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上個月一件瓷瓶賣了4285萬港幣!

上個月一件瓷瓶賣了4285萬港幣!

玩瓷器的人手裡肯定有這麼一件兩件壓堂的寶貝,今天我們說到的是一件宋代龍泉青瓷,這幾年瓷器價格是前景一片大好,拍賣會上成千上萬的瓷器都不在話下,每年都有好多件破億的瓷器,一些古玩家給我留言說張老師說說如今的瓷器市場,從市場來看不錯,你住不住市場一切白搭,第二你要有實力的平台,給你宣傳展現出來,用馬未都馬老的話,現在是物以知為貴,這個不無道理的,看看佳士得,蘇富比,嘉德,保利,拍賣宣傳是做足了的,每次都有刷新以往的價格,就在2018年11月24日晚,佳士得香港2018年秋拍「不凡- 宋代美學一千年晚拍」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槌,本場共21件精品上拍。其中,南宋龍泉粉青釉紙槌瓶以諮詢價形式上拍,3600萬港幣落槌,加傭金最終以4285萬港幣成交。

佳士得香港『不凡- 宋代美學一千年 (晚間拍賣)』專場於今夜開槌,一件極為珍罕的南宋龍泉粉青釉紙槌瓶經過拍場激烈爭奪,最終以42,850,000港元的成交價易主。

幽微素雅,千年制瓷巔峰之作

明人高濂《遵生八箋》曾言,「古宋龍泉窯器,土細質薄,色甚蔥翠,妙者與官窯爭艷。」可見南宋龍泉窯在明人眼中已是能與官窯媲美的珍品。紙槌瓶因產量甚少,故更見稀有。

紙槌瓶因形似紙槌而得名,其直筒腹、長直頸和盤口的造型,應自伊斯蘭地區西部(或為伊朗)傳入中國,原型玻璃瓶或樽,宋代以瓷器仿而改之。因產量甚少,藏家多以世代相傳或作鎮寺之寶用。

Lot 8007

南宋 龍泉粉青釉紙槌瓶

估價待詢

高23.4 cm

來源:

德島藩蜂須賀家族珍藏

小室信夫(1839-1898)珍藏

富永冬樹珍藏(其妹夫為益田孝)

益田孝男爵(1848-1938)(別號鈍翁)珍藏

倫敦蘇富比,2006 年 11 月 8 日,拍品 54 號

展覽:

東京三越本店,《益田鈍翁展》,1983 年 5 月 24 日 -6月5日

借展予美國哈佛大學賽克勒藝術博物館

借展予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著錄:

長谷部楽爾編,《世界陶磁全集 - 12:宋》,東京,1977 年,圖版 207 號

日本經濟新聞社,《益田鈍翁展》,東京,1983 年,圖錄圖版 34 號

白崎秀雄,〈鈍翁蒐集品由來記〉,《芸術新潮》,東京,1983 年 5月號,頁 59

此件龍泉粉青釉紙槌瓶盤口,長頸漸寬,折肩,直筒腹,淺圈足。內外施粉青釉,釉汁厚潤如脂,充份體現了宋代幽微素雅的審美意趣。

此瓶的釉料肥腴失透、溫潤如玉,薈萃了龍泉青釉最為人稱許的特質。其天青釉清淡柔和,在藏家看來固妙至毫巔,但陶工卻視之為畏途。色澤、質感佳妙如斯者,其原料、配製、上釉和窯燒皆須拿揑得恰到好處,故上乘之作寥寥無幾。

這種釉料美不勝收,在日本通稱為「砧青磁」,泛指與本拍品相近的極品青釉紙槌瓶,此類器物於南宋和元代輸入日本,藏家業已將之與這抹妙不可言的釉色划上了等號。更有人指出,本品正是用「砧青磁」統稱該類名瓷之緣起。

