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周恩來解救劉少奇之女劉愛琴真相

周恩來解救劉少奇之女劉愛琴真相

原標題:周恩來解救劉少奇之女劉愛琴真相


(《黨史縱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38年春,上海、南京相繼淪陷。國民黨政府的大本營從南京遷到了武漢。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的周恩來,為在國民黨統治區從事統一戰線工作,亦隨遷武漢。

一天,一名黃包車夫拉車來到武漢八路軍辦事處門前停住,取出煙袋吸著煙,靜靜地等候。


不多時,周恩來從門內走出來,車夫上前問訊:「先生,去哪?」說著,坐在車把手上,將煙斗往鞋底上磕了幾下。原來,這位「車夫」是中共秘密黨員。煙斗往鞋底上磕,是和周恩來接頭的暗號。接上頭後,周恩來走到黃包車前微笑著向「車夫」點點頭,從容地坐上車,揮揮手,說:「坐好了,走呀!」「車夫」掌穩車把邁開腳步,繞過大街,向偏僻街巷走去。


到了小巷深處,「車夫」放慢腳步,扭頭輕聲說:「您交給我的任務完成了——找到劉少奇的女兒了!」周恩來一聽,不由得喜出望外。


來到潛伏的據點,「車夫」請周恩來下車,沏上茶,將尋找孩子的經過向周恩來做了彙報。

原來,大革命失敗後,劉少奇與夫人何寶珍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不得不與3個兒女骨肉分離。何寶珍不幸犧牲後,劉少奇與女兒劉愛琴完全失去了聯繫,在白色恐怖的環境下,他也無法去尋找女兒。抗戰全面爆發後,國共合作建立抗日統一戰線,國內政治局勢趨於緩和,劉少奇終於可以尋找失散多年的女兒的下落了,他將這件事託付給了前往國統區工作的周恩來。


之前,黨組織費盡周折,終於找到了寄養劉愛琴的那家工人的住址,周恩來立刻將尋找劉愛琴的任務交給了「車夫」。按照那個地址,「車夫」比較順利地找到那處房屋。經了解,其房屋已換了主人。現住戶告訴他:那家工人已搬到靠江邊的棚戶區去了。於是,「車夫」沿江邊挨家挨戶地尋找。經一個多星期的打聽查訪,終於找到了寄養孩子的這家工人。


哪知,一提起是來接孩子的,孩子的養母便號啕大哭起來。經解釋勸導和安慰,養母才說:「家境困難,孩子又多,實在無法養活她。為讓孩子能有個活路,已將孩子賣給漢口一殷實小康人家,做了那家的童養媳了,聽說對她還好。」


「車夫」心裡一驚,二話沒說,立即讓孩子的養母帶他去找那戶人家,見見孩子,了解情況。


到了孩子所在那戶人家,剛進院子,就看見一個身材瘦小的女孩在水井邊打水。一挑木桶有她半人高,瘦弱的她挑起水桶搖擺不定,水桶里不斷潑出水來,孩子的褲管被水澆得濕淋淋的。當時寒冬臘月,孩子穿著單褲單鞋,兩手凍得通紅,手上、耳垂上長了許多凍瘡……

孩子愣愣地望著來人,當認出她的養母時,立即「噗通」丟下水桶,跑過來撲進養母的懷裡。養母撫摸著她蓬亂的頭髮,說:「跟你『舅舅』走吧!他是來接你的。」可說什麼孩子也不跟「車夫」走,怯怯地說:「我不認識他,我不跟他走!我要跟你回去。」在這樣的場合,養母也不便把話挑明,便抹去孩子臉上的淚水說:「不跟他走,也行。」 「車夫」和孩子養母商量了一下,決定見見這家人的家長。


見面後,養母對這家主婦說:「孩子他『舅舅』還未見過這孩子,我們想接她回去住幾天。幾天後,我們送她回來。」主婦說:「孩子是我家花錢買來作兒媳婦的,看在『舅舅』的面上,就回去耍幾天吧。一定要送回來喲,有些活還等著她干呢。」


這樣,劉愛琴被平安地帶回了養母家。


「車夫」向周恩來彙報後請示:讓孩子在養母家住一段時間?還是帶來?


周恩來當即表示:不能留在養母家。沉默了一會兒,周恩來說:「孩子從人家家裡接出來了,如果養母和養母家人泄漏情況,會引來社會的關注。如果孩子在養母家住久了,收養童養媳那家的家長前來要人、或要錢,發生糾紛會驚動當局。若查詢,容易暴露其身份。萬一國民黨當局知道了,對孩子、對撫養過孩子的工人夫婦都不利。」最後,周恩來指示「車夫」:「你一定想辦法儘快安全地將孩子接來辦事處。」

幾天後,「車夫」又來到孩子的養母家,說明要按組織的要求帶走孩子。同時,代表組織和孩子的親人向工人夫婦表示感謝,還送上微薄的一點現金作為對工人夫婦的補償費。


臨行時,養母才告訴孩子:「你名叫劉愛琴,這個名字,是你生身母親為你取的。」


劉少奇散失多年的女兒——劉愛琴,終於回到到了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


劉愛琴的到來,讓鄧穎超十分高興,親手為她洗臉、洗澡、梳頭。 周恩來抽空來看望時,鄧穎超讓她叫「周爸爸。」劉愛琴爽快甜蜜地喊:「周爸爸。」周恩來抱起劉愛琴,仔細地端詳著,親吻著說:「真像你的媽媽啊!」見孩子穿著不合身的補丁衣褲,周恩來讓通訊員找來小號軍裝為劉愛琴穿上。軍裝雖然不完全合體,但是穿上軍裝的小姑娘顯得英姿颯爽!

