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我試用了這幾款無線充電器,來探究無線充電器該怎麼選

我試用了這幾款無線充電器,來探究無線充電器該怎麼選

旗艦手機離我們普通用戶很遙遠,不過離我們更遙遠的,可能是只有旗艦手機才會配備的無線充電。

早在 2012 年,無線充電就已經隨 Lumia 920 亮相。不過無線充電隨後的發展軌跡就像是一條水平線,同一時期出現的有線快充 QC 標準已經進化到 4+ 版本、幾乎成為充電主流標準,而無線充電依然僅僅只是三星、蘋果、華為、小米、鎚子等少數品牌旗艦機型才會配備的奢侈功能。

當我們對無線充電還感到陌生的時候,如何選擇無線充電器可能成為一個新問題,為了幫大家了解無線充電器,我試用了下面這四款產品,希望和尾巴們一起,了解無線充電器該是什麼樣子?

mophie Charge Stream Desk Stand,498 元

Nomad Base Station Qi,538 元

iOttie iON Wireless Plus,348 元

愛否開物 S1 立式無線充電器,269 元

在進入這篇文章之前,我們需要弄清楚的問題是:

我是否需要無線充電?

相比於無線充電,其實有線快充才是更契合絕大多數用戶剛需的充電方案。既然大家已經習慣了有線充電,那麼充電方式相同、速度卻更快的有線快充,毫無疑問就是用過就回不去的充電方式。

而無線充電不受大家待見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它既要改變我們既有的充電習慣,但是又不能明顯提高充電速度,再加上無線充電器通常並不是手機的標準配件,一般需要額外加價購買,所以給很多用戶留下了「花錢買難受」的負面印象。

不過形成尷尬印象的另一部分原因也在於,我們潛移默化地將無線充電視作了有線快充的完全替代品,而實際上,無線充電和有線快充並不是非 A 即 B 的兩個相互替代的選擇,它們適用不同的使用場景,理想情況下,哦不,預算充足的情況下,無線充電和有線快充其實應該是相互補充的關係。

有線快充可以隨時隨地為手機快速補充電量,不過在慢節奏的桌面上,相對笨重的無線充電器卻有著比有線快充更好的充電體驗。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桌面充電是一種「非典型」的充電場景。在桌面,手機大多數時候其實是處於「充電」和「用機」邊界模糊的狀態——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我們中的很多人應該都喜歡用玩手機來轉移當前的注意力。而如果手機是在桌面充電,我們這樣時不時把注意力轉移到手機上,反過來其實也是在切割手機的充電過程。

這就是所謂的「碎片化充電」。

既然我們都不喜歡拖著充電線看手機,反覆插拔充電線也不切實際,那麼擺脫了充電線、隨拿隨放 / 隨放隨充的無線充電顯然更適合這種桌面「碎片化充電」的場景。至於充電速度,如果要在桌面上辦公 8 小時,誰還會太在意快充能不能省下來 30 分鐘?

其實不只是桌面,像是車內、床頭這些類似的慢節奏場景,更契合的充電方式也應該是無線充電,而不是有線快充,除非,你真的著急要在 30 分鐘之內給手機灌進 50% 的電量讓手機不至於空電關機。

有線快充是雪中送炭,無線充電是錦上添花。所以,「我是否需要無線充電」這個問題,最終還是取決於:在有線快充之外,我是否需要提高桌面 / 床頭 / 車充的充電體驗?

我需要多大的無線充電功率?

如果你的答案是「YES」,那麼你可能首先會想到的問題是:我應該選擇多大功率的無線充電器?

其實和快充標準一樣,手機的無線充電功率的決定權並不在於充電器,而是取決於智能手機。基於 Qi 標準,各個廠商都在開發自家的無線充電方案,比如,蘋果 iPhone 的無線充電功率上限只有 7.5W,而 Android 平台廠商更多選擇的是 10W 的方案。無線充電功率最高的是華為,在最近發布的 Mate 20 系列配備的是 15W 的無線充電方案,不過必須使用華為自家的無線充電器(CP60)才可以達到 15W 滿速無線充電(雖然有工程師破解了華為無線快充,但是理論上來說,只有華為授權的生產商才可以生產適配 Mate 20 系列的無線充電器)。

所以,目前來說,除了華為 Mate 20 系列手機需要使用 15W 專用充電器之外,無線充電器只要支持 Android 10W 和蘋果 7.5W 輸入,就可以覆蓋絕大部分智能手機 / 智能手錶,並且足夠為這些數碼設備提供額定的最快無線充電速度。

說回我這次測試的這四款無線充電器,它們都支持 Android 10W 無線充電,其中,mophie Charge Stream Desk Stand、iOttie iON Wireless Plus 和愛否開物 S1 立式無線充電器也都聲明支持 iPhone 7.5W 無線充電,用 iPhone XS Max 測試,這三款無線充電器實際上確實都可以達到 iPhone 7.5W 的無線充電峰值功率。

