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2018年度旗艦手機相機橫測評,你最喜歡哪款手機的拍照功能?

2018年度旗艦手機相機橫測評,你最喜歡哪款手機的拍照功能?

大家好,我是專攻手機攝影的青雨

2018年對於手機行業又是個百花齊放之年,各大廠商爭奇鬥豔,為我們帶來了很多令人驚艷的作品。尤其是在攝影體驗的提升上,更是下足了功夫。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手機攝影,關注手機的拍照性能。

今天,我吐血整理2018年度旗艦(准旗艦)級別手機相機的硬體參數,為大家帶來全網最全的手機橫評。

(本文主要通過參數表格對比、參數講解、具體分析進行超詳細的測評,篇幅雖長,但是乾貨十足哦,小夥伴們可以保存下來慢慢研究)

(所有參數來自網路和品牌客服,本文觀點僅供參考。版權所有,違法必究,轉載引用請聯繫作者)


參評手機

後置鏡頭對比


前置鏡頭對比

APP里看圖片有些小,不能放大,需要大圖的小夥伴請在評論里或者米拍群里找我索要


參數講解

主攝像頭型號(感測器型號)

像素數量(單位:萬)

主攝像頭型號決定了該相機模組的基本性能,目前大部分手機的相機由索尼提供,也有部分來自於三星和其他廠家。

像素以前一直被消費者當做決定成像質量的唯一參數來衡量,現在依然有很多廠家在宣傳中強調像素數量,甚至混淆概念誤導消費者。

因此片面宣傳高像素數量,不告訴你感測器尺寸的手機廠商都是耍流氓。

今年vivo X21在宣傳時導購就將手機2×1200萬像素(其實就是1200萬像素雙核對焦)宣傳成2400萬像素,誤導消費者,被工商部門勒令整改

主攝像頭光圈

絕大部分手機是固定光圈,少數手機實現了可變光圈,可喜可賀。

大光圈可以在硬體層面實現淺景深,擁有更好的背景虛化,同時在夜景拍攝方面能夠提高快門速度,提升夜拍質量。

而小光圈則適合拍風光等大場景,能夠儘可能好得還原整個畫面

主攝CMOS感測器尺寸(單位:英寸)

單像素麵積(單位:μm)

「底大一級壓死人」說的就是這個了。為什麼用感測器尺寸而不是像素數量來評價手機相機的性能呢?

手機相機成像質量主要由像素數量、單像素麵積和感測器尺寸決定。像素數量高僅僅意味著照片的解析度高,拍出的照片尺寸大。

如果照片解析度大於手機屏幕的解析度,那麼無論手機相機的像素數量有多高,像素數量對肉眼在手機屏幕上看照片的清晰度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我們以小米MIX3為例,小米MIX3屏幕解析度達到2340×1080,換算成像素數量大致為252萬像素,也就是說,只需要252萬像素以上的照片就能在小米MIX3屏幕上清晰顯示

在手機有限的感測器空間中,像素數量×單像素麵積=感測器尺寸,理論上高像素數量和大像素麵積是不能共存的。而感測器尺寸意味著拍照時獲取的總進光量。攝影終歸是用光的藝術,感測器獲取的光越多,呈現的畫質越好,細節也越豐富,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防抖方案

影響一次性成像質量和拍攝穩定性的重要指標,光學防抖是通過相機硬體實現的,而電子防抖是通過對畫面邊緣的像素裁切實現的,會導致畫質下降,噪點增加

多攝組合方案

焦距(單位:mm)

雙攝(多攝)手機相機從功能劃分上有不同的組合方案。不同的組合方案意味著這部手機擅長的拍攝領域不同

特色功能

硬體基礎上的軟體特色,也是手機個性化的賣點。有了硬體的加持,還需要出色的演算法和好用的功能才能拍出好的照片

人臉識別

前置攝像頭除了拍照以外,人臉識別也是一個重要功能,解鎖速度,識別率,安全性都取決於前攝和識別方案

具體分析

關於手機相機硬體參數的對比,主要參照上面的表格,篇幅有限,我只挑選其中部分內容進行分析

1、感測器對比

目前而言,中端手機鏡頭感測器尺寸在1/2.8~1/3.0英寸左右,旗艦(准旗艦)手機鏡頭感測器尺寸在1/2.5~1/2.6英寸左右

今年很多手機例如小米8、堅果R1等後置主攝都採用了索尼的IMX363感測器,1200萬像素,光圈f/1.8,感測器尺寸1/2.55英寸,單像素麵積1.4μm,等效焦距26mm,IMX363的各項參數可圈可點,無疑位居旗艦行列。

然而很多手機並不想局限於此。魅族16th系列就採用了華為P20/mate20一樣的IMX380感測器,感測器尺寸達到了1/2.3英寸,單像素麵積1.55μm

而華為P20 pro/mate20 pro更是與索尼等團隊聯合定製了IMX600,最高4000萬像素,感測器尺寸1/1.7英寸,單像素麵積1μm

我相信有小夥伴已經注意到了,華為採用的IMX600是4000萬像素,單像素麵積只有1μm,是不是意味著IMX600不如IMX363呢?

