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我的孩子,我捨不得打,我花錢請人打

我的孩子,我捨不得打,我花錢請人打

文:vipJr

在認為孩子有問題時,首先看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問題,改變孩子,先從調節自己開始......

1

孩子管不了的時候,你會怎麼辦?

在廣東惠州,有個叫啟德青少年行為輔導中心的地方,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所謂的「問題少年」管教中心,鼓吹幫助那些有網癮、反叛、父母管不了的孩子。

今天夏天,身患糖尿病的小凱,就被媽媽以「鍛煉身體」的名義,送去了這所輔導中心組織的夏令營,不成想,這一去,就成了他們母子的永別。

據說,在小凱送去沒多久,便有嘔吐等不適癥狀,之後,送去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幾個月來,經過司法鑒定,小凱的死因是2型糖尿病基礎上因繼發酸中毒及高鉀血症至猝死,與此同時,在小凱身上發現了23處大小傷痕(不是致死原因),均確定為鈍性物體外力打擊行成的。

此事引起了公安機關的重視,但輔導中心拒不承認與他們有關,以各種視頻、人證說明,小凱在中心期間,沒有老師對對他實施暴力行為,也未與其它孩子產生暴力衝突。

那23處傷痕,隨著小凱生命的隕落,成了一個迷團。

小凱媽媽說,送孩子過去,主要是想著孩子身體不好,去鍛煉一下,而輔導中心的負責人則說:「是她自己說管不了孩子,讓我們幫著管管」。

「我的孩子,我捨不得打,我花錢請人打」。

身為老母親,我特別理解管不住孩子時的痛苦。但是,要以命來交換孩子的乖巧,我寧願他是個不完美的孩子,即便他視手機如命、視讀書如猛獸,我始終相信,將來走一條什麼樣的路,需要他自己做主。

小凱的離開,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父母一輩子的傷。只能說,這個社會,讓父母接受孩子的「不好」,真是太難了。

2

還記得13號室的慘叫聲吧!

就在不久之前,有網友拍下視頻,在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網路成癮戒治中心13號室,傳出孩子的慘叫和哭喊聲。

這個13號室,就是前幾年號稱包治網癮的「電擊療法」創始人楊永信的工作室。當時使用不久,被專家認定,此方法不適合用於青少年兒童,兩年前就勒令關閉了。

雖然後來被證實,那段「13號室孩子慘叫的視頻」為虛假信息,發布者已得到了相應處理。

然而,楊永信是真實存在的,花錢用電擊的方式,給孩子治療所謂的「網癮」,糾正不良行為,也是比真金白銀還真的事實。

為什麼父母會忍痛,花錢將孩子送去接送這些所謂的專業輔導和行為糾正呢?難道他們不會想像,與自己有血源關係都難以管教的孩子,陌生人又怎麼可能給予溫柔而和善的幫助呢?

離不開「問題少年」四個字帶來的焦慮,它就像一條標籤似的,牢牢的貼在孩子身上,也粘在父母心裡,認定了孩子不好。

那麼,所謂的「問題少年」,又是什麼樣的呢?

無外乎,不聽從父母的管教、被社會上的不良行為誘惑、視手機網遊如命等,總結起來,就是不聽父母的話,讓父母產生不安,擔心孩子長此以往,前途黑暗。

3

類似的輔導中心,還有很多,諸如豫章書院等等,那麼,這些地方真的能起到作用嗎?

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有個叫皮埃爾的少年,因為行為不良、性格叛逆,單身的媽媽沒有精力管教,被送到一間偏僻的寄宿學校讀書。

這所學校,其實就是一所問題少年輔導中心。在這裡,以體罰為口號,打罵是他們最常見的管理方法,殘暴高壓,只要不服從管教的孩子,要麼被暴打回去,要麼被關禁閉,不給飯吃,沒有自由。

皮埃爾不僅沒有變好,反而更加敏感易怒、孤僻獨斷。

直到一位叫馬修的學監出現,他發現皮埃爾對音樂的熱愛和天賦,在他積極耐心的引導和幫助下,皮埃爾最終考上了有名的音樂學院,後來,還成了有名的音樂家。

人們常常把剛出生的孩子,比做一張白紙,寓意他們的純潔可愛,父母在上面畫上什麼,孩子就會變成什麼樣。那麼,孩子的好壞,也就是父母內心的影射,也父母的影子。

所以說,在認為孩子有問題時,首先看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問題,改變孩子,先從調節自己開始。

4

小凱出事後,有位網友給出了特別犀利的評論:

號練廢了,就丟給人家亂玩毀號。

孩子是父母情感的延續,是一條活生生的生命。他不是一款遊戲,更不是一個寵物,需要投入更多的心力和情感,才能建立起愛的連接。耐心和愛,足以解決一切親子問題。

《正面管教》中,有個觀點特別認同:

當你在育兒過程中,感到特別痛苦時,說明你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

讓父母們感到痛苦的,表面上孩子的叛逆,其實,是對自身能力的力不從心。

與其說是在給孩子的行為貼標籤,不如說,是在檢驗父母教育的好壞,父母只有意識問題根源在哪裡,才能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否則,即使有100個楊永信,也只是將孩子往火坑裡推。

聰明的父母,更像上孩子成長路上的戰友。

父母是老兵,孩子是新兵。

新兵入營,有許多軍規需要學習、有許多習慣需要養成,而有經驗的老兵則會像父母一樣,對待每位入營的新兵,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和愛之後,有了感情的滋養,即便遇到再大的困難和挑戰,也會得到新兵的極力支持。

在部隊里,也很少看到哪個軍官發現分到自己手裡的兵不行,就直接送走的,他們往往會通過觀察、了解,嘗試各種方法,讓新兵融入集體,適應環境,從而培養成更合格的軍人。

父母與孩子之間亦如是。

孩子來到我們面前,誰也沒有給他們選擇的機會,分配到溫柔和善的父母,便給了他們自由成長的機會,派給他們急躁衝動的爸媽,他們就可能延續了風風火火。

健康、疾病, 貧窮、富有,孩子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而我們為人父母,則是他們命運的擺渡人。當他們遇到困難、受到挫折時,我們理應牽著他們的手,走出困境,迎接新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上了名牌大學就了不起嗎?」「是的,就是了不起!」
不會閱讀的孩子,不僅僅會淪為潛在的差生!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