該瓶曾於2006年11月8日舉行的倫敦蘇富比秋拍中上拍,成交價高達118萬英鎊,摺合人民幣1059萬。

龍泉粉青釉紙槌瓶上手圖

茶道上上之選,益田孝男爵收藏壓軸之作

八百多年來,這一類佳妙瓷瓶在中日兩地均被奉為圭臬,茶人視之為茶道之中花器的最上品,而這一現象在日本尤為普遍。此件拍賣的紙槌瓶,在日本就有一段悠久動人的收藏歷史。

這件龍泉瓶身世顯赫,在日本的歷史源流可上溯至桃山時代(約公元1574-1600年),及江戶時代(1603-1867)。白崎秀雄曾於《藝術新潮》1983年5月刊發表《鈍翁搜集品由來記》,文中提到此瓶在蜂須賀氏家族代代相傳。蜂須賀氏為名門望族,於十六世紀下半葉聲名鵲起,成為江戶時代權重一時、長盛不衰的封建氏族之一。蜂須賀氏貴為阿波國(今四國德島縣)大名,最著名的當屬蜂須賀正勝。傳說當豐臣秀吉還是浪人的時候曾與正勝狹路相逢,正勝與隨從途經愛知縣東部三河的矢作橋,浪人日吉丸(即日後的豐臣秀吉)當時在橋上呼呼大睡,正勝被後者的頭絆倒,不以為意的他繼續前行。但被吵醒的日吉丸憤然而起,一把抓住正勝的長矛。正勝對這位年輕人的勇氣心生敬意,忙為失敬之舉道歉,並收之為麾下武士。

龍泉粉青釉紙槌瓶流傳有序

蜂須賀正勝與豐臣秀吉都熱衷於茶道,豐臣秀吉借用茶道的力量,在1585年,讓自己的御用茶道師千利休住持宮廷茶會,以天下最名貴的茶器為天皇點茶,確立了自己天下人的地位。而蜂須賀正勝則與千利休來往密切,千利休曾受家政所託購入一把茶壺,並在信中拜託富商親戚渡邊立安將之交給家政。多名千利休的弟子均獲家政羅致門下,這與他們的政治眼光和茶道造詣不無關係。有這樣頂級的財力及眼光,能蒐集如此典雅的茶具當然也不在話下。

據稱,此瓶後為小室信夫(1839-1898)庋藏。小室於1839年生於德島一個富裕的商賈之家,但卻熱衷於公民和社會議題,其後更投身政壇。他強烈反對德川幕府政權,並聯合志同道合者,將京都等持院足利三代木像梟首,以示抗議,終於在1863年被捕。據說他出獄後,獲德島(阿波國)第十四代藩主蜂須賀茂韻(1846-1918)招攬為德島藩武士。他於1872年赴歐美遊歷,並於1874年聯同板垣退助公爵(1837-1919)等人,大力遊說政府成立民選議院及制訂憲法。小室其後從商,參與經營共同運輸會社(即日本郵船會社前身),1891年獲提名加入貴族院。

本拍品後流入富永家族,成為富永冬樹(曾任東京證券交易所董事)之藏品,其妹夫乃鑒藏名家益田孝男爵(1848-1938),其後益田再直接從富永家族或在拍賣會上購入此瓶。益田孝的收藏生涯應始於1878年,他在1938年辭世之前,藏品已多達四千件左右。他自號「益田鈍翁」,常於小田原和鎌倉宅邸舉辦茶會,茶人之名不脛而走。此外,益田多次舉辦展覽,將個人及友儕之珍藏公諸同好。他以品味之高聞名於世,許多人認為自千利休之後,益田對日本茶道的影響之大,同儕無出其右。據說,他生前亦視此瓶為其藏品的壓軸之作。

南宋 龍泉粉青釉紙槌瓶 高23.4cm

八百多年來,此類極品龍泉青瓷在中日兩地均被奉為圭臬,常被視為傳家或鎮寺之寶代代相傳,而這一現象在日本尤為普遍,在日本被通稱為「砧青磁」,泛指與本拍品相近的極品青釉紙槌瓶,此類器物於南宋(公元1127至1279年)和元代(公元1279至1368年)輸入日本,藏家業已將之與這抹妙不可言的釉色划上了等號。更有人指出,本品正是用「砧青磁」統稱該類名瓷之緣起。

