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永不為奴:蘇聯為什麼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永不為奴:蘇聯為什麼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原標題:永不為奴:蘇聯為什麼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征服者的力量在被征服的國家消耗殆盡,不得不離他而去。


--駐阿蘇軍總顧問,加列耶夫大將


游擊戰與反游擊戰,是在戰爭史上延續了數千年的矛盾論。當佔領軍在佔領區內遭到連續不斷的突襲時,很多軍隊都用過焦土戰術,或者說是三光政策。希望通過無差別打擊來製造恐慌,瓦解敵軍意志,消滅其經濟基礎與根據地。最終實現斬草除根式的清理。但效果如何,並不以其主觀意志所決定。

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戰爭,是被討論最多的例子之一。似乎擁兵百萬的蘇維埃應該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殲滅一個小國。只是蘇聯人太過文明,沒有全力執行三光政策,才導致了最終失敗。但仔細研究下阿富汗戰爭就能明白,肅清阿富汗只是一廂情願的幻想而已。蘇聯根本沒能力去徹底肅清整個阿富汗。


寶石、毒品與軍閥的國度



阿富汗本身就是中亞的一個多山地區


在文章開頭,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抵抗軍的組織與經濟體系。這將解釋為何蘇軍血戰10年,但游擊隊依然有源源不斷的兵員、財政去痛擊侵略者。


人們總是喜歡把沒接受過軍校教育的游擊隊當成目不識丁、不懂打仗與管理的散兵游勇。但這一條並不適用於阿富汗的軍閥們。這些游擊隊領袖在戰爭中建立了一套完整、嚴密的指揮與經濟體系,為抵抗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源與兵力。



阿富汗出產著大量的青金石與綠寶石


抵抗軍中最大的八黨聯盟,總部位於巴基斯坦。下設軍事、偵查、情報、宣傳、行政管理、法律、財政、醫療委員會,並在巴阿邊境等諸多城市設立了分部。可以靈活、系統的指揮阿富汗境內的抵抗行動,整個體系都位於阿富汗境外。而抵抗軍的領袖們也都財源廣進,高效的管理著整個組織。


比如最大的抵抗軍領袖,後來成為阿富汗總理的古爾別金?希克馬蒂亞爾。他在打仗的同時,還經營著青金石、毒品、玻璃以及各種基金會生意,並投資股票,擁有著數量眾多的境外賬戶。除此之外,他還通過向阿富汗難民出售藥品、服裝等渠道盈利,甚至能把死人的衣服扒下來賣錢。光在1987年3月一個月里,他的瑞士賬戶就入賬24萬美元。


後來當上總統的阿巴尼


另一位抵抗軍領袖—布爾漢努丁?拉巴尼則更加傳奇。如果不是爆發了戰爭,筆者甚至懷疑他會成為阿富汗的李嘉誠。早在1978年,他就是一位在穆斯林神學界享有盛名的教授與商業家。他經營的地毯與家禽養殖生意可以一年帶來2000萬巴基斯坦盧比的利潤。隨後他像其他軍閥一樣開始染指毒品與難民貿易,開始像印鈔廠一樣瘋狂斂財。僅在1989年初的6個月時間裡,他的賬戶里就有足足6億巴基斯坦盧比!


當時的巴基斯坦盧比兌美元的匯率約為20:1,所以,他的存款就高達3000萬美元。而這還只是存款,已經花出去的錢與總收入則難以考證。



阿富汗的民間武器作坊 可以生產AK47和RPG-7火箭筒


由於黑市價格五花八門,所以筆者也無法查證當時的武器價格。只能採用敘利亞戰場上較高的價格計算:即一把AK價格1100美元,一把RPG火箭筒2000美元。


那麼,光他自己就能採購3萬把AK步槍或者1.5萬把RPG火箭筒。考慮到有些AK只需要200美元,那麼這個數字還會暴漲。



在阿富汗名聲大噪的毒刺飛彈

1988年,美軍採購毒刺導彈的單價約為3萬美元,所以,他的錢還夠買1000枚毒刺。要知道在1988年,抵抗軍算上後勤等非作戰人員的總數只有14萬人,其中只有5萬人較為活躍。所以只有8667具火箭筒與546套單兵防空導彈。當然,美國不可能無限制的提供毒刺,這個計算只是為了便於說明抵抗軍自身的財政情況。


