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漢景帝削藩用了三個月,康熙撤藩卻用八年,難道康熙只會下臭棋?

漢景帝削藩用了三個月,康熙撤藩卻用八年,難道康熙只會下臭棋?

西漢的景帝和大清的康熙帝,兩個相差那麼多年的皇帝,其實沒啥必然的聯繫,可他們卻做了同一件事——撤藩。所以,今天小編就和您一起來看看,為什麼漢景帝撤藩,後人對他評價那麼高,而康熙帝撤藩,後人卻說他只會下臭棋?

一、拼爹的時代,康熙帝完敗漢景帝

漢景帝的老爹漢文帝在位時,就意識到了諸侯王的威脅。當時,有個叫賈誼的人上書,請求皇帝削減諸侯。但是,當時的條件還不成熟。於是,漢文帝就在朝中選舉能人,還讓自己的另外三個兒子據守要地睢陽。就這樣,漢文帝不動聲色的,鳥悄的,就為自己的兒子削藩做好了準備。

相對於漢文帝的良苦用心,我們康熙帝的老爹就不如漢文帝為兒子想的周全了。雖然他在順治十七年,以節約兵餉為由,裁汰了藩王的兵力,可是後來,他就不務正業了,和董鄂妃談戀愛談的死去活來。結果,董鄂妃過世後,自己也跟著去了,把江山丟給了自己的母親和年幼的兒子。所以,撤藩這件事,還得康熙帝自己努力。

二、漢景帝殺晁錯,康熙帝完勝

景帝即位後,晁錯就聯合了一群朝中大臣,主張削藩,加強對地方的控制,這也是漢文帝想做卻沒做成的事情。可是撤藩的事情一說,吳王劉濞就說這是離間劉氏骨肉,請漢景帝清君側。還串通六王舉兵叛亂。漢景帝慌了,只好殺了晁錯,來堵悠悠眾口,可誰知道,漢景帝這一舉動,主動承認了自己撤藩的錯誤,還鼓勵了七王的叛亂。

再來看看康熙帝,撤藩令下了後,吳三桂搶先起事。朝中的大臣都戰戰兢兢的讓康熙殺了主張撤藩的大臣,來安撫藩王之亂。康熙帝冷靜的分析形勢,有漢景帝的前車之鑒,他獲得一個結論:扯不撤藩,該起事的人,也還是會起事。所以,他對朝中的眾臣說「此出自朕意,他人何罪?」這不僅消除了主張撤藩的米思翰、明珠等人的恐慌,還獲得了諸臣的敬佩,這步棋,康熙帝完勝。

三、景帝三個月平了七國之亂,康熙帝糾結了八年

漢景帝的一步錯棋,讓七王覺得自己起兵是對的,而且劉濞還自稱「東帝」。可是,他卻不知道,我們漢景帝的老爹,漢文帝給漢景帝留了一批能人義士。周亞夫帶著漢軍,輕兵南下,奪泗水入淮之口,斬斷吳楚軍的糧道。還遣人在吳軍中的東越人反吳。結果,七國之亂,在三個月內,就被平定了。

再看看康熙帝,順治給他留下的武將鰲拜,被康熙乾淨利落的剷除了,而且剷除鰲拜後,康熙有了信心,一定要撤藩,可是他卻下了一步臭棋。首先,他忘了,吳三桂是個「漢.奸」,就算他起事成功,應該也不會有幾個人高興;其次,吳三桂過世的時候已經74歲了,康熙才25歲,而且吳三桂的兒子們,似乎沒有父親的才能,所以,他可以熬死吳三桂後,再撤藩;再次,康熙高估了自己,吳三桂不是鰲拜,可以隨時被他監控,吳三桂不同,人家在南疆,是康熙帝鞭長莫及的。而這一仗,打了八年,戰爭結束後,康熙感慨「幸荷上天眷佑,祖宗福庇,逆賊遂爾蕩平。倘復再延數年,將若之何?」

結語:漢景帝雖然成功削藩,卻也錯殺了晁錯,不過,他三個月平定七國之亂,並沒有給國家社稷帶來災難。可是,康熙帝平定三藩用了八年,如果他等一等,先熬死吳三桂,也許不會這麼糾結的打了八年的戰爭,後人也不會稱他只會下臭棋!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種花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都是她養大的皇子,為什麼順治帝叛逆,康熙卻為千古一帝?
死因成謎?兵敗寧遠的努爾哈赤,是含恨而終還是死於病痛?

TAG:種花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