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日本陸自新式坦克,信息化程度雖高,卻被質疑是否禁得起實戰考驗

日本陸自新式坦克,信息化程度雖高,卻被質疑是否禁得起實戰考驗

在日本當代軍事力量的建設中,陸上自衛隊在規模,質量上都遠遜於其他兩個軍種,事實上這是與其國家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繫。作為地面部隊重要組成部分部分的裝甲部隊,在地面部隊中的作用非常大,日本陸自在戰後也重視起了本國裝甲部隊的建設。

戰後日本自主裝甲部隊的而發展之路由美國援助到自我發展發展。先後製造出了74式二代主戰坦克,90式第三代主戰坦克。這兩款坦克在誕生之初性能的確滿足了軍方的需求。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90式的規模,成本一直是個嚴重的問題。74在面對新一代主戰坦克時顯現的威力也不夠,這種情況下急需一種能替代上述兩種坦克的均衡性產品。

2002年,10式第一輛原型車下線,2008年正式大批量生產,2012年開始大批量服役。作為目前日本陸自最先進的主戰坦克,其主要技術指標為,重量44噸,裝備1200馬力柴油發動機,最高速度70km。主要武器為120mm44倍徑滑膛炮。車頂搭載一架m2重機槍和74式車載機槍。

因為日本本土的作戰環境主要體現在城市化發展水平高,需要裝甲部隊以高機動性作戰。因此10式最大的技術特點就是採用了油壓機械式無段變速系統。可以實現前進和後退速度的連貫性,被日方稱為擁有極高的戰術價值。

10式坦克另外的優點就是其裝備的120mm滑膛炮,該炮與90式的主炮同樣採取來自德國萊茵金屬授權生產的主炮。並且配備了自助瞄準和獵殲系統,配合良好的機動和液壓懸掛系統確實擁有不錯的靈活戰術的執行能力。

但是,日系坦克或者說日本陸自裝甲部隊一貫的缺陷體現在其裝備數量和防護性。首先,日系坦克過於精密的機械結構不僅使得建造成本過高,機械故障頻繁;其次,其防護性水準在重型主戰坦克中算不上很好,這主要首限於其整體重量。畢竟為了實現良好的機動性,日軍只能以犧牲坦克良好的裝甲防護為代價,這也讓日軍地面裝備表現地精貴而是否禁得起實戰考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龍防務觀察 的精彩文章:

美國盟友又被賣了!美決定退出核武條約,歐洲將成美俄主戰場
殲20到底有多先進!座艙內部一目了然,俄:蘇57完全不是對手

TAG:紫龍防務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