由於峰值功率已經被手機內置的無線充電方案所限定,所以顯而易見的是,即便無線充電器的輸出功率再高,也不會對特定的智能手機的充電速度產生明顯影響。反而,你更應該警惕的是這些標高無線充電功率的無線充電器。拿這是的這幾款無線充電器來說,雖然它們都支持更高的 Android 10W 無線充電,但是實際上測試 iPhone XS Max 接收的峰值功率只有 7.5W ※,測試的這四款無線充電器的充電效率也都大同小異,iPhone XS Max 從空電關機狀態到電量充滿,四款的充電時間的差距不超過 10%。

mophie Charge Stream Desk Stand:3 小時 45 分鐘

Nomad Base Station Qi:4 小時 02 分鐘

iOttie iON Wireless Plus:4 小時 03 分鐘

愛否開物 S1 立式無線充電器:3 小時 47 分鐘

※ 手機經無線充電器充電過程中,無線充電器的輸出功率可測、手機的輸入功率不可測,不過可以通過轉化效率估算手機的輸入功率,所以文中的手機接收功率 / 輸入功率都是測算的結果。

是否需要考慮散熱?

事實上,和有線快充完全相反,無線充電效率受充電器輸出功率的影響並不大,影響更大的其實是充電溫度。

拿 iPhone XS Max 的充電數據舉個例子,使用 iOttie iON Wireless Plus 為其充電,從電量耗盡的關機狀態下開始緩充開機,開機之後進入 10W 全速輸出狀態(圖例中的 10W 是指充電頭的輸出功率,換算轉化效率可以推算 iPhone XS Max 的實際輸入功率應該為 7.5W 峰值),但是保持 14 分鐘之後,手機溫度升高導致功率陡降至 6W 左右波動。隨後,用小風扇給充電底座和手機降溫之後,無線充電器的輸出功率又瞬間夢回 10W,關掉風扇之後,功率重新掉到 6W(所以可以篤定是因為溫度上升導致的充電器輸出功率 / 手機接收功率下降)。

散熱對無線充電的功率影響可見一斑。

mophie Charge Stream Desk Stand、iOttie iON Wireless Plus 和愛否開物 S1 都會出現發熱之後無線充電功率陡降的現象。沒有採用散熱設計的 mophie Charge Stream Desk Stand 為 iPhone XS Max 滿速 7.5W 充電階段的時長只有 11 分鐘,而即便後兩者考慮到了散熱的設計,iOttie iON Wireless Plus 的滿速充電時長也只有 14 分鐘,愛否開物 S1 滿速為 iPhone XS Max 充電了 18 分鐘(剩下的一款 Nomad Base Station Qi 並不是標準 USB 充電介面,所以無法測試充電功率)。

iOttie iON Wireless Plus 採用了 C 型凹槽的設計,把充電線圈和底座主體分開,中間的 C 型凹槽內使用了大量的散熱孔增加散熱;而愛否開物 S1 採用的是 CNC 一體成型工藝,通過鋁質外殼向外散熱,盡量避免向手機傳導熱量。

iOttie iON Wireless Plus

愛否開物 S1 立式無線充電器

如果從 iPhone XS Max 滿速 7.5W 充電階段的持續時長來看,愛否開物 S1 的散熱效率可能要更高一些。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愛否開物 S1 是立式的無線充電器,鋁質外殼向外導熱的面積大,所以散熱效率要更高一些,而 iOttie iON Wireless Plus 並沒有內置風扇,只是使用散熱孔散熱,加上外層覆蓋紋織布、內層使用 PC 材質支撐,導熱性差,所以散熱效率不高。

考慮到無線充電對充電溫度的敏感性,在選擇無線充電器時,還是儘可能地選擇增加了散熱設計的產品,比如類似被動散熱設計的 iOttie iON Wireless Plus 和愛否開物 S1,甚至可以考慮那些內置了散熱風扇的無線充電器。

立式還是卧式,這也是個問題

充電姿勢,可能也會影響到無線充電器的充電效率,比如這四款無線充電器中,充電速度更快的兩款都是立式充電器——mophie Charge Stream Desk Stand 和愛否開物 S1,不過「立式還是卧式」這個選擇題,並不僅僅只是關乎充電速度而已。

卧式無線充電器往往是餅狀或者 Nomad Base Station Qi 類似的扁平隱藏式設計(是的,iOttie iON Wireless Plus 這種設計卧式無線充電器並不是主流的設計),這種設計很容易融入桌面,比如南孚就設計了一款和滑鼠墊合體的無線充電器,一半用作滑鼠墊一半用作無線充電器,Nomad Base Station Qi 也是如此,它隱藏在桌面上就像一本筆記本,一點違和感都沒有。

Nomad Base Station Qi 無線充電器

而立式無線充電器的優點是方便。配合面部識別解鎖,iPhone XS Max 立在 mophie Charge Stream Desk Stand 和愛否開物 S1 上充電時,新通知點亮屏幕時只要扭頭,就能自動解鎖屏幕顯示消息通知,你甚至不需要停下手上的工作。就算你需要停下手上的工作打開手機處理一些輕度的內容,也不需要和卧式無線充電器一樣得從桌面上撿起手機,基本上一隻手就可以完成。

最終,選擇卧式還是立式無線充這個略帶些玄學的問題,其實可以簡化成「美觀」和「效率」的選擇題,這樣,你一定會有自己的偏好選擇。

USB hub 是否有必要?

