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臣寫文章稱頌皇帝,皇帝看後卻說:你對朕的評價太高了

大臣寫文章稱頌皇帝,皇帝看後卻說:你對朕的評價太高了

原標題:大臣寫文章稱頌皇帝,皇帝看後卻說:你對朕的評價太高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這是《紅樓夢》中的一句非常經典的話,道出人們對追逐功名的心態。古代皇帝為表達對功臣的感激,不但會賞賜金銀財寶,有時還會弄一個功臣排行榜,比如東漢雲台閣二十八將畫像,可視作一份特殊功名,能上榜的大臣此生無憾。


無獨有偶,唐太宗在位時間,讓當時大畫家閻立本,在凌煙閣繪製了二十四功臣畫像,其中虞世南排在第二十位。虞世南既沒有武將程咬金、李靖那樣顯赫的戰功,也沒有文臣長孫無忌、魏徵名氣大,為何他有資格登上凌煙閣,並且在徐茂公、秦叔寶等人之上呢?


詳細介紹虞世南之前,先說一件關於他和唐太宗之間的趣事。貞觀六年,虞世南擔任秘書少監,主要負責掌管宮內的吐屬典籍,對於滿腹經綸且喜歡讀書的虞世南來說,屬於專業對口。有一天,唐太宗單獨召見虞世南,他趁機獻上熬了好幾個通宵才寫好《聖德論》,這是一篇稱頌太宗功績的文章。


唐太宗翻開文章,認真仔細地瀏覽許久,虞世南本以為皇帝會龍顏大悅,唐太宗看後卻對他說:「正卿所論太美,但朕德甚寡薄。恐有識者窺卿,為後人所笑。」簡單來說,就是唐太宗並不太開心,認為虞世南對他的評價太高了,並且擔心被後人恥笑。


或許你會認為,肯定是虞世南擅長溜須拍馬,迎合皇帝的心思,才能位列凌煙閣功臣之列,這就大錯特錯了。虞世南出身於官宦世家,父親是陳朝重臣,哥哥虞世基也不簡單,深得隋煬帝信任。最早的時候,他在隋朝皇宮任職,後來被迫跟隨竇建德,直到竇建德被滅,才到秦王府工作。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虞世南雖然長相不太出眾,更談不上英俊瀟洒,卻是不折不扣的大才子,除了不會武功,其他方面都非常優秀。作為一代明君,唐太宗識人用人的眼光沒得說,他曾對虞世南如此稱讚:「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讜,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



所謂忠讜,指的就是為人正直,對皇帝忠心耿耿,多次冒死直諫,唐太宗說:「拾遺補闕,無日暫忘。吾有小失,必犯顏而諫之。」友悌,是兄弟之間情誼深厚,哥哥虞世基並宇文化及處死前,虞世南哭著要替哥哥去死,只是宇文化及沒有答應。


博文和詞藻很好理解,虞世南讀書時十分用功,早年師從文學家顧體倫,據說他為了擠出時間學習,半個多月都不洗臉,終成博學多才之人。書翰指的是書法,虞世南書法功底深厚,他曾拜王羲之的七世孫為師,並學到了精髓,被譽為「初唐書法四大家」之一。


虞世南遇到唐太宗這樣的明君,堪稱一種幸運,唐太宗有虞世南這種才華橫溢,且敢於直諫的大臣,也足以稱得上幸福。兩人既是君臣,同時也是知己,虞世南去世前,唐太宗為他寫過一首詩,在他去世後,唐太宗將此詩燒掉,並且流著淚說:「鍾子期死,伯牙不再鼓琴,朕的這篇詩,將拿給何人看?」

參考資料:《舊唐書·卷七十二》《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八十五·唐紀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界的007 的精彩文章:

唐朝最著名的四大女詩人,感情生活都非常坎坷,其中三人選擇出家
如果岳飛北伐成功,迎回徽欽二帝,趙構的皇位還能不能保住?

TAG:史學界的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