這一造型因形似紙槌而得名,但其直筒腹、長直頸和盤口樣式,其實是以玻璃瓶或樽的方式,自伊斯蘭地區西部(或為伊朗)傳入中國。1997年發現的公元十世紀印坦沉船貨物中,也有玻璃近似例的碎片。艾爾薩巴珍藏(Al-Sabah Collection)一例形制相同的公元九至十世紀伊朗地區吹制玻璃瓶,其頸若筒狀;藏品中尚有兩件年代略晚的十至十一世紀伊朗地區近似例,其器頸略斂。另外,1986年,一個斷代為公元1018年的遼代古墓亦曾出土近似的伊斯蘭玻璃瓶。

以本拍品為例的無耳紙槌瓶,在南宋和元代傳世龍泉青瓷中極罕。北宋年間,曾有燒造兩款與宮廷密切相關的無耳盤口紙槌瓶。一者是一小批定窯紙槌瓶,大維德爵士舊藏一例,瓶口略斂。但以重要性而言,特為北宋朝廷燒造的汝窯紙槌瓶,似有過之而無不及。1987年,河南寶豐縣清涼寺窯址出土了一件汝窯盤口紙槌瓶,台北故宮亦珍藏二例口沿破損的近似汝窯瓶。於2004年,河南汝州市東南面張公巷窯址出土一批與汝窯御瓷淵源甚深的淡青瓷器,當中也有近似的紙槌瓶。

極品龍泉青釉瓶(如本拍品)與北宋汝窯御瓷之間的關聯,還可證諸南宋作品之精工細作,以及其呈色較深的青釉,這一特色亦見於南宋官窯御瓷;同樣值得一提的是,上文提到為北宋宮廷燒造的紙槌瓶無耳,而南宋年間在浙江杭州老虎洞窯燒造的御制官釉紙槌瓶,同樣不飾雙耳。龍泉紙槌瓶的筒頸兩側,泰半飾雙耳,耳以鳥形居多,常謂為鳳耳,北京故宮珍藏一例,另一例為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珍藏。尚有一批龍泉窯紙槌瓶,以龍首魚身的魚龍為耳,但較不常見。

像本拍品這一類佳妙瓷瓶,日本茶人視之為茶道擺設的上上之選,而數百年來,此器可能正是作此用途。它身世顯赫,在日本的歷史源流或可上溯至桃山時代(約公元1574至1600年),及至江戶時代(1603至1867年),其流傳經過漸趨明朗。白崎秀雄曾於《芸術新潮》1983年五月刊頁59發表《鈍翁搜集品由來記》,文中提到此瓶在蜂須賀氏家族代代相傳,其近似例鮮有亮相於博物館展覽或刊物,而此作之形制和釉色均無比精妙。蜂須賀氏為名門望族,在十六世紀下半葉聲名鵲起,成為江戶時代權重一時、長盛不衰的封建氏族之一。

為什麼很多人手裡的東西出售不了呢,或者說砸在自己手裡五六年沒有出手掉,一看這次是佳士得拍賣一件上千萬的東西,也想著我這個也最起碼值個幾百萬吧,可以只是想想而已,一切都是空談,可以看看佳士得拍賣的東西,一切都是流傳有序的東西,就像這件東西2006年在蘇富比曾經拍賣過,這個有記錄查詢,都是一些知名大收藏家手裡的東西,而自己,沒有流程有序,也不是什麼知名的大收藏,自己誤認為國寶級的東西,你是自己認可自己,而不是大眾認可你的東西,要想拍的好,那你還得諮詢張老師,而不是在這裡空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定收藏 的精彩文章:

唐代·三彩工藝珍品
寶蘇局的咸豐古幣

TAG:鑒定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