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9篇大作—來自腸道微生態研究領域的「中國聲音」

9篇大作—來自腸道微生態研究領域的「中國聲音」

轉眼間, 又快到2018 年的年尾了, 中國科學家在腸道微生態研究領域的科研成果可圈可點, 讓我們趕緊回顧一下吧。

2018年最重量級的文章當屬上海交大趙立平、張晨虹與彭永德團隊一起發表在 2018年3月Science[IF:41.058]上的文章—Gut bacteria selectively promoted by dietary fibers alleviate type 2 diabetes。重要成果揭示高膳食纖維的飲食可以調節2型糖尿病患者的腸道菌群, 並鑒定出15株可產短鏈脂肪酸的腸道菌,這類菌群與糖尿病臨床治療效果顯著相關。 其中12個來自厚壁菌門,2個來自放線菌門,1個來自變形菌門。下一步,將會分離出所有關鍵菌株,逐一闡明作用機制,以發展新一代的益生菌。並且希望能開展全球多中心的臨床試驗,獲得更多的科學證據,爭取讓膳食纖維調控菌群防治糖尿病進入各國的糖尿病臨床防治指南,令廣大患者受益。

其次是北京大學姜長濤研究團隊發表在11月的Nature Medicine [IF:32.621]上的文章—「Gut microbiota and intestinal FXR mediate the clinical benefits of metformin」。

姜長濤課題組發現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二甲雙胍後,腸道菌群發生重塑,脆弱擬桿菌的丰度下降和結合型膽汁酸甘氨熊去氧膽酸GUDCA的含量升高。二甲雙胍通過抑制脆弱擬桿菌產生的膽汁酸水解酶BSH活性,使GUDCA的水平增加。進一步的機制研究揭示GUDCA是人法尼醇X受體FXR的內源性拮抗劑,具有潛在的治療2型糖尿病作用。二甲雙胍通過腸道脆弱擬桿菌—膽汁酸GUDCA—腸FXR代謝軸發揮降糖作用, 提示了膽汁酸GUDCA與腸FXR可以作為治療肥胖相關代謝性疾病的新靶點。

二甲雙胍降糖新機制

此外,來自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周宏偉教授與廣東省公共衛生研究院馬文軍研究員合作發表了題為「Regional variation limits applications of healthy gut microbiome reference ranges and disease models」的文章,在廣東省開展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人群腸道菌群與慢病項目——廣東省腸道菌群計劃(GGMP),獲得了腸道菌群診斷和評估疾病風險的區域化特徵研究重要進展。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8月27日Nature Medicine雜誌上。

發表在Immunity [IF:22.845]的也有2篇:一篇是西安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許丹副教授發表了題為「Human Enteric α-Defensin 5 Promotes Shigella Infection by Enhancing Bacterial Adhesion and Invasion」的文章,發現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人腸道防禦素(defensin)HD5能夠在體內外促進志賀菌的吸附及感染; 另一篇是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翟宗昭課題組與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Bruno Lemaitre教授合作在Immunity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Cell-specific Imd-NF-κB responses enable simultaneous antibacterial immunity and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 shedding upon bacterial infection」的研究論文,揭示果蠅Imd/NF-κB天然免疫信號通路(與哺乳動物TNFR通路在組成上高度相似)不僅控制抗菌肽的產生以清除侵染細菌,同時也是細菌感染導致的腸上皮細胞脫落所必須的。 該發現為全面認識天然免疫通路的細胞功能以及調控腸道上皮細胞脫落和更新的分子機制提供了新見解。

發表在Gut [IF:17.016]上的有3篇。一篇是香港中文大學於君團隊對CRC腸道真菌組的研究—Enteric fungal microbiota dysbiosis and ecological alterations in colorectal cancer。他們鑒定出CRC相關的腸道真菌組特徵,提示腸道真菌失調可能參與CRC的發生,真菌糞便標誌物具有用於CRC診斷的潛力。此前Immunity背靠背發表了兩篇腸道真菌與CRC的研究,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研究闡明腸道真菌組在疾病與健康中的作用。

結腸癌微生態系統內與微生態系統間的紊亂 (CRC)

