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保護好膝蓋是跑者頭等大事:避免誤區加強防護你做對了嗎?

保護好膝蓋是跑者頭等大事:避免誤區加強防護你做對了嗎?

無論是初跑者,還是資深跑者,膝痛無疑都是困擾跑友的頭號傷痛:初跑者因跑步不當而痛,資深跑者因過度勞損而痛。

現代運動醫學告訴我們,解決傷痛的最佳方案是將主動「運動康復」和被動「運動防護」有機結合。

運動防護與運動康復雙管齊下是解決膝痛的王道

運動康復重在主動訓練,以強化相關肌肉力量,提高結構強度來預防損傷和促進損傷康復,屬於「治本」;而運動防護則是被動保護過程,重點則在於防止已有損傷程度加重和預防損傷,屬於「治標」。

兩者充分結合,雙管齊下才能標本兼治,使運動損傷的康復和預防效果最大化。

對於跑步膝痛而言,運動防護的兩大利器是肌貼和護具,運動康復的主要方法則是加強肌肉力量。

膝痛雙管齊下的具體措施

一、誤區之一:一根髕骨帶包打天下?

髕骨帶類似圓環狀,通常其綁定的部位是膝關節髕骨下方的位置,這個部位在解剖上稱之為髕腱。

髕腱是大腿前側肌肉跨過髕骨,在止於小腿脛骨之前的一段肌腱。在髕腱處綁根髕骨帶針對的主要是髕腱炎這一運動損傷。

髕腱炎作為一種慢性勞損,因此,控制癥狀,減少對於髕腱的過度牽拉,加強髕腱強度就成為髕腱炎康復的主要思路,運動時佩戴髕骨帶可以起到固定髕腱、分散髕腱壓力、減少對於髕腱過度牽拉的作用。

這對於避免運動對於髕腱的過度刺激,緩解疼痛,具有積極意義。

因此,對於髕腱炎的跑友,跑步時佩戴髕骨帶是提倡的。

但髕骨帶固定的位置決定了其作用只能針對髕腱炎,而對於別的類型膝痛幾乎沒有作用。

其實,對於跑友而言,最常見的膝痛並非髕腱炎,而是膝前痛(髕股關節紊亂)和膝外側痛(髂脛束摩擦綜合征)、還有就是膝內側痛。

對於這些更常見的跑步傷痛,髕骨帶作用非常有限。

二、跑者究竟如何正貼扎和防護方法

我們針對跑友常見的四類典型膝痛,本文提出針對性的貼扎和防護方法,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發揮保護膝蓋的作用,絕非一根髕骨帶打天下。

1.膝關節內側痛的防護

貼扎方法:痛點間隙肌貼矯正貼扎

準備3條長度10厘米左右的肌貼,在中間剪出一個圓形小孔。屈膝90度位,確定痛點後,分別將3條肌貼的圓孔對準痛點做「米」字貼扎。

注意點:方向由中間向兩邊;中間圓孔處作為起點(不施加拉力),隨後施加20%左右拉力貼扎,貼布末端不施加拉力。

護具選擇:膝關節雙軌加壓帶最佳

2.膝關節外側痛的防護

貼扎方法:髂脛束肌貼支持及痛點矯正貼扎

準備5厘米寬I形肌貼,直膝伸髖位,起點為大腿上段(不施加拉力),隨後沿髂脛束走向施加20%-30%的拉力貼至脛骨外側,貼布末端不施加拉力。隨後,在痛點處用痛點矯正方式貼一條貼布,方向垂直於第一條貼布。

注意點:第一條貼布起止點不施加拉力,中段走行沿肌肉走向施加20%-30%的拉力;第二條貼布中間為起點對準痛點(不施加拉力),兩邊各施加20%左右拉力貼扎,貼布末端不施加拉力。

