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醫藥典故:慈禧與半夏曲

醫藥典故:慈禧與半夏曲

據《清宮醫案》記載: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初七日,慈禧太后染疾,太醫張仲元、李德源、戴家瑜等前往診治。

皇太后脈息左關弦緩,右寸關滑而近緩。腸胃豐和,脾運仍慢,不走腸間,以致大便泄瀉,頭昏目倦,身困肢軟。太醫用四君子湯加「保寧半夏三錢」煎服而愈。

保寧半夏即半夏曲。清時,閬中為保寧府治,因而閬中又叫「保寧」。保寧半夏曲以閬中特產半夏為主,配以白蔻、上桂、廣香等名貴中藥材,按古秘方配製而成。李時珍《本草綱目》載:「半夏研末,以薑汁、白礬湯和作餅,楮葉包置籃中,待生黃衣,晒乾用,謂之半夏曲。」

半夏曲為半夏加麵粉、薑汁等製成的曲劑。

中醫認為,本品性味甘、辛、溫,入肺、脾、大腸經,有止咳化痰、平喘降逆、和胃止嘔、消食寬中之功,適用於風寒咳嗽、喘息氣急、胸脘滿悶、久咳不愈、食積不化、四肢不溫、大便稀溏等。

《飲片新參》言其「化痰止咳,消食積,治泄瀉」。《中藥部頒標準》言其「降逆止嘔,止咳化痰」。《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言其「主治咳嗽痰多,停食作嘔」。《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上海方)言其「主治咳嗽痰涌,痰多作惡」。《部頒中藥成方製劑》言其「止咳化痰,平喘降逆,和胃止嘔,消痞散結」。

慈禧錦衣玉食,加之時至耄耋之年,脾胃功能薄弱,衛外功能下降,加之飲食不知節制,故而出現大便泄瀉,身困肢軟諸症。半夏曲和胃止嘔、消食寬中,服後可使脾胃健運、諸陽四布,因而對慈禧之疾有效。

半夏曲質地酥脆,氣味芳香濃郁,口含微甜化渣,對風寒咳嗽、喘息氣急、濕痰冷飲、胸脘滿悶、久咳不愈、頑痰不化、噁心欲嘔、大便溏泄等有獨特之功。為服用方便,目前已有相關片劑、沖劑、口服液應用於臨床,產品供不應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盛好方 的精彩文章:

一劑名方10味葯,煎水服用兩周,血糖尿糖竟然恢復正常了!
失眠15年,老中醫兩味葯一杯茶,一覺睡到大天亮!

TAG:康盛好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