另一篇,浙江大學醫學院鄭樹森院士和李蘭娟院士,以及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闞全程教授展開合作,首次建立了基於腸道微生物的肝癌早期診斷AI模型,也發表在Gut上。他們描述了從健康到肝硬化以及從肝硬化到早期肝癌過程中,糞便微生物的變化,還找到了30個最佳的區分早期肝癌和健康人的微生物標誌物,並且在不同地區的癌症患者樣本中得到了驗證

研究人員發現,肝硬化患者的腸道微生物多樣性與健康人相比顯著降低,而早期肝癌患者相比肝硬化患者卻是顯著增加的。與肝硬化患者相比,早期肝癌患者的放線菌門細菌明顯增加,而且,包括Gemmiger、Parabacteroides和Paraprevotella在內的13個屬的細菌明顯富集。而與健康人相比,早期肝癌患者疣微菌門(Verrucomicrobia)細菌明顯減少,從屬的水平上來看,包括Alistipes、考拉杆菌屬(Phascolarctobacterium)和瘤胃球菌屬(Ruminococcus)在內的12個屬的細菌也明顯減少了,與此同時,包括克雷伯氏菌屬(Klebsiella)和嗜血菌屬(Haemophilus)在內的6個屬的細菌則增加了。

第三篇G ut是來自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趙方慶研究團隊關於孕期健康可塑造新生兒的初始菌群的。Dysbiosis of maternal and neonatal microbiota associated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廣州胃腸病研究所汪健平教授和哈佛醫學院Xinhua Chen合作發表在12月的Nature Microbiology [IF:14.174]上的文章—Clostridium difficile toxins induce VEGF-A and vascular permeability to promote disease pathogenesis。

研究發現:艱難梭菌毒素誘導產生的VEGF-A和結腸血管滲透性在艱難梭菌感染(CDI)的發病機制中起著關鍵作用。 低氧誘導因子信號可介導毒素誘導的結腸鏡下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A)的產生,從而進一步刺激人小腸微血管內皮細胞。體內中和VEGF-A及其信號通路的抑制均能減弱CDI。與健康對照組相比,CDI患者血清VEGF-A水平明顯升高,治療後下降。作為病原體靶向治療的替代方法,本研究可能為治療嚴重難治性CDI提供新的宿主導向治療方法。

行文至此,讓筆者不禁想到2017年還有上海仁濟醫院房靜遠團隊發在cell上的Fusobacterium nucleatum Promotes Chemoresistance to Colorectal Cancer by Modulating Autophagy, 瑞金醫院王衛慶團隊發在Nature Medicine上的Gut microbiome and serum metabolome alterations in obesity and after weight-loss intervention, 我們深深感受到: 中國科學家在腸道微生態研究領域正在開始展露身手,發出自己的聲音!

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在腫瘤免疫、肥胖、 糖尿病、情緒方面有調控和治療作用。 未來, 基於腸道微生物的治療藥物將會從實驗室走向臨床, 特別是針對中國人群的腸道特點開展的臨床研究更有價值, 將使更多中國患者獲益。

讓我們一起期待2019吧!

自2015年以來,生物谷已經成功舉辦四屆腸道微生態與健康研討會,參會人數達到千人規模,是國內有影響力的腸道微生物研究學術研討會之一。2018年的腸道大會,生物谷聯合多家單位成立了中國腸微生態整合聯盟。

2019年(第五屆)腸道微生態與健康國際研討會將繼續秉承優良的學術氛圍,匯聚國內外在該領域有突出貢獻的腸道微生態專家與醫學專家於一堂,圍繞腸道微生態系統構建, 腸道菌群與宿主互作,腸道菌群移植治療,腸道菌群與腫瘤發生及免疫治療, 腸道微生物與代謝類疾病, 炎症等疾病的相關性以及腸道微生態製劑研發等議題進行深入的交流,推動合作,希望能提高我國腸道微生物的整體研究水平,促進醫療健康。

註:除上述一些重要成果外, 由於篇幅有限2018年還有很多科研人員發表的文章未列出。

2019(第五屆)腸道微生態與健康國際研討會(29號上午-30號下午)

會議時間:2019-03-29至2019-03-30

會議地點:上海

主辦單位:生物谷

會議亮點:

1、 緊跟科學前沿

傳遞腸道微生態研究的新理論與新技術

2、 推動臨床轉化

以臨床需求為導向,以臨床證據為抓手,推動腸道微生態研究的轉化

3、 鏈接未來

促進腸道微生態領域的產、學、研、醫多方合作

會議議題:

主會場:腸道微生態整體研究進展(29號上午)

- Keynote Speech:

- 微生態干預防治重症肝病新策略

- 以腸道菌群為靶點的肥胖和糖尿病的新的營養干預方法

- 腸道微生態與胃腸腫瘤免疫治療

- 美國 FMT 臨床經驗分享

- 人體微生態研究的倫理挑戰與對策

分會場一:基礎研究(29號下午-30號)

- 腸道微生物群落可塑性的大數據分析

- 腸道菌群與宿主互作及共進化

- 腦-腸軸與腸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機制

- 母乳微生物及嬰兒腸道菌群研究

- 腸道微生物通過表觀遺傳修飾調節免疫

- 膳食營養與腸道微生物組研究

分會場一:技術前沿(30號下午)

- 微生物成像

- 代謝組學對腸道菌群代謝物的研究分析

- 微生物單細胞測序

- 微流控技術在腸道微生物檢測中的應用

- 腸類器官建立與應用

- 模式動物腸道疾病模型的建立及應用

分會場二:臨床進展(29號下午-30號)

- 腸道菌群與腫瘤發生及免疫治療

- 腸道微生物與代謝類疾病

- 腸道菌群移植與IBD

-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腸道菌群研究

- 腸道微生物與高血壓疾病的關聯

- 腸道微生態製劑研發

分會場二:具有臨床價值的微生物的科學轉化(30號下午)

- 脆弱擬桿菌與炎性腸病

- 阿克曼粘菌與腫瘤免疫治療

- 產短鏈脂肪酸菌在肥胖及糖尿病治療中的作用

- 改善抑鬱症的益心菌-鼠李糖乳桿菌

- 植物乳桿菌在敗血病中的治療

- 益生菌型抗生素

腸道微生態-梅斯科研培訓班(28號下午)

- 臨床研究方案設計

- 臨床研究統計學方法的正確運用

- 腸道微生態與循環系統的實際案例解析

- 一對一答疑、解決實際問題

已確認嘉賓:

更多擬邀嘉賓:

腸道微生態-梅斯科研培訓班(28號下午)

MedSci作為國內領先的醫學科研與學術服務平台,致力於臨床研究事業,以提高中國臨床研究水平為己任。Medsci科研培訓,專註臨床研究領域,為臨床科研工作者提供分科化、規範化、系統性的可持續性在線學習平台。與其它針對於提高臨床技能、衛生管理水平等課程不同,MedSci著眼於臨床研究,幫助中國臨床醫務工作者領會臨床科研中的基本原則、思路和方法、以及具體實踐. MedSci作為學術驅動型醫學服務機構,自成立以來,堅持"學術驅動臨床"的理念,以"學術推動健康(Science to Health)"的使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資金,從事臨床研究事業。

MedSci在從11年舉辦科研培訓至今,在國內不同的城市開展數百場線下科研培訓活動,有豐富的培訓經驗,主題涵蓋《臨床研究方案設計》、《臨床研究常見統計學方法和策略選擇》、《Meta分析》、《SCI論文寫作、投稿及回複信處理》、《SCI專業圖表製作實操》、《醫學課題申請》等,解決了上萬科研領域工作者的科研難題,從零經驗到成功發表高分文章,讓上萬醫務工作者受益。

Medsci科研培訓同時計劃在19年初推出線上直播系列課程,滿足不同科研工作者的科研需求。

議題:

- 臨床研究方案設計

- 臨床研究統計學方法的正確運用

- 腸道微生態與循環系統的實際案例解析

- 一對一答疑、解決實際問題

報名費用:

會議聯繫人:

何春幸

掃碼諮詢更多詳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谷 的精彩文章:

生二胎你準備好了嗎?兩次懷孕間隔多久最佳?
PLoS Biol:新研究揭示導致近視發生的基因

TAG:生物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