後來的趙襄子毋恤)而告之曰:「我死,已葬,服衰而上夏屋之山以望(望代國之地)。」 趙簡子雖有滅代之心,而未能達成願望。後趙襄子繼承了趙氏宗主的位置後,晉國當時最強大的家族--智氏,聯合韓、魏兩家圖謀滅趙不成,反被趙、韓、魏三家所滅,三家分晉的形態就已基本形成。


趙襄子聽聞代王好色,就把自己的姐姐嫁給了代王。後趙襄子邀請代王夫婦相會,代王不疑有他,便前來相會。可就在宴會上,趙襄子早已布下埋伏,令斟酒的人在斟酒時,趁機以斟酒用的銅勺擊殺了代王。代王一死,趙氏趁代國毫無防備,就一舉佔領代國,將其領土併入趙氏的版圖。而趙襄子之姊見代王被殺、代國被滅後,哭泣呼天,摩笄自刺而亡, 代人憐之,將其所死之地而命名為 「摩笄之山」。


趙氏在並有代國後,其家族領地翻了一倍,也為趙氏進入戰國時期的強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趙襄子為滅代而採取的作為,也頗讓人思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普魯士王國的疆域,還有多少殘留在德國?
從俄國嘴裡吐出來的國家,唯此一國沒有淪為蘇聯的附庸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