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醫學界典範:70歲仍去救助志願軍,重病後卻遭自己醫院拒收

中國醫學界典範:70歲仍去救助志願軍,重病後卻遭自己醫院拒收

不管是在中國古代,還是在現在的社會之中,人們離不開的就是生老病死,為了能夠救治大家,於是就出現了很多醫者,利用他們豐富的學識,以及強大的各種偏方,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而今天所要講的這位,就是這樣一個救死扶傷的醫者,他就是著名的顏福慶。

他是1882年,在上海出生的,但是其祖上是廈門人。在其還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已經去世了,而母親身體也比較體弱,但依舊得照顧他們五個小傢伙很是辛苦,因此在其很小的時候,他就想等長大之後,當一名合格的醫生,這樣就可以幫助到更多需要被幫助的人。

等到他七歲時,就被寄養到伯父的家中。因為其伯父曾創辦過西學書院,於是在顏福慶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接受良好的教育。在隨後的日子裡,他就到了醫學院去學習,在其畢業之後很快,就開始在醫學界謀生,但是他為了幫助更多的人,於是就曾到外國學校去深造,隨後就成為了博士。

就這樣等到其學有所成之後,就回到了國內開始做起了醫生。此人因為為人比較友善,性格各方面都很不錯,再加上醫術也很是厲害,使得百姓對他讚不絕口。但是他對於此事依舊不滿,總是想著要靠自己的力量,來開辦一家屬於自己的醫學院,來幫助人們擺脫疾病。

於是,在隨後的日子裡,他在給人看病的時候,認識了當時的湖南總督譚延闓。因為幫其治好了病,譚延闓就想要好好報答他,於是顏福慶就抓住此機會,將自己想要辦醫學院的事情說了出來,就這樣在譚延闓的幫助下,很快就在政府的出資下後,將學院順利的建立了起來,而顏福慶就此成為了學院的校長。

在開辦學院的這段期間,他對於教學很是嚴謹,因此經常會出現,眾多學員達不到其要求後,統統都被其給淘汰了,也正是因為在其的努力下,為國家培養出了,不少的優秀醫生。

就是這樣的一位醫者,在隨後的抗日戰爭中,曾積極的組織,大量的醫療隊前往前線,去支援更多受到傷痛摧殘的戰士們,因此也救助了不少,著名的抗日名將。等到抗美援朝爆發以後,已經七十歲的他,任然堅持到前線去,為志願軍救助療傷。

但讓人傷心難過的是,就是這樣一位,一心想要幫助國家幫助人民的醫者,卻在其晚年的時候,因為一些事情被人誣陷,落得個處處受罪的下場,更讓人可笑的是,在隨後的日子裡,其得了重病之後,曾向自己所創辦的醫學院求助,但是直接就被拒絕,根本就不管他的死活,正是因為醫學院的冷漠,以及病魔的摧殘下,在1970年的時候,他因病重不幸去世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憶歷史 的精彩文章:

對越反擊戰中,越軍為突破我軍防線就打炊事班,結果被擊斃數十人
光緒是自然死亡?經研究發現死因跟一物有關,至此出現三個嫌疑人

TAG: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