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努爾哈赤生前最大剋星,凡是此人在的地方,金軍基本難以抗衡

努爾哈赤生前最大剋星,凡是此人在的地方,金軍基本難以抗衡

努爾哈赤,後金的建立者,以18副鎧甲起家,一手打造出了偌大的江山,不說百戰百勝,也是難逢敵手的,要不然也不會統一了女真各部,而最終讓滿人得了天下。但是努爾哈赤也有著剋星,這就是明朝的大將孫承宗,只要是他在的地方,金軍就難以抗衡。

孫承宗在《明史》中的評價是很高的,對於由清朝文人所編寫的《明史》來說,他們對孫承宗的功績也是承認的:「夫攻不足者守有餘,度彼之才,恢復固未易言,令專任之,尤足以甚固封守。」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孫承宗在守城方面很有一套,如果大明朝廷可以給他更多的信任,讓他固守下去,那麼清朝也不會輕易的取而代之。要知道在《明史》中,清朝的史官們對於明朝那些和八旗軍交戰過的諸多將領們評價都不高,只有孫承宗,可以說得到了敵人們的一致讚譽,這非常難得。

孫承宗16歲就考取了秀才,做過家庭教師,接著就入學國子監,考中了舉人。並且孫承宗在考中榜眼之前,曾經協助大同巡撫平息了大同兵變。孫承宗在考中了秀才之後曾經為了生計在戚繼光任總兵的薊州為屯墾的村落當教師,當時被稱為屯師。當屯師的經歷讓孫承宗除了學問,更多的了解到戰事和軍情,並且也對薊州的山川地貌進行了考察。這段經歷讓孫承宗對於戰場上大的局勢有了比較清晰的把握。

孫承宗中了榜眼之後,就得到了朱常洛父子的欣賞,並且成為了東林黨的一員,同時作為天啟皇帝朱由校的老師,孫承宗很受信任。天啟二年,孫承宗成為薊遼督師,當時他是以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的身份兼任的,作為閣老又是大帥,孫承宗的壓力也很大,畢竟當時孫承宗的對手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

孫承宗的主要軍事著作《車營答扣》闡明了其主要的作戰思路,也就是將戰車的作戰方式作為主力,以「步,騎,車」協同作戰的方式來將敵人打敗。大概就是戰車配備火器,步兵在兩旁保護,騎兵衝鋒陷陣。而關寧鐵騎只是這個戰陣中其中的一部分。並且在戰車營中起碼要配備一半的火器,正是這種將火器和騎兵結合起來作戰的方式,才讓這隻軍隊始終沒有被清軍戰勝過。

孫承宗採取的方法就是佔領一處,就在一處紮營屯墾,築城防禦。然後繼續攻略下一處。而努爾哈赤當然不會視而不見,因此在天啟三年,努爾哈赤就曾經牌令代善進攻錦州,當時錦州的守將守城不出,而明軍則在孫承宗的指揮下從後路夾擊了代善,這次後金軍隊的進攻受阻,折損了六百多人,不得不撤退。

從此後,努爾哈赤就知道了關寧防線的威力所在,無論從哪裡進攻,明軍都會據城抵抗,可是一旦進攻不利,大明的援軍就會趕到,八旗軍就算再精銳,陷入了包圍也很難全身而退。因此之後,努爾哈赤從來沒有發動過對明朝的大規模進攻,而只能是小規模小範圍的衝突。可是就在這樣小規模的戰鬥中,明軍卻也有可以在野外戰勝八旗軍的精銳部隊。

孫承宗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將明朝的勢力範圍擴展到了山海關外的數千里,擁有了寧遠、錦州等防禦的核心。而孫承宗將毛文龍的水師布置在皮島,更是一招秒棋。鴨綠江出海口的皮島,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成為了努爾哈赤後方的心腹大患,如果明朝有能力也可以從這裡反擊後金。本來前景明朗,可是無奈後院起火,因為魏忠賢和東林黨的爭鬥,孫承宗被迫去職,退休歸鄉,結果成就了袁崇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馮趣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朝貢史上最珍貴文物,光武帝御賜的金印,成為這段歷史的見證
二戰德軍戰鬥力有多強?若非物資短缺,德國可橫掃歐洲!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