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藝術圈的稱謂亂象:稱「兄」道「弟」叫「老師」

藝術圈的稱謂亂象:稱「兄」道「弟」叫「老師」

近讀北大已故教授吳小如《「稱兄道弟」及其他》一文(以下簡稱「吳文」),初覺甚有趣味,深思過後,乃覺得「稱謂」在中國不僅是一個實踐問題,更是一個民俗和文化問題,頗值得深究。吳文中點明了「兄」、「弟」這兩種稱謂在學術界多有與該稱謂的日常語義不同的特殊用法。

藝術圈的稱謂亂象:稱「兄」道「弟」叫「老師」

藝術圈的稱謂亂象:稱「兄」道「弟」叫「老師」

藝術圈的稱謂亂象:稱「兄」道「弟」叫「老師」

藝術圈的稱謂亂象:稱「兄」道「弟」叫「老師」

黃賓虹致傅雷函

概括起來,筆者覺得於今日之中國仍然適用,且藝術界與學術界皆可通行一例的,包括如下幾種:

「兄」:在學術界和藝術界並非如其字面義為幼對長之稱呼,而是長對幼、師對生、尊對卑之特定稱呼。師長給學生寫信、題贈,均可稱「某某兄」,而不論其實際年齡也許比自己小甚至小一輩以上。甚至師對生不必分男女,可一律稱「兄」,魯迅的《兩地書》中就稱當時還是自己學生的許廣平為「廣平兄」,還專門為她解釋過這個稱謂。但是,如果幼對長呼「兄」,則為越禮。以此類推,「學兄」、「師兄」等也是一律,即同門之中,長呼幼可以稱「師兄」,幼對長反而不能稱「師兄」,幼對長稱「師兄」,其實是受了武俠小說的影響。其實,幼對長時用日本用語「先輩」反而更接近中國傳統舊俗。在此,師、長、尊者則可自稱「弟某某」,以示謙卑。

「弟」:仍是長對幼、師對生、尊對卑之稱呼,只是親疏程度與「兄」有所不同。以師生關係為例,比較疏遠的師稱呼生可為「某某兄」,比較親近的師生關係中,則師可稱生為「某某弟」。吳文就舉了自己的老師開始稱呼其「兄」,熟了之後改稱「弟」的例子。以此類推,「師弟」、「學弟」、「女弟」等,亦從此例。其中的「弟」,在書面中均可以寫做「棣」。在此,師、長、尊者可自稱「愚兄」。吳文中也特別指出,自稱「愚兄」者,地位一定要比對方更尊或長方可。

藝術圈的稱謂亂象:稱「兄」道「弟」叫「老師」

藝術圈的稱謂亂象:稱「兄」道「弟」叫「老師」

藝術圈的稱謂亂象:稱「兄」道「弟」叫「老師」

藝術圈的稱謂亂象:稱「兄」道「弟」叫「老師」

陳寅恪致傅斯年函

需要說明,「兄」也好,「弟」也好,都不能反過來做同級稱呼。即,長或尊的一方可以稱「兄」或「弟」,但幼或卑的一方不能真的就以為自己是對方的「兄」或「弟」,進而以同輩人身份自居。這一點在民國時期有個著名的例子:聞一多給自己非常熟悉、年齡相差11歲(即不足民間一輩)的學生陳夢家寫信,稱其為「夢家弟」,陳夢家則「笑納」了這個稱謂,回信時直接稱「一多兄」,聞見信後勃然大怒。這一點就像基督教裡面,上帝稱耶穌為子,也稱信徒為自己的子女,耶穌自己也稱信徒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和母親」,但信徒仍需要稱耶穌為「父」,而不能呼耶穌為「兄」甚至「子」。太平天國的洪秀全,稱上帝為「天父」,耶穌為「天兄」,那是他沒有弄懂基督教「三位一體」的教義所致,因而他的「拜上帝會」被視為是基督教史上的一個異端。

也就是說,吳文點明,「兄」或者「弟」等稱謂,其實並不適用於同輩人之間。這一點是筆者所贊同的。像今天書法界,同輩朋友之間常以「某某兄」或者「某某弟」稱呼,其實是亂了套路的。因為按照中國文人舊俗,無論是稱呼對方「兄」還是「弟」,都是建立在「你卑我尊」的基礎上的。這一點,舊俗與今日之情況大有不同,不可不察。

