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納光還丹:道家性命雙修之法,採光入丹田!

納光還丹:道家性命雙修之法,採光入丹田!

納光還丹是道家性命雙修法之一,對健身增智頗有益處。

此法姿式不拘,坐,卧、立均可,以中正舒適為度,光源不限,日、月、星、燈光都行。

若納燈光,使燈與眼平,相距2米左右為好。若納日光,初練者當避烈日傷眼,只可於日初升、傍晚或透過樹葉間隙採納。待功力提高後方可直視,納取烈日之光。若納星光,初練階段只可專註最明亮的一星納之,功力提高後可取星群最密處同時納取多星之光。

納光時口輕閉,齒相合,以舌尖背面舐於上齶之軟齶、硬齶交界處。雙目大睜,凝神專註光源,不得眨眼。吸氣時存想所視之光由雙目進入腦海。呼氣時存想進入腦海之光沿身體中軸直下,降入丹田(在肚臍與命連線之中點處,如雞蛋大小之立體空間)。待雙目不能再堅持時,慢慢垂簾合目,不留光隙,並存想光源隨之進入腦海。合目後凝神內視,即見內視野中出現一光團,光團大小、亮度因光源及練功者功力不同而異。光團出現後會相繼發生位移、形態、色彩、堯度等一系列變化。練功者專神視守之,在順其自然演變的前提下,微微用意,引導光團向丹田方向移行,希望其存於丹田之中。但切忌用意過重。初練階段光團常不受意念作用的影響而自然飄移、消散於內視野的不定部位,經較長時期的假煉後,光團オ有可能逐漸向丹田移動,並最終存於丹田中。

光團的演變及練功過程中感受,隨練功日程而變化,練功者既不要追求、留戀,也不要駭恐、驚懼,專神視守,泰然置之,初練者納光能力差,睜目凝視光源的時間短,閉目後光團會在內視野中演變,消散快;光團消散後可睜目再納,每次練功可睜目納光4~9回。陰虛者宜取偶數,即4回、6回或8回;陽虛者宜取奇數,即5回、7回或9回。練功日久,睜目納光能力提高,閉目後光閉在內視野中演化、消散變慢,存留時間可廷長至30分鐘以上。功夫至此,毎次練功只納1~2回即可。

每日練功次數不限,可根據自已的具體情況靈活按排。此法無任何不良反應,不出偏差,練即受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道探索 的精彩文章:

修鍊口訣為什麼不肯輕傳?師父給了這十四條!
開了「第三隻眼」的人,看到了煉功者發出的「外氣」

TAG:丹道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