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琪的野心與焦慮

陳琪的野心與焦慮

「你真的是直男嗎?作為一個直男你怎麼了解女性的喜好?」兩年前在BAI貝樂會年終慶典上,田朴珺向陳琪拋出這樣一個辛辣又犀利的問題。

愣了半秒的陳琪,接過話題微笑著給出一個很「直男」的回答,「當面對一個女孩的時候,男人不懂她們;但當我們每天去分析一千萬個女孩的行為的時候,通過數據分析我們就知道了。」

如此「不浪漫」的回答,典型的理工科思維。

「野心」創業者

理工科思維有一個好處,就是現實和目標性強,凡事都可以量化。

在資本寒流侵襲下,蘑菇街赴美上市的靴子最終落地,創業八年,陳琪總算給自己一個交代。

12月6日,主打年輕女性用戶的電商平台蘑菇街,正式登陸紐交所。開盤當天,報12.25美元,較14美元的發行價下跌12.5%。股價盤中一度大跌逾17%,最終首日以14美元的股價收盤,與發行價持平,總市值為15億美元。

蘑菇街IPO後,作為聯合創始人、CEO兼董事長的陳琪,將擁有79.3%的投票權,是公司的最高話語人。

在性格上,陳琪是一個天生的創業者,他不只一次坦言「我天生就是要當老大的。上幼兒園的時候,如果有台階,我就一定要坐在最高的那層上面,下面的都要聽我的。」

從來說一不二的陳琪,喜歡玩「ALL IN」,從不給自己留一絲退路,他覺得只有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搭進去,這個事兒才可能幹好。

於是,他賣掉了一套杭州的房子,得了100萬作為創業啟動資金。一年後,又二話不說把淘寶期權以5美元一股賣掉,換得400多萬元。這要是放到今天,以阿里股價約182.25美元算,至少也上億元了。

哪怕是這種滴血的「虧損」,陳琪依然面不改色地表示,「不後悔!」

就連淘寶約談有意收購蘑菇街時,他也堅決不賣。談判破裂的結果是,2012年中,蘑菇街接到阿里的封殺令,被迫轉型做獨立的電商平台,這位阿里系創業者,最後也避免不了與老東家狹路相逢。

2015年,投資人提出希望蘑菇街和美麗說融合,陳琪霸氣要求融合後的新公司必須以他為主導,擔任CEO,否則不談。歷經大半年的談判,這場合併案終於如陳琪所願落下帷幕:陳琪出任CEO,徐易容退出。

大概,在陳琪眼裡,什麼都不及「當老大」時,揮斥方遒唯我獨尊來得過癮。

這些年來,蘑菇街被稱為阿里、京東、唯品會以外的中國電商「第四極」。

對此,陳琪略有不服,在某次接受採訪時他直言,「蘑菇街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大家眼中的電商『第四極』了,只是曾經有過這個說法,但是事實上不準確,我更希望的說法是中國時尚『第一極』,成為中國消費者的時尚目的地,而不是購物目的地。」

事實上,為了擺脫這個「標籤」,為在電商江湖贏得一席之地,自創業之初開始,野心勃勃的陳琪從未停止過折騰。幾乎每隔三年,他就帶領蘑菇街進行一次轉型,從創立之初只做討論消費的社區,到導購,再到電商平台,如今,又押上直播、短視頻、小程序等內容平台。

據了解,蘑菇街的收入包含營銷服務收入、傭金收入和其他收入。


陳琪的焦慮

但敲響美股鐘聲的蘑菇街,給出的交卷並非盡如人意。

據11月9日蘑菇街向SEC遞交的IPO招股書顯示,擬籌集最多2億美元資金,但隨著上市步伐臨近,市場反響不盡如人意,招股書只能一改再改,最後發行價確定為14到16美元,最大募資金額為8740萬美元。但最後上市價卻取了最低價14美元,最大募資額也僅為7650萬美元。

除了資本寒冬這個大環境,蘑菇街業績虧損以及MAU(月活用戶數)增長几乎停滯,也是橫亘在陳琪面前的老大難問題。

從此前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2018年財年蘑菇街實現總營收9.7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1.09億元下滑12.3%。其中,營銷服務收入為4.766億元,同比下滑35.6%。而盈利方面,

經調整後,蘑菇街在2017財年、2018財年凈虧損分別為4.761億元、4.202億元,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2019財年上半年調整後凈虧損1.857億元。

最要命的是,得到騰訊QQ錢包和微信支付兩大流量入口的蘑菇街,其活躍用戶的增長也意外地撞上天花板,在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12個月中,蘑菇街活躍買家也僅增長3.5%至3280萬,活躍用戶增長近乎停滯。

儘管凈虧損略有收窄跡象,但對於投資者而言,營收大降、持續虧損、活躍用戶增長近乎停滯等經營狀況,始終不足以撐起他們的信心。

此番一再降低姿態,哪怕「流血」也要堅持上市的舉動,背後其實是陳琪這個掌舵者的焦慮。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蘑菇街與美麗說、淘世界合併成立美麗聯合集團以來,坊間一直傳聞美麗聯合集團正考慮赴美上市一事。

正所謂,空穴來風未必無因。果不其然,今年11月,上市一事得到證實,不過主角變成了美麗聯合集團旗下的蘑菇街。原本一切都在陳琪的可掌控範圍內,然而誰也沒想到2018年的大氣候會是這種走向。

眾所周知,今年伊始,互聯網慘遭資本寒冬,P2P爆雷、共享單車遇冷、美股科技股頻頻暴跌,受此影響,IPO狂潮變破發潮,不久前相繼上市的美團、小米、寶寶樹等股價跌宕起伏。

此外,在一眾競爭對手中,阿里、京東、唯品會等電商平台早已上市,就連專註母嬰市場的寶寶樹也搶在蘑菇街之前上市。

如此內外憂患夾攻之下,留給蘑菇街的空間自然有限,這對於向來野心勃勃的陳琪而言,實在是無法忍受的。

在「要麼等死、要麼找死」的兩難選擇中,陳琪步履維艱。可以說,在資本遇冷的當口,上市是融資的不二選擇。

哪怕是一張姍姍來遲的船票,陳琪也要將其握在手中。因此,將發行價降到最低也要上市的做法就不難理解。

互聯網「下半場」戰事,始於王興,但不止於美團。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無人倖免,陳琪以上市結束上半場戰事,但更為殘酷的下半場,才剛剛開始。

作者:電商報 李迎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商報 的精彩文章:

劉強東有何野心?養雞、養豬,現在又種草
虧損2.5億絲毫不懼:B站一路狂奔

TAG:電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