同為桌面充電裝備,如果你有多設備同時充電的需求,那麼你應該和我一樣,會有這樣一個很切實際的想法:無線充電器底座是否可以和 USB hub 結合起來?

事實上,確實有部分無線充電器踐行了這種想法,這四款無線充電器中的 iOttie iON Wireless Plus 和 Nomad Base Station Qi 都附帶了 USB hub 功能,前者增加了一個最高 12W 有線輸出的 USB-A 介面,後者本身可以為雙設備同時無線充電,還額外支持 USB-A × 1 和 USB-C × 1 雙 hub 有線輸出。

你可能會擔心,附帶 USB hub 功能、同時為多設備供電是否會影響無線充電的功率?

其實這個問題不必要擔心,因為對於現在動輒 18W 起步的充電頭而言,供給 Android 10W 和蘋果 7.5W 的無線充電功率之外,額外供給一個 USB 有線輸出簡直不要太輕鬆。比如 iOttie iON Wireless Plus 為 iPhone XS Max 充電滿速輸出時的功率在 10W 上下,但是它的充電頭的最大輸出功率可以達到 18W(12V 1.5A),富餘的充電功率足夠滿足一部設備的有線充電需求。

在 hub 接入有線輸出時,無線充電器的充電頭會瞬間提升功率保證無線和有線的功率需求,就和下面這張功率輸出的統計圖一樣。

iOttie iON Wireless Plus 在為 iPhone XS Max 無線充電的降速控溫階段的輸出功率為 6W 左右,0:45:00 時出現的功率飆升到 15W,就是 hub 接入了堅果 R1,充電頭瞬間提升輸出功率保障兩部設備同時無線 / 有線輸出的功率供給

本身支持雙設備同時無線充電、同時還額外支持 USB-A + USB-C 雙 hub 充電的 Nomad Base Station Qi 更直接,為了保證多設備同時充電的輸出功率,它索性使用了最大輸出功率為 45W(18V 2.5A)的專用充電適配器,而不是標準的 USB 輸入介面。

因為沒有採用標準 USB 輸入介面,所以無法測試 Nomad Base Station Qi 的雙無線充電的實際輸出功率(官方稱雙無線充電時,一部設備可以保持 10W 輸出,另外一部設備則可以保持 7.5W - 10W 輸出),不過它的 USB-C 輸出介面支持 USB-PD 快充,另外一個 USB-A 介面支持 5V 1A 輸出。

Nomad Base Station Qi 這類附帶 hub 功能的無線充電器,非常適合多設備同時充電,不過 hub 雖好,同時連接多設備時也會有潛在的發熱風險,有可能會干擾到無線充電的效率,這一點也是需要被仔細考量的。

最後,還有價格……

正是因為依然是旗艦機型才可能配備的「奢侈品」,所以無線充電器目前的價格高低不一。比如我測試的這四款無線充電器中,上有接近甚至超過 500 元的 mophie Charge Stream Desk Stand 和 Nomad Base Station Qi,下有 269 元的愛否開物 S1,而市場上也不乏其他甚至低於 200 元無線充電產品。

如果從無線充電這件事本身出發,269 元的愛否開物 S1 和 538 元的 Nomad Base Station Qi 幾乎是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你在無線充電之外希望能有更多的附加功能,那麼 mophie Charge Stream Desk Stand 的品牌 / 做工 / 設計感和 Nomad Base Station Qi 的 hub 功能也配得上它們高昂的定價。

作為蘋果認可的配件廠商,mophie 出色的設計感和做工一定程度上支撐了它的高溢價

在無線充電功能逐漸向非旗艦智能手機下沉的過程中,價格的鴻溝會被激烈的競爭剷平,但是在此之前,分化的價格可能會是無線充電器的常態,而是否值得為附加特性買單,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考慮到以上幾個問題,你應該能清楚自己是否需要無線充電器、如何選擇無線充電器了,那麼,你是如何看待無線充電這件小事兒的?

mophie Charge Stream Desk Stand支持立式 / 卧式兩種充電方式,設計感強烈

mophie Charge Stream Desk Stand同時支持 2 部手機無線充電,可擴展 A 口和 C 口 hub,雙十二直降。

iOttie iON Wireless Plus散熱設計,可擴展 hub

愛否開物 S1 立式無線充電器立式充電,簡單方便,散熱效果不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有趣的靈魂終都相遇在網上衝浪
你覺得你與五年前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