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主旋律電影就該這麼拍,當年可是指著鼻子罵美國,很解氣啊

主旋律電影就該這麼拍,當年可是指著鼻子罵美國,很解氣啊

總有人覺著主旋律電影不值得一提、更不值得一看,或許是近年「神劇」引發的後果吧。可是今兒小編想要斷頭推薦的這一部電影——《橫空出世》,確實一部非常不一樣的主旋律電影哦!

主旋律電影就該這麼拍,當年可是指著鼻子罵美國,很解氣啊


電影是根據當年鄧稼先院士跟張蘊鈺將軍當初遠駐戈壁研究原子彈的真實事件改編。在窮苦潦倒的那個年代,在美帝對我們各種封鎖的年代,就是這些革命前輩們背負著沉重的民族希望,努力研究出核彈讓現在的我們有了挺直腰桿的能力。

影片有個鏡頭是陸光達教授被審查的陳將軍問到是否願意一輩子的隱姓埋名,可是陸教授並沒有過多的思考,也沒有更多的言語,只是輕輕卻又堅定的點了點頭。

主旋律電影就該這麼拍,當年可是指著鼻子罵美國,很解氣啊


主旋律電影就該這麼拍,當年可是指著鼻子罵美國,很解氣啊


這一幕我相信讓每一個看過的人都會覺著非常震撼,一輩子的隱姓埋名可以說等於徹底的人間蒸發啊。可是對於那個年代的歸來為國做貢獻的科學家們來說,這卻是根本不需要過多考慮而是絕對沒問題的事情!

為了找到更大更合適的靶場,部隊挺進號稱死亡之海的羅布泊,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人們首先要做的是和大自然作鬥爭。

主旋律電影就該這麼拍,當年可是指著鼻子罵美國,很解氣啊


主旋律電影就該這麼拍,當年可是指著鼻子罵美國,很解氣啊


1956年,蘇聯專家撤離,要離開時,專家故意接過陸教授的傘說了句「在這個世界上,傘永遠掌握在高個子手裡!」(這裡我們可以召喚下姚明么?!)

其實就是在暗指離開了蘇聯,當時的中國是無法做出核彈的。可是我們的陸教授只是離開傘站在雨中看著那個蘇聯專家,這就是我們不願意一輩子仰人鼻息的民族志氣!

主旋律電影就該這麼拍,當年可是指著鼻子罵美國,很解氣啊


而蘇聯專家號稱,用計算機也要算兩年的數據,我們生生是用算盤打出來的。

主旋律電影就該這麼拍,當年可是指著鼻子罵美國,很解氣啊


主旋律電影就該這麼拍,當年可是指著鼻子罵美國,很解氣啊


不看不知道,咱們研製原子彈的困難到底有多大。

羅布泊水質鹽鹼度太高,不能造試驗場,我們就驅車幾百公里去拉淡水,要知道,在羅布泊人們的正常飲用水都保證不了啊;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沒有糧食,戰士和科學家們喝野菜做的稀粥充饑;與羅布泊的沙塵暴作鬥爭,為了保護數據和文件,人們寧可自己被刮傷等等等等,影片不止一次讓人熱淚盈眶。

主旋律電影就該這麼拍,當年可是指著鼻子罵美國,很解氣啊


主旋律電影就該這麼拍,當年可是指著鼻子罵美國,很解氣啊


影片中最提氣的橋段就是,李雪健飾演的馮石將軍與李幼斌飾演的核物理學家陸光達之間的一次談話,馮石將軍在感慨了曾經因為武器落後,我們被動挨打的經歷後,大聲對美股喊出了「NO,去你 m d 」,可謂是十分的解氣啊!

原台詞如下:

主旋律電影就該這麼拍,當年可是指著鼻子罵美國,很解氣啊


主旋律電影就該這麼拍,當年可是指著鼻子罵美國,很解氣啊


最令人激動的莫過於原子彈測試片段了,雖然早已知道會成功,可是在倒計時時心還是緊緊的提了起來,生怕出現什麼意外!爆炸聲響起的那一剎那,不僅僅是影片里的眾人開心激動,我都看得流淚不止。因為這聲爆炸,是那麼多人夜以繼日的付出和不顧生死的操勞而達成的!

主旋律電影就該這麼拍,當年可是指著鼻子罵美國,很解氣啊


主旋律電影就該這麼拍,當年可是指著鼻子罵美國,很解氣啊


電影展現了老一輩的可歌可敬,正是因為有了他們對這片土地深沉的愛和付出,才有了我們今天能悠閑自在點外賣、刷手機、看八卦的平靜生活。所以六十餘年後的我們在悠閑自在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感謝和銘記這些為我們製造和平穩定環境的先輩們啊!

主旋律電影就該這麼拍,當年可是指著鼻子罵美國,很解氣啊


《橫空出世》是值得每一位有血性的中國人去看一看的,也許生活在和平時代的有些人會說,當年飯都吃不飽,還搞什麼原子彈啊。看過這部電影就知道,當年對我們的意義到底有多大。而影片里李雪健、李幼斌憑藉他們出色的演技,為我們塑造了兩個立體、豐滿的將軍和科學家的形象,看慣了現在滿屏幕的情情愛愛,大家不妨回顧一下這部影片,你會激動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