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鐵托元帥的美械大軍:美國軍援南斯拉夫始末

鐵托元帥的美械大軍:美國軍援南斯拉夫始末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在和東歐新生交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大國沙文主義態度,以及試圖全面控制這些國家的舉動,讓南共及其領導人鐵托元帥感到十分不滿。斯大林對於鐵托的「桀驁不馴」也非常惱火,兩國關係很快惡化。1948年6月,蘇聯操縱其他東歐國家在布加勒斯特召開會議,通過了將南共開除的決議,並對南斯拉夫展開經濟封鎖,南蘇關係隨之徹底破裂。由此美國和南斯拉夫開始走進,雙方的利益有了契合點,軍事援助計劃很快就落實了。從1953年開始,大批(相對於南斯拉夫人民軍規模而言)的美製軍事裝備被陸續運抵南斯拉夫,其中不乏在當時屬於較為先進的武器。這些裝備對於正承受著蘇聯封鎖之苦的南斯拉夫而言,的確是雪中送炭。正是依靠著這些美製武器,南斯拉夫人民軍的作戰實力才得以保持,南斯拉夫的獨立和安全也因此有了基本的保障。

陸軍裝備

陸軍裝備是美國對南斯拉夫軍援的重頭。美國提供的裝備囊括了從輕武器到重炮、坦克的各類陸軍戰鬥兵器,其中比較重要的當屬下述幾種:

M4A3「謝爾曼」坦克 從1953年開始,南斯拉夫從美國陸續接收了總計達599輛的M4A3「謝爾曼」坦克。這批坦克的到來,很好地填補了自1948年以來由於蘇聯終止提供武器而給南斯拉夫人民軍造成的裝備空缺。人民軍用這批坦克組建了5個坦克旅(每個旅裝備約80輛坦克)和4個坦克營(每營31輛)。

最初,美國打算向南斯拉夫提供的是較為老式的M4A1型「謝爾曼」。但經過南斯拉夫方面的爭取後,美國同意向其提供M4A3,而且這批「謝爾曼」經過改裝,全部用威力較大的76毫米炮替代了原來的75毫米炮(但仍保留了老式的炮塔),其相應的具體型號是M4A3E4。所有的坦克在交付前都進行了翻修,車況均處於良好的狀態。

對南斯拉夫人民軍來說,在經過了近5年的等待後,終於又開始接收新裝備,其興奮和激動自是難以抑制的。許多官兵不加掩飾地對謝爾曼大加讚賞,認為它比蘇制T-34更為優越。南軍方的宣傳機構和一些媒體甚至把這種誕生於二戰時期的武器稱為「最新技術」的成果。言過其實的言辭的背後,實際上反映出的是南斯拉夫擺脫孤立和提高自身防衛能力的急迫心情。

「謝爾曼」在南人民軍中一直服役到70年代才退出現役,其後轉入預備役,或是被當作靶標,用於部隊的反坦克作戰訓練。

M3A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 事實上,早在南共奪取全國政權之前,其領導的武裝力量就已開始裝備美製武器了。1944年7月16日,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南斯拉夫人民軍的前身)第一坦克旅在義大利的格拉維納成立。該旅當時裝備的就是由英國提供的56輛美製M3A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這種坦克體型小、重量輕、機動性好,很適合在南斯拉夫的山區作戰。

坦克旅成立後,首先被送到維斯島,然後從那裡出發,在斯普利特附近登陸。此後,該部在黑塞哥維納、達爾馬提亞、的里雅斯特、卡林西亞等地參加了一系列的戰鬥,給德軍以沉重打擊。南人民解放軍還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在「斯圖亞特」的底盤上安裝各式繳獲的德軍武器,如75毫米反坦克炮、四聯裝20毫米高炮等,從而改裝出了多種自行火炮。

戰爭結束後,M3A3被移交給二線部隊,主要用於訓練。由於缺乏零配件供應,部分坦克被拆解,來保障其他坦克的正常使用。至60年代,剩餘的32輛「斯圖亞特」從南軍中全部退役。

M36傑克遜坦克殲擊車:美國向南斯拉夫提供的M36坦克殲擊車(包括M36B1)總計有399輛。這些殲擊車被用於裝備南人民軍炮兵反坦克部隊。M36所裝備的90毫米主炮在當時而言仍具有相當的威力,同時期美國援助的M47「巴頓」中型坦克的主炮也是在其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為了充分利用好這種武器,南斯拉夫後來還利用本國的工業力量,為90毫米炮開發了M-67高爆彈和M-74破甲彈等新彈種。

進入70年代後,M36沒有像其他美製武器那樣逐漸從南軍中退役,而是接受了現代化改進。老式的福特汽油發動機被蘇制柴油發動機所取代,為此車體後部進行了徹底的改動。車內安裝了新型的防火系統,南斯拉夫國產新型電台取代了老式的美製電台。經過改進的M36一直服役到南斯拉夫解體。在隨後前南地區爆發的戰爭中,交戰各方都運用了M36。其中,斯洛維尼亞在獨立期間獲得了大約20輛M36。直到2000年,這些「傑克遜」還在被用于海岸防禦。