護具選擇:髂脛束支持帶最佳

3.膝關節前方痛的防護

貼扎方法:髕股關節綜合征肌貼痛點矯正貼扎

準備2條5厘米寬I形貼布,跑友膝關節微屈位,先將兩條I形貼布對準髕骨下緣作為起點(不施加拉力),分別施加30-40%拉力沿髕骨邊緣貼扎,過髕骨上緣後結束(末端不施加拉力,貼布兩支交叉於髕骨上緣)。

護具選擇:膝關節包裹透氣型護具最佳

4.膝關節下方痛的防護

貼扎方法:髕腱加強支持貼扎

前面步驟按照膝關節前方痛貼法,在髕骨下緣髕腱處用痛點矯正貼法橫向貼一條貼布,覆蓋前兩條貼布交叉處。

注意點:橫向中間為起點對準痛點(不施加拉力),兩邊各施加20%左右拉力貼扎,貼布末端不施加拉力。

護具選擇:跳躍膝髕腱加壓帶(髕骨帶)最佳

三、誤區之二:多做下蹲就能促進膝痛康復?

膝痛的發生往往與「髕骨運動軌跡異常」有關,通俗來說,膝蓋前方的髕骨受到某些因素影響(比如股外側肌強於股內側肌),不在大腿骨構成的凹槽里平穩滑動,就會與凹槽的邊緣產生摩擦,撞擊、擠壓,從而導致膝關節關節面異常受力,軟骨下方神經受到刺激而引發疼痛。

在沒有針對性地糾正髕骨運動軌跡異常情況下,過多的腿部負重訓練,反而使得髕骨與相鄰骨面異常摩擦擠壓更加明顯,加劇了關節疼痛。

以最常見的下蹲練習為例,下蹲練習被認為腿部和臀部力量訓練的經典動作,更有「無深蹲不翹臀」的說法。

下蹲幅度越大,訓練難度越大,對於肌肉刺激效果也就越好,對於關節健康的人來說,適當增加一些下蹲幅度,提升訓練效果,這當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對於有膝痛的跑友來說,下蹲幅度加大也就意味著關節面壓力增加,在關節面本身就存在異常受力的情況的下,盲目像健康跑者那樣去下蹲,只會進一步增加關節面壓力,從而加劇疼痛。

因此,一般意義上說,那些在對抗自身體重甚至更大負重情況下的(比如杠鈴下蹲),還要求膝關節有較大屈伸運動幅度的動作,都不太適合膝痛跑者。

因為在負重情況下,膝關節彎曲幅度越大,膝關節所受到的壓力也就越大,這會導致膝痛跑者疼痛加重。

此外,較大幅度靠牆靜蹲和弓箭步也不適合膝痛跑者。

伴隨較大幅度膝關節下蹲的動作均不適合膝痛跑者

四、膝痛跑者到底應該如何進行正確的康復訓練呢?

要加強腿部力量,但又要避免在訓練時膝關節承受過大壓力,這的確是一個看似比較矛盾的話題。

從膝痛跑者康復訓練角度而言,以下幾方面是基本建議:

★ 減少較大負重下大幅度膝關節屈伸練習就是指減少下蹲、弓箭步、低位靠牆靜蹲練習

★ 但輕負重下的膝關節屈伸練習,比如採用坐姿進行膝關節屈伸練習、甚至幅度較小的靠牆靜蹲、下蹲、弓箭步練習其實是完全允許的

★ 加強大腿前側股四頭肌力量對於膝痛跑者至關重要,但也不能只是練大腿前側,大腿後側及臀肌強化也必不可少。

以下是具體康復訓練方法:

1、高位靠牆靜蹲

在保持膝關節微屈情況下做靠牆靜蹲是安全的,膝關節壓力也較小。

保持30秒-45秒,完成2-3組

2、仰卧直腿抬高(負重或非負重)

