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無人駕駛汽車想要產業化 會面臨這些主要的障礙

無人駕駛汽車想要產業化 會面臨這些主要的障礙

本文由騰訊數碼獨家發布

無人駕駛汽車的未來會步賽格威的後塵嗎?當年賽格威這種個人運輸交通工具也被預測將徹底改變人類的交通運輸方式,但最終命運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

前蘋果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曾表示,將圍繞這種個人交通工具重新設計城市交通系統。同時約翰·多爾(John Doerr)也表示,它將比互聯網的影響力更大。賽格威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從未達到其支持者對市場影響的過高期望。相反賽格威現在已經被人們降低預期,並且只適用於部分特定領域,比如保安代步工具、倉庫工人代步和以及觀光旅遊。

人們現在完全可以想像無人駕駛汽車的命運。這項技術可以很好的發揮作用,但卻依然只能局限於比較狹隘的市場領域,比如預定路線的航天飛行裝置和移動緩慢的運輸無人機。也許在一些狹隘的應用場景,比如州際公路之間的長途卡車運輸,可能會非常有價值,但遠不及許多人想像的那麼大潛力,包括我自己在《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價值數萬億美元》文章中描述的那樣。

無人駕駛汽車要實現交通運輸的革命性變革,就必須實現產業化和高水平的應用。作為第一個步驟,他們必須在城市和郊區提供類似Uber一樣功能強大、相對便宜的服務(目前該行業正在聯合起來,將這類服務稱為「運輸即服務」Transportation as a Service,簡稱TaaS)。從長遠來看,該系統必須足夠強大,能夠讓更多的個人擁有,並挑戰多年來由個人駕駛員駕駛汽車的普及程度。

這種顛覆性的潛力以及由此帶來的巨大價值正在激勵全球數百家公司,包括Alphabet、蘋果、通用汽車、福特、豐田和軟銀在內的一些最大、最富有的科技和汽車公司,投資數十億美元開發無人駕駛系統。這項工作目前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一些公司和監管機構認為,這些無人駕駛汽車已經「足夠好」,可以在新加坡市、鳳凰城和廣州等多個市場的公共道路上,與真實客戶進行商用TaaS服務的試點測試。

自動駕駛汽車會被證明是革命性的創舉嗎?什麼因素可能會導致他們走上賽格威的道路來破壞那些追逐更大目標的人的希望和巨額投資?

當然,讓自動駕駛汽車工作得足夠好是未來成功的一個不容置疑的先決條件。這是絕對必要的,但遠遠不夠。

在這個由三部分組成的系列中,我們將超越技術可行性的問題來探索整個產業化的其他重大障礙。這些障礙可分為四類:規模擴張、信任、市場生存能力和次級效應。

規模擴張是構建和證明自動駕駛汽車的一個重要起步。將其擴展為基於快速的TaaS業務操作是一個更大的計劃。以下是與自動駕駛汽車規模化有關工業化的七個主要障礙:大規模生產、電動充電基礎設施、地圖、車隊管理及運作、客戶服務及經驗、安全和快速定位。

而信任對於開發者和製造商來說,僅僅自己相信公司的無人駕駛汽車足夠好,足以被廣泛使用是不夠的,他們還必須說服其他人。要做到這一點,他們必須克服三個巨大的障礙:獨立驗證、標準化和監管以及公眾接受程度。

至於市場可行性,接下來面臨的三個障礙是關於自動駕駛汽車支持的商業模式在短期和長期內是否有效,是否能夠擊敗競爭對手,包括商業可行性、公眾的阻力和私有化。

二次效應。套用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的話說,我們塑造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然後它們又重塑我們。無人駕駛汽車的成功產業化將會讓人欣喜不已。但是就像技術大變革的情況一樣,可能會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一些可能的負面後果已經可以預見,並引起了足夠的關注。除非我們能夠成功的預期和改善,否則它們是工業化的另一個重大障礙,包括帶來交通擁堵和大批量失業等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趣的數碼 的精彩文章:

首個商業5G視頻通話通過三星智能手機測試完成
究竟什麼是Android One平台?你想要的答案都在這

TAG:有趣的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