同輩之間,過去多直接以「字」互相稱呼。但今人多有名無字,因此最好的辦法其實是直接呼其名。台灣的同輩之間稱呼,只呼名而不帶姓,原因是當代台灣人三字名較多,大陸地區的三字名亦可採取此例。兩字名就沒有辦法了,只能呼其全名,此時於同輩中間並不為越禮。但畢竟在中國很多場合,特別是初次見面時,直呼對方姓名常常被認為是不禮貌,因此此時可以依據對方性別,在名字後面加上「先生」、「女士」(書面語中可寫作「女史」)等稱謂,隨著交往日甚則可省略。在口語或者比較親密的同輩關係中,為示親近或年齡,則可以綴以「某某大哥」、「某某小弟」等稱呼,但此並非書面用法,只適合口頭使用,而不宜見諸文本。而且即便如此,「大哥」也不可用「兄」代替,以此類推。

藝術圈的稱謂亂象:稱「兄」道「弟」叫「老師」

傅雷致黃賓虹函

藝術圈的稱謂亂象:稱「兄」道「弟」叫「老師」

黃賓虹致傅雷函

如果對方是正在讀書的學生(包括尚未畢業的在讀碩士、博士研究生),無論是否自己的學生,也無論自己是否教師,都可一律稱呼其為「某某君」。「君」一詞在日本系專指學生身份的敬語,曾留學日本的魯迅呼劉和珍為「劉和珍君」,即是一例。需要注意的是,尚未畢業的在讀研究生不可直接稱呼其正在攻讀的學位,只有該學生畢業,取得了碩士或博士學位後,才可稱其為「某某碩士」、「某某博士」,否則只是「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均應使用「君」這一稱謂。

中國自古有尊師重教的傳統,甚至一度「天地君親師」並舉,所以教師職業自然多了一種特殊的稱謂,即「某老師」或「某教授」,以示尊重。「某老師」的稱謂,無論長對幼、幼對長還是平輩之間,均可使用。這自然給稱呼擔任教師的人時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即便是學校中教師和教師的同事關係之間,也可以互用「某老師」稱呼對方,相敬如賓。對於學校就讀的學生,稱呼其所在學校中的教師,則不論年齡(如很多博士研究生從年齡來看,與一些教師可謂平輩,甚至更長於一些年輕老師),也不論對方是否給自己直接執教,均需稱對方為「老師」。

同樣的,老師稱呼年齡比自己大的學生,也只需直呼其名,並不為越禮。對於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等,均可按照國際慣例統一稱其為「某教授」。只是在國外一些高校,學生可直呼老師名字,這一點由於文化傳統不同,除非特別熟悉親密的老師且經對方要求或同意外,不宜同此例。

至於國內某些高校習慣尊稱一些年長的教師(不分男女)為「某先生」,或者研究生稱自己的導師為「老闆」,竊以為,在現代學術制度中,這些來代替「老師」的稱呼俱欠妥當。中文不同於日文,中文之「先生」有兩意,一為商業、社交等場合的泛指的客套之辭,一為對極其尊貴者(尤其是已故者)的敬稱。尊稱尚健在的老師為「先生」,如果是在前一種意義上使用的,則越禮;如果是在後一種意義上使用的,則又有「活人受香火」之虞,均不妥。筆者認為,被稱呼為「先生」的老師應該自行糾正對方的稱呼。很可笑的是,今天不是老師的人,比如電影演員、娛樂明星甚至髮型師,特別愛讓別人稱自己為「老師」,比如什麼「趙忠祥老師」、「趙本山老師」,反而本身就是老師的人,卻愛被研究生稱自己為「先生」甚至「老闆」,這豈不是很荒謬的事情嗎?!

