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狗十三》:原生家庭之傷,還有救嗎?

《狗十三》:原生家庭之傷,還有救嗎?

壹讀君按:

今年,國產青春片出了一部《狗十三》,雖然沒有《海王》的票房高,但受到不少影評人的肯定,及觀眾的認可。

截自微博評論

還有人說「《狗十三》是每個中國人的成長史」。很多人被父母以「愛」為名,扼殺孩子的靈魂,來滿足自己「權威」的虛榮感、滿足感。那麼被「殺死」的孩子們真的「死」了嗎?不一定!

來源 | KnowYourself(knowyourself2015)

作者 | KY

公號簡介 | 幫每個人學會幸福生活。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書中曾經提到過,「人,並非是一個純粹由生物因素決定的、由原始衝動慾望堆砌的一成不變的個體,也並非絕對由文化環境所操縱的木偶」。我們人格的形成,是由先天與後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我們今天想聊的重點是,一些先天的因素對我們人格的影響被低估了;同時,我們還沒有形成記憶時的人生最早期的關係和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也往往會被我們忽略。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心理學意義上的「人格」。

人格是一種

建立在生物基礎上的心理趨勢

人格,指的是人們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逐漸顯現的自身在思想、價值觀、社會關係、行為模式、情感體驗等各個方面的大體趨勢(tendencies)(McAdams & Olson, 2010),以及在這些方面上與其他個體之間的差異(Kazdin, 2000)。

眾多研究者認為,人格是一種建立在生物基礎上的心理趨勢(McCrae & Costa, 1999; Jarrett, 2016),先天因素在人格形成過程中其實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而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論早期成長環境等後天因素對於人格的塑造時,先天因素的重要先決意義很多時候被輕視了(Erikson,1950; Freud, 1963; McCrae & Costa, 1994)。

人格形成的基礎:

你可能忽略了自己的「精神胚胎」

氣質性格(Temperament, 也有稱作dispositional traits),也就是所謂的「秉性」,是那些在我們僅出生幾天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出來的「脾氣性格」(Jarrett, 2016),它被看作是奠定了人格的最基本的趨勢特徵(McCrae,et al., 2000)。

我們所熟知的,責任心、宜人性、外向性、開放性及情緒穩定性,即「大五人格」,就是最常被用以描述人格的基本趨勢的五個維度(McCrae, et al., 2000)。

劍橋大學心理學家BrianLittle在研究中發現,當人們在新生兒的床邊製造出一些聲響的時候,有些新生兒會自然地轉向發出聲音的地方,而另一些新生兒的反應則相反,他們會(默默地)轉開(Little, as cited in, Dahl, 2014)。不僅如此,他還發現那些會轉向聲源的新生兒,更有可能在之後成長為外向的人,而相對的,另一些新生兒則更可能成長為內向的人。

可以說,在每個人的身上似乎都存在著這樣一種與生俱來的「精神胚胎」,它在生命的最初,表現為了氣質性格,影響著人們對於外部刺激的反應,也在之後的成長過程中成為了個體人格特質的基礎內核。

心理學教授Dan McAdams曾在一次訪談中形象地描繪道,「一個人的人格,就像是被人們的種種人生故事包覆著的氣質性格」(as cited in, Friedersdorf, 2016)。

* 為什麼說人格中存在著「精神胚胎」呢?

除了上述對嬰兒及個體成長的直接觀察外,眾多心理學、生物學及遺傳學的研究也都佐證了這種「精神胚胎」似的人格基礎的存在。

1. 某些人格特質與生物性特徵存在直接相關

Roberts與Jackson(2008)通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發現了特定人格特質與基因的相關性,例如,擁有5-HTT這種基因序列的人更具有攻擊性,而糖皮質激素受體更活躍的人,天生抗壓力更好。

另外,哈佛大學教授Jerome Kagan也發現,人的一些生理特徵與人格存在相關,如更容易感染、皮質醇(又稱「壓力荷爾蒙」)水平更高、心率更高的人,更自我壓抑、更容易煩躁和感到焦慮(as cited in, Gallagher, 1994)。

這些基因與生理特徵,在人們還是母體中的一個胚胎的時候,就已經被決定下來的生物性特徵;因而,與這些特徵相關的人格特質,便很有可能也是在胚胎中就被孕育了的精神特徵。

2. 某些人格特質並不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不同

Blatny, Jelinek和Osecka(2007)為此做了一項跨越40年的縱向研究,被試在最初參與研究時,還僅是幾個月大的嬰孩,到研究結束時,他們都已年過不惑。研究者們從中發現,在嬰兒時期就表現得更不內斂,整體活躍度與敏感度都更高的人,在成年之後也更可能在「外向性」上的得分更高,即更可能成為外向的人。

