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自主發展很難實現格力6000億營收的願景

自主發展很難實現格力6000億營收的願景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與小米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的10億賭局即將揭曉,目前來看格力很可能贏得勝利,其今年的營收可望達到2000億。在今年的營收達到了董明珠在2012年獲選格力電器董事長提出的2000億營收目標之下,董明珠近日在內部會議表示到2023年要實現6000億銷售目標,柏穎科技認為這一目標如果僅靠格力電器向來強調的自主發展方式恐怕很難實現。

格力多元化難言成功

格力的營收當中有大約八成來自空調業務,說明這家企業對空調業務高度依賴,而它也已日漸認識到過於依賴空調業務不利於它的長遠發展,近幾年不斷進行多元化發展,希望通過多元化發展來推動企業取得更快的發展。

然而從現實來看,格力的多元化業務很難說得上成功,其推出的手機至今銷量僅是董明珠所說的很成功,而市調機構給出的數據幾乎不見格力手機的蹤影;冰箱、小家電等業務的規模一直很有限;智能裝備據稱連續倍增,然而規模實在太小。2017年的業績顯示,生活電器和智能裝備佔總營收的比例分別只有1.55%和1.43%。

這是因為格力發展多元化業務向來強調自主發展的方式,然而目前各個行業都已有強勢的品牌,作為後來者的格力想從強手如林的這些新行業中突圍而出並不容易,這從發展多年的小家電業務始終不成氣候,新進入的手機和智能裝備業務規模太小都可以看出來。

依賴空調業務難實現6000億營收願景

業務多元化難以成功,導致格力這兩年催動營收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空調業務,2017年是一個空調旺銷大年,國內空調銷量同比增長超過三成,格力也因此取得了37%的增長;2018年由於天公不作美,空調熱銷旺季連續大雨,加上房地產市場低迷,國內再次出現數千萬空調庫存,不過格力通過深入三四五線城市,從中小空調企業手裡搶到了大量市場份額,最終推動今年的營收可望達到近2000億。

然而這種主要依賴空調業務來維持增長的方式是不可持續的,更不可能依靠空調業務取得近6000億的營收,國內的空調市場規模大約在3000億左右,即使全部給格力佔去也無法實現6000億的營收,更何況空調市場還有它的老對手美的、海爾等,以及近兩三年以來快速增長的奧克斯。

拓展三四五線城市也對格力的盈利不利,今年上半年其毛利率為34.37%,較去年下降了4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在三四五線城市銷售的主要是中低端的產品,不過它有力的控制了成本,在空調銷量大幅增長的情況下,銷售費用反而減小了5.9%,最終取得了凈利潤增速35.48%,高於營收增速31%。

格力未來實現6000億營收會不會走上併購道路

從上述可見,空調業務未來必然會有天花板,繼續依賴空調業務推動營收增長至6000億並不現實;而通過自主發展多元化業務的方式,由於競爭對手普遍是行業里的領先者,作為後來者的格力很難改變行業格局,從中突圍,導致它的多元化業務一直難以壯大規模。

格力似乎也已認識到這一點,今年以來已有了一些收購的動作,它先是收購了與它頗有淵源的晶弘冰箱,然後在強調要花500億也要發展自主晶元的時候,卻忽然間拿出30億入股計劃收購知名半導體企業安世半導體的聞泰,由此開闢了另一條進軍晶元行業的道路。

從上述兩項投資可以看出,格力似乎已認識到了進入新行業面臨的困難,而開始正視現實,試圖通過收購或投資的方式進入其他行業。柏穎科技認為這應該是一條更可行的道路,其競爭對手美的就是通過連續收購的方式,最終去年的營收突破2000億至2400多億的新記錄,而格力自身擁有超過千億的現金,通過收購的方式介入新的行業甚至進軍海外市場不失為一條值得考慮的選項。

柏穎科技認為任何一家企業在一個行業做到極致的時候都要進行多元化發展,以保證企業持續穩定的營收增長,畢竟任何行業都有周期,而多元化發展可以避免受到不同行業的周期變化的影響,讓營收的增長更為穩定,而在空調行業持續賺取豐厚利潤的格力在當前空調行業依然處於景氣階段通過收購的方式進入新的行業將是更為可行的道路,而如果選擇這條道路或許到2023年它實現6000億營收還是有可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穎 的精彩文章:

華為mate20受累屏幕或推動其強化與產業鏈的合作

TAG:柏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