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雙刺》編劇喬兵:創作要有敬畏之心

《雙刺》編劇喬兵:創作要有敬畏之心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2016年,一部以成都為背景的諜戰劇《雙刺》正式開播,該劇講述了一對身份敵對的王牌特工夫妻在成都即將解放之際,發生的一系列悲歡離合的故事。不同於以往的諜戰劇,《雙刺》通過兩性視角,以極致情感和新穎的人物關係推動情節發展,被稱為「後諜戰時代的破冰之作」。《雙刺》的編劇喬兵,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川妹子」。

12月12日,喬兵將與《偽裝者》編劇張勇、《那年花開月正圓》編劇蘇曉苑、《楚喬傳》編劇楊濤、《標化女王》編劇陳嵐一起,亮相「巴蜀劇作·五朵金花」文藝現象研討會暨四川省首屆青年編劇課堂。11日下午,喬兵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

喬兵坦言,四川女編劇的作品能夠「霸屏」,除了認真、踏實、堅持的創作狀態,還離不開四川這方水土的滋養。「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四川這個地方人傑地靈,川人從容、達觀,包容性強,又有一種不疾不徐的生活態度,這種天時、地利、人和,促成四川的影視劇往好的方面發展。」

作為一劇之本的「創造者」,喬兵認為編劇最重要的特質是「熱愛」和「堅持」,「歷經磨難初心不改。」她承認,在劇本的創作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編劇會有各種退步。「在退步的過程中,你還想堅持自己的東西,就必須提供更好的人物關係,架構更好的情節去說服對方。」喬兵編劇有「三情」,即:情節、情感、情懷。「好的『情節』可以推動人物命運變化,好的人物反過來可以推動『情節』發展。『情懷』就是作品的主題,你的人生觀、價值觀的表達。」

在喬兵看來,編劇更多的是在寫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關係,自己的社會關係總和。喬兵是軍人出身,當兵32年,影視寫作17年,所以她更擅長軍事題材和革命題材劇的創作。「怎麼才能讓過去的歷史不空洞、不架空,你需要浸泡在資料裡面去還原。說白了就是得費功夫,對作品一定要敬畏的態度,不是寫寫就OK了。」

在查資料的過程中,編劇還需要瀏覽更多的橫向素材。「在同一個時間段,不同的時空,會發生很多事情。所以在查資料的過程中,盡量去發散自己的思維。當年在架構思路的時候,你要有『天空之眼』,看到很多時間節點。當你真正去創作劇本內容時要深陷其中,與劇中人物合一,達到一種融合。」

「一個劇本在探討時,片方說的是只一個概念,你需要把概念轉換成活生生的人物,再通過筆表達出來。如果你在創作作品的時候,人物情節不夠紮實、不夠深入,你怎麼能讓演員感受到他要塑造的人物的真情實感。」當然,任何創作都不輕鬆,喬兵也一直有壓力,因為她怕辜負一些人的期待。可在壓力之下,她會倒逼自己用更加嚴謹的態度去創作,「編劇必須要有敬畏之心、虔誠之心。同時在壓力之下,我也強調快樂寫作。」

創作的路很難,並不像表面那麼光鮮亮麗。喬兵也想通過「四川省首屆青年編劇課堂」告訴年輕的編劇,這個行業並沒有表面那麼光鮮,一定要在編劇的道路上堅持自己。「不能光看見賊吃肉沒看到賊挨打,一旦你被功利的東西、浮躁的東西所裹挾了,堅持不了自我,丟了自我,你就沒了自己的風格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夢在中國》走進瀘州大型歌舞晚會落幕
眉山市舉行群體事件應對處置演練:400餘名聚眾鬧事的「傳銷涉案」人員被成功疏散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