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綉提出離婚讓溥儀憤怒,但多年後溥儀懺悔:心中有愧,從未同房

文綉提出離婚讓溥儀憤怒,但多年後溥儀懺悔:心中有愧,從未同房


文綉提出離婚讓溥儀憤怒,但多年後溥儀懺悔:心中有愧,從未同房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924年,清遜帝溥儀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走投無路的溥儀來到天津,住進了張彪的私宅「張園」。就在溥儀為丟失大清江山而苦惱時,一起事件讓溥儀憤怒不已,淑妃文綉公開提出離婚。

由於兩千多年帝制史上,唯獨文綉提出離婚,這起事件也被稱為「刀妃革命」。文綉長相一般,臉呈橢圓形,眉毛濃重,眼睛缺乏神采,口角較大。文綉雖不如婉容美麗,可對待個人前途命運上,卻比婉容有思想,她不願意僅是溥儀的一個擺設。

文綉提出離婚讓溥儀憤怒,但多年後溥儀懺悔:心中有愧,從未同房

1931年8月25日,文綉突然從住所出走,並讓前來勸她回去的太監將自己事先準備好信函帶給溥儀。與其說是一封信,倒不如說是一封通過律師寫的律師函。這封信的部分內容是這樣的:

「事帝九年,未蒙一幸;孤枕獨抱,愁淚暗流,備受虐待,不堪忍受。今茲要求別居。溥應於每月定若干日前往一次,實行同居。否則唯有相見於法庭。」文繡的意思很簡單,她斥責溥儀沒有盡到做一位丈夫的責任。

文綉提出離婚讓溥儀憤怒,但多年後溥儀懺悔:心中有愧,從未同房

文繡的憤怒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文綉和婉容兩人每月的零花錢差距就很大,婉容遠多於文綉;三人雖然住在同一棟樓中,可文綉卻低人一等,住在一樓,溥儀很少去看望她等等,這一切都是文綉提出離婚的導火索

當溥儀接到文繡的信件後,十分驚慌,但也十分憤怒。此時的溥儀已經搬進了靜園,家中上下亂成一團,大家都希望把這件事遮蓋,以免讓滿清遺老臉上蒙羞。然而,文綉提出離婚是深思熟慮的結果,哪裡還會回頭。

文綉提出離婚讓溥儀憤怒,但多年後溥儀懺悔:心中有愧,從未同房

最終的結果是這樣的,溥儀和文綉通過私下協商的方式離婚,溥儀答應付給文綉5.5萬元的贍養費。同時,溥儀為挽回顏面,在報紙上公開刊登「上諭」, 「淑妃擅離行園,顯違祖制,撤去原封位號,廢為庶人,欽此。」

多年後,當溥儀在撰寫《我的前半生》時,對文綉鬧離婚進行了回憶,「我對文綉心中也是有愧的。她從14歲入宮以來,我未能與她過一次夫妻生活,加上婉容對她的虐待和謾罵,我又視而不見,不加制止,文綉不知哭過多少次,流過多少淚。」

文綉提出離婚讓溥儀憤怒,但多年後溥儀懺悔:心中有愧,從未同房

文綉雖然得到了一筆贍養費,但需要付律師費、住賓館費,以及酬謝幫助她的人,結果手上結餘不到3萬元。日本佔領北京城後,文綉坐吃山空,生活日漸貧困。為了生活下去,文綉在北京當過小學教師、糊過紙盒、沿街擺攤賣煙、甚至還當過工地的小工等,1953年9月17日,文綉因心梗死在家中去世,終年44歲。

參考資料:《我的前半生》、《揭秘溥儀文綉離婚全過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李老師 的精彩文章:

此人100天狙殺542名蘇軍,至今無人能破,被打掉半邊臉仍活到96歲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專家:看了明神宗所作所為,你也會這樣認為

TAG:歷史李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