也就是說,儘管在幾十年間,這些人經歷了生活、學習、工作的許許多多的變化,但他們在出生後不久所表現出來的氣質性格,仍然與他們在不惑之年所展現的人格特質存在著一致性。

3. 某些人格特質也並不因為後天環境的改變而改變

明尼蘇達大學的Bouchard, Lykken與McGue(1990)以及Lykken與Tellegen(1996)的兩項同卵雙生子的縱向研究都發現,儘管這些雙胞胎在出生後不久便被不同的家庭撫養長大,他們成年後的人格特徵仍然保持著很高的相似性(以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測量雙胞胎各自的人格特質得到該相關性),並且他們之間的相似性並不比那些在同一個家庭中長大的雙胞胎更低。

不僅如此,Plomin等人(as cited in, McCrae, et al., 2000)對被領養的孩子與領養家庭的研究也發現,那些被領養的孩子在人格特質上,既不像他們的養父母,也不像他們養父母家中的其他子女。

天生胚胎中的聯結,並不會因為成長環境的改變而被徹底割裂;雙生子之間天生的相似性,尤其在人格上的相似性,並不會因為成長環境的不同而變得截然不同。

* 我們的精神胚胎究竟是什麼?

1. 精神胚胎決定了人格特質的整體與相對趨勢

Caspi,Robert與Shiner(2005)提出了人格發展的「成熟定律」,即每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總體上都會變得更宜人、更有責任心、更情緒穩定、更外向等。這種人格總體趨勢上的成熟取決於個體生理上的成熟。但同時,這種成熟,建立在同一個個體的過去和現在的比較之上。

也就是說,精神胚胎決定了每個人人格特質的總體趨勢和相對位置。

例如,一個人責任心水平低於平均值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得比過去的自己更加有責任心,不過,當ta在與群體中的其他人相比時,仍然是那個相對缺乏責任心的人(因為其他人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比過去的他們更加有責任心)。

儘管人們大體上總是在比過去的自己變得更加成熟、更宜人、更有責任心等,但Caspi等人認為,這種成熟的變化是有限的,個體的人格並不會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而無限度地發展變化。

他們以「設定點」來比喻人格的這種「有限」發展,即不論人們的人格如何成熟或變化,最終總是在這個「設定點」所在的一定範圍內波動。例如,一個容易在社交場合感到緊張的人,即使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的豐富以及反覆的努力,自己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減低緊張感,卻也很難徹底轉變成為一個樂於交際的人。

2. 同時,我們很少想到,我們的精神胚胎也影響著我們所成長的環境,從而進一步影響人格的形成

在大量文章都在強調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影響的時候,人們常常忽視一個事實:孩子天生的脾氣性格會對家長的教養方式造成影響。McCrae等人(2000)認為,有些父母之所以對他們的孩子表現出更多的寵溺,很有可能是因為這些孩子天生的「宜人性」較高,更常表現出可愛的一面(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另外,人們也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選擇、主動尋找與自己個性更契合的環境,就這樣人們的天性又在自己所選擇的環境中被不斷強化(Caspi, et al., 2005)。比如,一個成就取向的人,覺得大城市能給自己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和發展的空間,於是決定在大城市裡奮鬥,與此同時,Ta對於成就的渴望也在大城市裡不斷被回應和加強。

哈佛大學教授Kagan也曾感嘆道,「先天因素對於人格形成的影響,超出了我們所能想像和所願意相信的程度」(as citedin, Gallagher, 1994)。

在記憶形成之前,

最初的環境影響了精神胚胎的發育

人格形成的後天因素,主要指的就是成長環境與經歷,而這其中,家庭,是人們最初的社會化場所、最主要的成長環境。這些環境對我們的影響早在我們的記憶產生之前就開始了。我們有時候無法理解自己性格中的某些部分,是和人生最初的記憶的缺失是有關的。你可能並不知道,自己在襁褓中的環境是什麼樣的。

1. 人生最初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是人們最初的社會關係,影響著個體日後的人際交往。尤其是在生命的初期,生理需求能否及時得到滿足,影響著個體對於外在世界與他人的信任感以及安全感的判斷。當父母能夠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時,孩子更有可能認為外在世界是安全的,ta長大之後也更容易表現得不拘謹、善於與他人交往(Ainsworth, 1978)。

另外,Mahler等人(1975)認為,嬰兒會從最初時期與母親的「共生」(symbiotic)關係中(由於嬰兒的生理需求與有限的認知能力,覺得ta與母親之間最初就像是一個生物性的整體),逐漸分離獨立出來。但若在「共生」期,母親的愛過於有侵犯性或讓孩子感到「喘不過氣」時,ta便會比其他孩子更早地和母親保持距離。而ta也更有可能在成年之後,對他人的親近感到不適或甚至抗拒。

儘管大多數幼年的記憶早已被我們遺忘,但這些關於愛與安全的感受早就固著在已有的精神胚胎之上,影響著我們之後的人際關係,包括親密關係(Hayasaki, 2016)。

