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的「芭比娃娃」,源於唐代傳承1300年,如今卻瀕臨失傳

中國的「芭比娃娃」,源於唐代傳承1300年,如今卻瀕臨失傳

美國有「芭比娃娃」,俄羅斯有「套娃」,然而同為「娃娃」,傳承1300年的中國「絹人」如今卻鮮為人知!前不久去北京懷柔的一座民宿小住,偶然發現桌子上擺著一個十分漂亮的娃娃。借用郭德綱的話,那真是「又勾勾又丟丟」,於是就隨手拍了幾張照片。

回家之後在整理照片資料的時候,我越發覺得這個娃娃實在是太漂亮了!自己在詢問過幾個好朋友、查閱了一些書籍資料之後才知道:這個娃娃不僅長得漂亮,而且來頭兒還不小,居然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原來這種娃娃叫做「絹人」,是一種傳統的中國民間手工藝術品。根據民俗專家的考證:絹人最早起源於唐朝初年,距今已有1300年的悠久歷史。要知道:世界上第一個俄羅斯「套娃」誕生於1890年;第一個美國「芭比娃娃」誕生於1959年。

毫不誇張地說:同為娃娃,中國「絹人」堪稱是美國「芭比娃娃」和俄羅斯「套娃」的奶奶輩兒,甚至是祖宗輩兒。我甚至覺得:與其說「絹人」是中國的「芭比娃娃」,不如說「芭比娃娃」是美國的「絹人」。

在中國最大的唐文總集——《全唐文》之《木偶人》篇中,詳細介紹了「絹人」的製作過程:「以雕木為戲,丹濩之,衣服之。雖獰勇態,皆不易其身也」。後來隨著「鑒真東渡」,「絹人」的製作工藝還一度傳到了鄰國日本。

然而,歷經唐、宋、元、明、清幾朝長達1300多年綿延不斷的歷史傳承,到了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由於連年戰亂,民不聊生,傳統「絹人」的製作工藝一度失傳,徹底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之中。

一直到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古老「絹人」工藝的一個分支——「北京絹人」,在京城老藝人的努力之下才逐漸復甦起來。我所看到的這個京劇花旦人物造型的「絹人」,就是一個地道的「北京絹人」,而且據說「身價不菲」。

別看「絹人」個頭不大,但是卻相當講究!體型完全按照真人比例一比一縮小;材料均為上等的江南絲綢、絹紗和蠶絲;鳳冠霞帔都是手工刺繡一針針縫製;米粒大小的珠寶配飾做得有模有樣……就連髮髻都是用真人的頭髮梳理而成。

「絹人」的形象大多取材於民間故事和傳統戲曲里的才子佳人。身姿婀娜窈窕動人,一顰一笑生動傳神,完全符合《詩經》里對中國古典美女的描繪:「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臉如蝤麒,齒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東方美人,就該如此!

雖然「絹人」已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是由於傳統的製作工藝過於複雜繁瑣,傳承1300年的「絹人」如今也面臨「後繼無人」的尷尬情況。

希望我們的後代子孫,也能看到屬於自己的中國「娃娃」!旅行體驗師、騰訊旅遊「百人計劃」作者:背著女兒去旅行。歡迎關注,有問必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背著女兒去旅行 的精彩文章:

被「詛咒」的石棺:開者即死四字嚇退盜賊,1400年無人敢動

TAG:背著女兒去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