其實,華為還應用了像素四合一技術,就是將四個同色像素排列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的像素。因此華為P20 pro/mate20 pro實際拍照時默認相機是1000萬像素,單像素麵積高達等效2μm。華為通過像素四合一技術實現了高像素數量和大像素麵積共存

iPhone XS系列是和索尼深度定製的感測器,雖說參數上沒有華為那麼嚇人,但是也和IMX363處於一個水平

2、光圈、焦距和多攝組合方案

說到光圈就不得不說三星S9系列和note9的可變光圈了,通過機械結構使主攝實現了f/1.5f/2.4兩個光圈值的變化,能夠適應不同的光線條件。(OPPO R17 pro也有可變光圈)

除了可變光圈之外,今年大部分手機都能擁有f/1.8的光圈,一加6/6T系列擁有f/1.7的光圈,在夜景拍攝上多多少少有些幫助

說完光圈我們再來看看焦距和多攝組合方案。

如今手機行業是雙攝甚至三攝的天下,小小的機身制約了單個相機模組的配置,手機廠商紛紛通過添加不同類型的副攝像頭來完善手機的拍照功能,頗有亂拳打死老師傅的架勢。

iPhone、小米等手機的主攝大部分採用了標準的26mm的廣角焦距,華為、一加等也相差不大,差別大就大在副攝像頭上。

副攝的搭配使得多攝組合方案呈現差異化。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個陣營:雙廣角、廣角加長焦(景深)、彩色加黑白

雙廣角陣營主要有堅果R1、一加6T、努比亞X等,其中堅果R1採用的是兩個27mm焦距的廣角鏡頭,一加6T則是兩個28mm,而努比亞X採用的是24mm廣角鏡頭加16mm超廣角鏡頭,可以實現更大的廣角拍攝範圍

廣角加長焦陣營主要有iPhone、三星、小米、魅族等機型,大多採用52mm的長焦鏡頭作為副攝,以便在人像攝影等領域更好地實現背景虛化

彩色加黑白陣營主要有榮耀10 等機型,彩色鏡頭負責記錄色彩信息,黑白鏡頭可以捕捉到更精確的光影細節

除此之外,華為mate20系列的三攝像頭採用的是廣角+超廣角+長焦的方案,mate20 pro和mate20 X更是加入了81mm的長焦鏡頭,實現了超廣角超微距3倍光學變焦;而榮耀Magic2採用的是彩色+黑白+廣角的方案,同樣擁有超廣角;華為P20 pro則是彩色+黑白+長焦的組合

3、軟體特色

是不是底大一級,就真的能夠碾壓群雄了呢?事實上,今年國內各大手機品牌發布會都有一個有趣的環節——吊打iPhone。要麼就是DXO評分領先iPhone,要麼就是夜拍能力超越iPhone,各種手機都拿iPhone來對比,襯托自己。

其實這也側面反映iPhone在手機行業的標杆地位。雖然沒有某個單項特別突出拿下高分,但是不得不承認,iPhone依然是目前手機拍照體驗最均衡的手機,蘋果的演算法在各種環境下也發揮得很穩定,尤其是今年發布的iPhoneXS系列,在動態範圍和白平衡方面有著及其優越的表現

在夜景拍照方面,下半年發布的很多手機都推出了類似華為P20 pro的超級夜景模式,所謂超級夜景就是手機在拍照時先後拍攝幾張正常曝光、壓低曝光、拉高曝光的照片,分別記錄畫面亮度不同的部位細節,採用多張合成的方式得到一張動態範圍均衡的最終照片,實現手持拍攝夜景畫質的提升。

4、前

前攝方面,基本所有手機都能實現AI美顏,當然美顏程度各有不同,iPhone更偏向真實,而OPPO、vivo等手機美顏起來堪稱換臉,如何評價還得看個人喜好。

除了自拍以外,人臉識別也是前攝的一個重要功能,目前只有iPhone、華為mate20、OPPO Find X等少數手機有3D結構光,能夠實現支付級別的人臉識別,其他大部分手機只有2D的面部解鎖。

而小米等部分手機因為有紅外攝像頭的加持,提升了夜間解鎖手機的成功率。

三星也在面部解鎖的基礎上加入了虹膜識別,試圖增加人臉識別的速度和安全性,但是虹膜識別目前還沒法實現支付寶和微信的識別支付,使用體驗也不盡人意,用戶必須要注視前攝,並把眼睛放到識別框內才能解鎖(如果女生戴了美瞳,估計虹膜識別就歇菜了)

總結

總體來說,今年各大旗艦手機在拍照這個重大賣點上都下足了苦功夫。雖然硬體性能有好壞之分,軟體層面的演算法優化也各有風格,但是決定照片是否好看的核心因素其實不在手機,而在於拍攝者自身的水平

因此,在貨比三家挑選拍照性能優秀的手機之餘,不妨多逛逛攝影社區,看優秀作品提升審美,聽優質課程提升技術。

祝大家都能買到稱心如意的好手機。

以上圖文內容來自米拍攝影師@青雨之林 的原創,感謝攝影師授權米拍發布,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更多精彩攝影作品,歡迎關注米拍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拍 的精彩文章:

鏡頭下的「拉大網」,一網撈到幾萬條魚網友直呼:看的真過癮
期待中的雪花不期而至,攝影師記錄了魔都上海銀裝素裹的另一面

TAG:米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