不幾天,劉愛琴和鄧穎超十分熟悉了,常常問這問那。有時她問鄧穎超:「我的媽媽呢?她在哪兒?我還沒見過她呢!」鄧穎超一下把劉愛琴摟進懷裡,動情地告訴她:你的媽媽為革命犧牲了。她是你的好媽媽,我們的好姐妹,更是黨的好女兒!黨組織千方百計尋找你,讓你回到親人身邊,這不僅是你父親的願望,也是你母親的願望,還是大家的願望。我們送你去延安上學,你的父親在那裡……


有時,周恩來會親切地問劉愛琴:「你記得你爸爸、媽媽啥樣嗎?」劉愛琴茫然地搖搖頭。周恩來告訴劉愛琴:「你還有哥哥和弟弟呢!」他嘆了口氣:「已經打聽到了你哥哥的下落了,他在你父親的老家當放牛娃。我已經派人去接他了,不久就來到這裡。可是,你的弟弟,現在還沒有查尋到下落……」劉愛琴知道自己不僅有爸爸,還有哥哥和弟弟,感到分外高興、幸福。


見孩子很懂事,周恩來和鄧穎超在工作之餘,就向劉愛琴講述何寶珍革命的故事。


劉愛琴的媽媽何寶珍,小的時候因家境貧寒,10多歲就被賣給地主的一個女佣人當童養媳。地主家辦有私塾,何寶珍借伺候女佣人的兒子讀書的機會旁聽。1918年,16歲的何寶珍堅定地和地主及那個女佣人解除關係,考入衡陽省立第三女子師範學校。她半工半讀,積极參加學生運動。1922年6月因參加揭發校長歐陽俊貪污腐化醜行的何寶珍,被校方監禁。後經衡陽黨組織營救離校。無家可歸的何寶珍經張秋之幫助,來到長沙借宿在時任中共湖南支部書記毛澤東的家裡。在這裡,何寶珍得到毛澤東的悉心指導,政治覺悟和理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久,何寶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了黨的何寶珍同楊開慧一起,幫助毛澤東整理文件、資料。


後來,從蘇聯學習回國的劉少奇,來到毛澤東家裡接受任務,經毛澤東介紹認識了何寶珍。端莊秀麗、朝氣蓬勃的何寶珍,讓時年24歲的劉少奇心中頓生好感。觀察入微的毛澤東把他們相互流露的愛慕之情,記在心裡。


1922年9月,毛澤東派劉少奇、何寶珍赴安源同李立三一起領導工人運動。兩人在革命鬥爭中增進了相互了解,加深了感情。1923年4月一對有情人在安源喜結良緣。


婚後,何寶珍與劉少奇相互關心、愛護。大革命失敗後,何寶珍將1歲的女兒劉愛琴寄養在漢口一個同情革命的工人家裡。化名「王芳芬」的何寶珍隨劉少奇到了上海,在白色恐怖中,何寶珍以教師的公開身份做聯絡員。1932年,劉少奇、周恩來等撤離上海到中央蘇區工作。黨組織見何寶珍未暴露身份,就安排她帶著小兒子劉允若在上海堅持鬥爭。1933年3月的一天,她在街上行走,不料被叛徒認出,她設法擺脫了叛徒的跟蹤。可是,她剛回到家收拾東西,準備帶著兒子轉移時,便衣特務就包圍了她的住處。何寶珍知道難逃敵人魔爪,實在不忍心讓幼小的兒子遭到不幸,她急中生智,將兒子推進站在一邊不知如何是好的房東太太懷裡,低聲說:「以後會有人來接孩子的,請你幫我照管幾天……拜託了。」隨後,國民黨憲兵衝進來抓捕了何寶珍。


1934年秋,何寶珍英勇就義於雨花台。


媽媽的英雄故事讓劉愛琴淚流不斷,媽媽的犧牲讓她傷感,但媽媽的英勇不屈又讓她自豪!


又過了幾天,八路軍辦事處有人去延安,周恩來讓他們將劉愛琴帶去延安,交給劉少奇。此時,劉愛琴依靠在鄧穎超懷裡,不願意離開剛認識的親人。周恩來為劉愛琴撫去腮邊的淚珠,說:「你爸爸在那兒,到那裡更安全。」他還千叮嚀、萬囑咐護送人員:從武漢到延安,一路都是抗日戰場,十分危險,千萬注意安全!劉愛琴含淚告別周恩來、鄧穎超,隨同辦事處工作人員赴延安,終於同父親劉少奇團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周恩來稱讚誰「為官廉潔,家境清貧」
Angelababy張鈞甯宋軼 派對季學女星穿對亮片裙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