M18「地獄貓」坦克殲擊車 南斯拉夫是戰後M18坦克殲擊車最大的海外用戶。根據南美兩國的協議,美國共向南斯拉夫提供了240輛M18,這種戰車在南國內也被稱為SO-76。M18裝備有威力較大的76毫米火炮,機動性能極佳。

因此,在南斯拉夫解體後爆發的武裝衝突中,交戰各方都將一些仍堪用的M18拉上了戰場,甚至還有一個M18的炮塔被安裝到了一輛T-55坦克的底盤上,來替代已損壞的坦克炮塔。直到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仍有少量M18在發揮餘熱,充當假目標,以吸引北約空中打擊。

M47巴頓中型坦克:1953年5月27日,第一批M47巴頓坦克被運抵南斯拉夫,此時距美軍開始裝備該型坦克僅過去了15個月。因此,和「謝爾曼」相比,M47才更配得上「最新技術成果」這個稱謂。美國總共向南斯拉夫提供了319輛M47,這種戰後研製的坦克的到來,極大地提高了南斯拉夫人民軍的裝備技術水平。從中也可以看出,當時美國對於發展和南斯拉夫的關係,也的確是相當重視的。

裝備M47的人民軍部隊官兵對這種美製坦克的印象都很不錯,認為其內部空間較大,乘員的舒適程度令人滿意,操縱起來也很方便。不過,M47裝備了現代化的觀瞄設備和新型無線電台,比老式的T-34坦克要複雜得多,因此對乘員的訓練水平的要求也更高。M47唯一讓人民軍感到不滿意的地方是其裝備的810馬力「大陸」汽油發動機的耗油率太高,百千米油耗達700升,給後勤補給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M47作為南斯拉夫人民軍裝備的最先進的坦克,直到60年代初才開始逐步為蘇制T-54/55坦克所取代,轉入後備部隊服役。不過,直到80年代末,M47才從南軍中徹底退役。而在南斯拉夫解體後爆發的戰爭中,仍能看到少量M47的身影。

M8「灰狗」輪式裝甲車 從1953年開始,作為軍援計劃的一部分,美國向南斯拉夫提供了265輛M8「灰狗」輪式裝甲車。這種裝甲車的主要武器是1門37毫米炮,最大行駛速度能達到90千米/時,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是南人民軍最好的輕型裝甲車輛。該車主要用於執行偵察任務,而在1956至1967年間,南斯拉夫還曾派遣裝備M8的部隊,作為聯合國緊急部隊的一員,進駐西奈半島。直到80年代末,M8才從南軍中徹底退役。

M3A1輪式裝甲偵察車 和「斯圖亞特」輕型坦克一樣,南人民軍裝備M3A1輪式裝甲偵察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人民解放軍第一坦克旅時期,當時該旅就裝備過3輛M3偵察車。50年代美國提供軍援時,南斯拉夫又接收了300輛M3A1。該型車重5.67噸,主要武器為1挺12.7毫米重機槍,最大裝甲厚度13毫米,最大行駛速度81千米/時。雖然該車的裝甲和火力都較弱,但執行偵察任務還是比較稱職的。人民軍曾有意向美國提出再提供500輛M3A1,不過這一設想最終沒能實現。M3A1在南軍中服役了整整20年,其間也曾參加聯合國緊急部隊,被部署到西奈半島。

M5/M5A1半履帶式裝甲車 美國提供給南斯拉夫的裝甲車輛中,還包括了數百輛M5/M5A1半履帶式裝甲車。不過,這批車輛是根據雙方在1951年單獨簽署的一份協議提供的。在人民軍中,這些半履帶式車主要用作裝甲人員輸送車和輕型火炮牽引車。除M5/M5A1外,人民軍還獲得了20輛採用相同底盤的M15A1半履帶式自行防空炮車。

威利斯吉普和通用汽車CCKW卡車:除了裝甲戰鬥車輛外,美國還向南斯拉夫提供了2285輛威利斯吉普車和8260輛CCKW卡車。威利斯吉普在二戰中就以耐用可靠而聞名,在南軍中一直服役到70年代。CCKW卡車在南軍中被稱為「詹姆士」,在該型車到來之前,南斯拉夫所擁有的各式卡車僅能滿足軍隊需求的三分之一。CCKW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人民軍對運輸車輛需求的急迫性,不過直到70年代南斯拉夫國產卡車大批量進入部隊服役,運輸車輛不足的問題才從根本上得到了解決。

除了上述裝甲戰鬥車輛和運輸車輛,美國向南斯拉夫提供的陸軍裝備還包括34000支湯姆遜衝鋒槍、2466挺12.7毫米重機槍、5090具火箭筒、490門反坦克炮、381門輕型高炮、100門重型高炮、1120門無後坐力炮、403門105毫米榴彈炮、333門155毫米榴彈炮、24門203毫米榴彈炮、56門105毫米自行火炮、23部雷達、399部電台以及20座工程橋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CTV國防觀察 的精彩文章:

美國陸軍為強化賽博戰能力,組建賽博旅,網軍橫行世界
俄羅斯小型導彈艦家族:牛虻,北海獅,舒雅,個個火力兇狠

TAG:CCTV國防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