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德國有近300家藥店用人命換錢!德國「葯神」曝行業驚人內幕

德國有近300家藥店用人命換錢!德國「葯神」曝行業驚人內幕

有什麼比得癌症更慘的么? 有!買不起葯,只能眼睜睜等死。

有什麼比得病後只能眼睜睜等死更慘的么? 有!買了假藥,以為自己有救了。

前段時間,一部電影《我不是葯神》將高價抗癌藥推到風口浪尖,順便捧紅了王傳君、章宇這些實力派演員。而在德國也出了這麼一位「葯神」,他舉報老闆,得罪同行,不得不轉行後,卻依然努力為癌症消費者發聲。

一切要從2016年1月開始說起……

當時45歲的馬丁·博爾沃(Martin Porwoll)是北威州博特羅普一家藥店的經理。他聽聞自家藥店竟給出售的抗癌藥里摻水,便自行展開了調查。

「葯神」本尊 馬丁·博爾沃

5個月後他拿著373頁加厚裝訂版的舉證材料,向當地有關部門揭發老闆Peter S.的惡行。2018年7月6日,該事件被曝出兩年後,無良商人迎來了審判結果:12年的監禁,並終身不得再從事醫藥行業的工作。再看看他被法院扣押的資產高達1700萬歐元,這個買賣顯然讓他毫不費力地成為了富翁。

這一「大義滅親」的舉動,讓博爾沃失去了工作,甚至因為得罪同行,不得不轉投醫療保險行業,而這恰恰有機會讓他接近更殘酷事實的真相。

穩賺不賠,風險低,這種生意誰不想做?

在德國有近300家藥店企圖用稀釋致癌葯發家致富。被稀釋後的葯,藥效大大降低,甚至和安慰劑無異,但被發現的概率極低。博爾沃向媒體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怕被監管部門抽查發現?突擊抽查不存在,走走形式的抽查也是會通知你的。

怕留證據?小劑量的藥物銷售記錄往往不被存檔。

怕被病人發現?請問你已經重病纏身了,買了葯不趕快吃,還有心思去調查成分嗎?

怕被警察調查?來,請拿出是因為吃我們的葯,而不是你本身病情不可控制導致死亡的證據

給商家吃過這樣一顆「定心丸」後,再來看看收益。

根據修改後的《第五社會法》,醫療保險公司為抗癌藥物提供的抵償金應從現在的每袋81歐元上漲到每袋110歐元。而一份由聯邦經濟部委託的調查顯示,藥店實際用於藥品的支出,平均每袋只有33歐元。2018年醫保公司向藥店支付的抵償金高達4.1億歐元,請根據上面提到的比例,敲起小計算器,看看有多少錢進到了藥店老闆的口袋。

比起諷刺劇更狗血的劇情是,北威州數據保護專員布洛克(Helga Block)和衛生部長勞曼(Karl-Josef Laumann)一致認為,不應向消費者或其家屬透漏該信息。如果這樣的消息會對他們帶來二次傷害,那麼不知情看來是更好的選擇。而在博爾沃看來,如此做,將來只會有更多「主角」在這出現實的諷刺劇中無辜登場。

雖然聯邦頒布了一項新的關於藥品供應安全性的法律(GSAV),承諾加大對藥店的不定時突擊抽查力度,但是負責審查的藥劑師,負責開藥的腫瘤科醫生無一不處於這個巨大的利益鏈中。比起秉公執法、恪守職業道德,裝聾作啞、三緘其口、分一杯羹豈不更妙?而對於藥店來說,有什麼比坐收上億歐元大禮包,而不用承擔風險更划算的生意呢?

(歐洲時報德國版實習編輯呂杉綜合報道,轉載請註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

道德經(GermanReport)】秉持「以報道德國經典,成報道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主要微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德經 的精彩文章:

小偷開始準備過聖誕節了!
巴符州一70歲保姆勒死了一名7歲小男孩,原因太詭異了!

TAG: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