2. 人生最早期的家庭教養

父母在家庭中養育、保護、照顧孩子的同時,也教育他們如何行走和說話,培養他們形成自己對世間的好惡、價值態度,為他們提供社會交往、情緒管理等一系列社會化行為的模型(McCrae & Costa, 1994)。而我們很多時候思考家庭對自己的影響時,都並不了解在生命的最初,你父母對你的教養是什麼樣的。——它對我們的塑造,在懂事之前就存在了。

從社會學習的角度來看,一方面,人們通過觀察學習來模仿父母的表情、姿勢、發音,到說話、走路,再到後來的為人處世、價值判斷等等,這個過程塑造了孩子的人格特質。另一方面,通過行為強化,即獎賞與懲罰,人們也能直接習得行為的模式,例如,不諳世事的嬰兒,也會因為發現自己的笑可以得到母親更多的關注(獎賞),而更經常開懷大笑(Thompson, 2008),這便使他們更有可能在長大後成為「宜人性」更高的人。

Anna Freud(弗洛伊德的女兒)在「兒童發展」理論中(Developmental Line)提到了人生最早期的家庭教養對我們人格的影響(Freud,1963):

例如,進入肛欲期(analstage,1-3歲)的幼兒,原始衝動的滿足主要依靠大小便的排泄得以滿足。若此時,家長對於孩子排泄訓練失敗,如過早地強迫孩子保持自身的潔凈,就有可能激發孩子通過自我防禦來捍衛自己自由排泄的權力,孩子也會因此更有可能形成所謂的「肛欲性格」,即個性上更為頑固、吝嗇和冷酷。

相反,如果家長對孩子逐步地進行排泄訓練,則能夠幫助ta更好地接受家長和「社會」對於個人清潔的要求。他們得意逐步將這種標準整合到自己的超我(即道德感)之中,對自己日後的行為進行自覺的約束。而個體守時、責任心等寶貴的人格特質也會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

當然,無論哪個生命階段,包括嬰兒期,個體成長過程中所遭受到的創傷經歷(如被某一方父母遺棄,目睹劇烈的家庭鬥爭等),都會對人格造成影響,即便個體甚至可能沒有意識到那些經歷是存在的(沒有記憶)。並且,這種影響是有生理基礎的。Bremner(1998)的研究發現,創傷性事件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可能導致大腦中的海馬體(hippocampus)發生萎縮,而這又會對人們的情緒穩定性造成影響。

我們仍然可以是自身人格的塑造者

看到這裡,你也許會質疑我們為什麼要寫這樣一篇文章。如果我們的人格很大一部分由先天的精神胚胎決定,又受到生命最初環境的影響(即便那時候我們對環境還沒有太多的控制力),同時我們的精神胚胎還影響著我們會在成長過程中進入什麼樣的環境(例如,天生宜人性高的孩子更不容易被父母嚴厲地處罰,天生競爭性強的孩子會選擇不斷進入更有挑戰性的學校等)。

這樣的事實是不是太悲觀了?我們是不是會對「自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缺乏足夠的掌控力?

事實並非如此。其實,意識到這些事實,恰恰對我們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格成長有好處。

每個人都有一個精神胚胎,它決定了你的一個基本氣質,和你未來可能發展變化的範圍(複習:一個天然內向的人,可能會通過成長變得比自己更外向,卻不太可能比天生外向的人更外向)。這意味著我們不需要對自己有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期待和要求。你一定有天然的極限,但同時也會有天生的優勢。你接受最本真、最核心的你自己,同時在一個合理、現實的範圍內努力成長、進步。這會是一個讓你更少自我苛責、更少焦慮的狀態。

你的精神胚胎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你會選擇什麼樣的環境,意識到這一點,能幫我們避免自己變成一味埋怨外界和他人的人。同時對自己的環境保有更多一份的警醒。同時,如果你的環境持續地不如人意,你需要看看你自己的人格特點是否在其中有一些影響(你是否選擇了進入和留在這樣的環境里)。

而如果你希望更多的了解自己身上、不被自己理解的性格特點,可能你可以考慮去了解自己生命最初的經歷。也許會給你一些不一樣的啟發。

牛津大學的BrianLittle認為,人們並非基因或環境的受害者,即使在人格形成之後,人們依然可以自由地選擇成為一個怎樣的人(ascited in, Dahl, 2014)。他指出,我們「每個人都至少有三個自我(three selves),一個是由基因決定的自我,一個是在環境與文化影響下的自我,還有一個是由我們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標與價值所定義的自我,而最後這一個,才是最重要的、完全屬於自己的自我。」

以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讀 的精彩文章:

基因編輯:上帝的手術刀or潘多拉魔盒?
這團萌物看似天真無邪,其實滿腦子黃色廢料

TAG:壹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