該動作看似簡單,但要求在大腿前側肌肉完全繃緊的情況下完成抬腿動作,如果下落時腳跟碰地,那麼訓練效果會大打折扣。

你可以在腳踝處綁上一個沙袋進行訓練,這樣可以提升訓練效果又不引起膝關節壓力增加。

每組16-20個,完成2-3組

注意抬起放下腿時速度不要太快

3、跪姿後仰

該動作是在股四頭肌拉長位訓練該肌肉力量,膝關節壓力較小。

每組12-16個,完成2-3組

注意運動速度不可過快

4、單腿硬拉

該動作主要增強大腿後側肌肉力量,大腿前後側肌肉力量的均衡對於減少膝痛也很有幫助,而大腿後側肌肉力量訓練往往被跑友所忽視。

每組12個,完成2組

5、臀橋

這是一個經典的臀肌訓練動作,同時膝關節壓力很小,臀肌發達且充分激活一方面可以增加跑步動力,另一方面分擔膝關節所受到的負荷。

每組12-16個,完成2組

6、側卧直腿抬高

該動作主要增強臀部外側肌肉——臀中肌的力量,臀中肌近十年受到越來越多關注,膝痛以及錯誤跑姿(膝內扣)跟該肌肉薄弱關係很大,加強該肌肉訓練,可以有效提高跑步穩定性。

每組12-16個,完成2組

7、貝殼式

該動作與動作8一樣也是增強臀部外側臀中肌的力量。注意在完成動作過程中,骨盆保持穩定,不要翻轉。

每組12-16個,完成2組

8、半蹲腿外展

該動作是一個複合訓練動作,既提高單腿支撐穩定性,也有利於發展臀中肌力量。

每組12-16個,完成2組

五、總結

對於膝痛跑者來說,沒有運動康復練習,難以根治疼痛;沒有必要的防護措施,同樣在跑步中後程難以避免疼痛。

運動康復+運動防護雙光齊下,拯救你的膝蓋;主動訓練+被動保護,戰勝跑步膝!

你有因為身體損傷退過賽嗎?

傷痛來襲,你也是毫無措施、繼續前行,傷上加傷嗎?

作為一名運動愛好者,如果你因沒有足夠的運動防護而受到損傷,那你的運動有一半就是失敗的!運動損傷不可避免,但做好傷痛防護措施,就顯得尤為關鍵了!

遙想網球一姐李娜,膝纏黑膠布怒奪澳網冠,而今,腿纏藍肌貼的李芷萱,9次跑馬、7次奪冠(2018年)......

傷痛會有,但身體也可以提前做好防護措施,不能讓「傷痛」拖垮我們前行的步伐!

為此,我們特請到南京體育學院運動健康科學系運動康復專業教研室主任--顧忠科老師。

為跑友詳解:

如何通過正確使用運動護具,

幫助跑友緩解下肢傷痛、預防下肢損傷,

助力跑友以最佳狀態無憂參賽!

12月12日(周三)19:30

奧運冠軍許安琪貼扎防護指導員、南京體育學院運動康復專業教研室主任——顧忠科,為跑者們講解下肢損傷,如何快速有效防護?

下肢損傷,如何快速有效防護?

顧忠科

南京體育學院運動健康科學系運動康復專業教研室主任

南京體育學院體能康復實驗中心副主任

南京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

國家高級保健按摩師、保健按摩師高級考評員

運動防護師、運動貼扎課程主力授課教師

曾為許安琪等多位江蘇籍冠軍運動員擔任貼扎防護工作

首屆全國運動傷害防護技能大賽二等獎江蘇代表隊主力成員

1、課程時間

12月12日19:30

(每周三19:30跑步研習社邀請大咖導師,針對當下熱門跑步話題,打造不間斷周次課程,滿足你對跑步的所有需求)

2、課程攻略

★ 運動防護簡介

★ 貼扎與護具的作用

★ 護具的作用機理與選擇方法

★ 肌貼的作用機理

★ 肌貼的使用原則

★ 肌貼使用的注意事項

★ 跑者常見下肢損傷的肌貼應用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跑 的精彩文章:

NBA馬刺隊隊醫四次誤診大牌球員,運動損傷你看對醫生了嗎?
就在今晚7:30線上講座:跑馬到底該怎麼「吃」?如何「補」?

TAG:慧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