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潛夫論》濃縮的10句精華,蘊含哲理,看懂已是不惑年!

《潛夫論》濃縮的10句精華,蘊含哲理,看懂已是不惑年!

《潛夫論》是東漢著名思想家王符的著作,共計十卷,三十六篇,約十萬言,多數是討論治國安民之術的政論文章,少數也涉及哲學問題。《潛夫論》濃縮的10句精華,蘊含哲理,看懂已是不惑年!

1. 忠信謹慎,此德義之基也;虛無詭譎,此亂道之根也。

出自東漢·王符《潛夫論·務本》。這告誡人們要誠信待人,不可以弄虛作假。從古至今,誠信都是人們最基本的道德品質之一。人們如果不講誠信,夸夸其談,弄虛作假,人與人之間、人與組織之間、人與國家之間的信任關係就會破滅,這樣會產生動亂。

2. 信欺在性,不在親疏。

出自東漢·王符《潛夫論·本政》。誠信和欺詐在於本性,而不在親疏遠近。

3. 象以齒焚身,蜯以珠剖體。

出自東漢·王符《潛夫論·遏利》。大象被殘殺,是因為有珍貴的象牙,河蚌被剖開了身體,是因為其體內有珍珠。

4. 智者棄其所短而采其所長,以致其功。

出自東漢·王符《潛夫論·實貢》。這句話也可引申理解為每個人都有其長處和短處、優勢和缺點,「智者」之所以是「智者」,就在於能有自知,代發展的要求而適當調整政策。

5. 忠正之言,非徒譽人而已也,必有觸焉。

出自東漢·王符《潛夫論》。忠實正直的言論,不是為了吹捧別人,而必須有所觸及。這告訴人們,對於優秀之人的褒獎、誇耀,必須是出乎內心的,是真心實意的,不可以只是嘴上吹捧而已,而心裡卻不以為然。只有情感上有所觸及,這樣才稱得上是忠正之言。

6. 國無常治,又無常亂。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

出自東漢·王符《潛夫論·述赦》。國家不會長久的太平,也不會長久的動亂。法令的施行,能夠使國家得到有效的治理;法令的鬆弛,會使國家出現動亂。

7. 智者棄其所短,而采其所長,以致其功。

出自東漢·王符《潛夫論·實質》。聰明的人棄己之短,取人所長,以成就自己的事業。

8. 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

出自東漢·王符《潛夫論·贊學》。宣,傳播。高雅人士想要傳播自己的思想主張,一定要讓人們先來讀他寫的書。

9. 治世者若登丘矣,必先躡其卑者,然後乃得履其高。

出自東漢·王符《潛夫論·衰制》。治理國家就如同登山一樣,一定要從最底層開始,然後再慢慢的登到高出。這句話常用來比喻治理國家要從最根本的問題開始。

10. 商賈者,所以通物也。物以任用為要,以牢固為資。

出自東漢·王符《潛夫論·務本》。商人的任務是使得貨物能夠流通,貨物是以實用為主要任務,以結實為資本、這句話說明了商業的根本任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儒堂 的精彩文章:

《論衡》10則傳世名句,領悟透了受用一生
《論語》精選20句,含義深刻,使人回味無窮

TAG:素儒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