如果學校中某位年輕老師曾是另一位老師的弟子,而自己又恰好是這位年長老師在讀的學生,即便如此,也應稱年輕老師為「老師」,而不能因師從同一位老師而稱呼對方「師兄」。現在很多研究生導師退休很晚或者不退休,以至於自己的學生甚至學生的學生都成了研究生導師,他自己也仍然招生。某高校美術史系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即有X教授的博士生,入學以後見到系主任Y教授,因Y也曾是X的學生,便稱呼其「師兄」,此事自然大為失禮。筆者還曾聽說過同班有兩個研究生同學,A同學的導師恰好也是B同學導師的導師,A就要求B稱自己為「師叔」的笑話。其原因一則已如前述,二則也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稱謂都是面對面的,而不能通過第三者來間接論定。畢竟對於現代學術制度而言,學校中只有「師」與「生」兩種身份。

學校中的一些教師除了老師身份,還可能有行政職務,如「校長」、「院長」、「主任」等。對於學生而言,對於這些老師的稱呼,在一般授課輔導場合,宜以「老師」為主。但如果在典禮、儀式、公文等正式場合,則應稱其行政職務。假設某在職博士生,既是老師,也是學生,那麼在其工作的高校中,應被稱呼為「某老師」,在其讀書的高校中,則仍舊應被稱為「某某君」。如果其在職任教和讀書的是同一所高校,則需要分場合,在他授課的學生面前,應該被稱呼為老師,而在其同學中間,則應被視為學生,以此類推。但是,如果稱呼對方為「老師」,對方的身份必須是正式的教師(或身兼研究生導師職務的科研院所研究人員)。

今天有很多編輯出版界、演藝界人士或者商業界人士,樂意被稱為「老師」,其實是沒有依據的。對於這些人士,最好根據職業稱為「某某編輯」、「某某經理」。對於藝術界而言,這一點尤其重要,即並非所有的藝術家都應被稱之為「老師」。尤其是畫廊、拍賣公司對於藝術家的稱呼時,更應注意這一點。為表示客套(如初次見面或卑對尊、幼對長時),也可稱其「某某先生」或「某某女士」。除非其本人職業就是教師,否則不宜濫用「老師」這一稱謂。唯有對於高校中從事管理服務工作的行政、教輔人員,香港高校中有時稱之為「某工友」,而內地一般仍稱「某老師」,因無更加準確的稱謂,可暫循此例。

與教師職業相類似的,還有「警官」、「法官」、「律師」、「醫生」、「主播」、「導演」等。這些職業都可以成為稱謂,這一點尤其是在卑對尊、幼對長時頗為適用。而無法以職業特點相稱的一些人,如藝術家,則可稱「先生」或「女士」。如對方為自己上級領導時,則需稱官銜,如「院長」、「書記」。需要說明的是,此類稱謂前通常只需要姓。

藝術圈的稱謂亂象:稱「兄」道「弟」叫「老師」

陳寅恪致傅斯年書札

以上所談,均為藝術界、學術界人際交流時所常用的稱呼準則,而不適用於媒體。媒體上常有新聞稿或訪談,需要稱呼人名的地方很多,有時候許多媒體就依據晚輩編輯或者記者的口吻,出口就稱呼對方「某前輩」甚至「某老師」,其實這是不恰當的。即便是電視出境記者,在訪談時也最多需要稱呼對方的職業或職務,作為媒體人的記者與採訪對象應是平等的身份。這是因為媒體人不同於自然人,媒體刊發的稿件也不同於人際交流。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媒體出現人名的時候,凡是對健在的人,一律不加任何敬語。對居高位者、德高望重者、年齡長者還是年齡小或地位卑下者,均應一視同仁。因為任何一個編輯個體都無法代表整個讀者群,媒體上的稱謂必須對於任何一位可能的讀者都適用。更何況,我們在文章中對於李白、杜甫、王羲之、陶淵明等人不會稱其任何稱謂,反而對同時代的身邊的人要額外加上種種敬語,這本身就不妥當。

筆者在編輯一些新聞稿或者學術論文的時候,對於其中提到的尚健在的人,不論年長年幼,一律直呼其名,只有在刊發一些藝術家、學者訃告時才在名諱後綴之以「某某先生」(此處的「先生」不同於「女士們先生們」之「先生」,而是不分年齡及性別的極尊重之意),以示敬意及緬懷。這種做法,似可供廣大媒體人參考。

文章來源:古籍

—版權聲明—

文章素材來自網路,書法屋綜合整理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藝術圈的稱謂亂象:稱「兄」道「弟」叫「老師」

主編丨汪玉琪

總監丨馮錯

編輯丨祁朦 周麗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今日開展,聽說不能拍照,那我們先一睹書法為快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