除了富有商業頭腦以外,抵抗軍領袖們在外交與活動方面同樣建樹頗高。他們的聯絡與宣傳活動為抵抗軍建立了根據地和穩定的物資來源。上文所提到的拉巴尼掌握波斯語、烏爾都語、阿拉伯語、普什圖語等諸多語言,在伊斯蘭世界內與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巴基斯坦、埃及都有聯繫。



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標誌 曾經培訓、援助抵抗軍


戰時的抵抗軍也從這些國家獲得了大量武器援助。僅在1989年上半年,抵抗軍獲得了400多枚反坦克導彈、450門迫擊炮、超過39萬發火箭彈以及400多萬發機槍彈。這些物資主要是通過巴基斯坦和伊朗輸入,然後再通過馱運隊運入阿富汗。美國也在1989年提供了12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而埃及甚至能向抵抗軍提供122mm火炮、火箭炮與防空導彈等武器。


儘管西方是抵抗軍獲勝的關鍵因素,尤其是毒刺導彈造成了蘇軍航空兵極大的殺傷。但在毒刺進入之前的1984-1985年,抵抗軍光用蘇制「箭」2M防空導彈就發動了超過200次的襲擊。而抵抗軍在1988年所擁有的546套防空導彈里,只有約96套是毒刺。蘇軍前期損失的超過60%的米-24也都是高射機槍與高炮造成的。



蘇制箭2防空導彈 性能不如毒刺 但在抵抗軍中數量較多


所以,除了西方援助之外,抵抗軍依然能靠伊斯蘭世界去擁有一套完整的經濟與物資體系,來發動一場長期戰爭。最關鍵的是,這些毒品種植地、工廠、訓練營都位於國外或者蘇軍控制區以外的邊境省份。蘇軍也曾試圖對巴基斯坦境內的這些抵抗軍基地發起轟炸,但結果是被巴基斯坦空軍迎頭痛擊,反而成就了F-16的凶名。


值得一提的是,抵抗軍們的主要兵員也是來自伊朗、巴基斯坦境內的阿富汗難民營,那裡當時居住著500多萬阿富汗人。這些難民除了早就流亡國外的人以外,的相當一部分人是因為蘇聯扶持的人民民主黨推行激進改革的產物。後者製造了大量流血慘案,讓很多人不得不背井離鄉前往國外。


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 他同樣是抵抗軍的大後台之一


遭到入侵前的阿富汗反對黨們也只是一盤散沙,各自為戰。最大的反對黨領袖希克馬蒂亞爾和著名的馬蘇德之間也發生過爭吵,鬧得不歡而散。把他們團結成8黨與7黨聯盟的,恰恰是蘇聯人的大舉入侵。


也就是說,蘇聯人的干涉看似體現了大國強權,但實際上是給自己創造了一個難纏的對手。還為對手提供了數以百萬計的人口,讓他們建立了自己打擊範圍以外的國外根據地。這種挖個坑來埋自己的事情,在現代外交史上也堪稱奇觀。可以說,這些舉動讓蘇聯在戰爭爆發前就徹底失去了摧毀抵抗軍兵源與經濟的機會。



位於巴基斯坦境內的阿富汗難民營


群山間的絞肉機



正在集結的蘇聯摩托化步兵


介紹完了游擊隊,讓我們再回顧一下阿富汗的戰爭局勢。因為蘇軍和抵抗軍的體量差距,讓很多人誤以為抵抗軍是被動的一方,只能在狹小的根據地內苟延殘喘。但這種情況其實從沒存在過。

蘇軍在初期的入侵確實順風順水,迅速控制了坎大哈等重要城市。但這些城市本來就是蘇聯的友軍-阿富汗政府軍控制的。政府軍中的很多高層軍官曾在蘇聯學習。在阿明總統被刺殺後,都選擇瞭望風而降。



在山間激戰的蘇聯空降兵


所以,與其說蘇軍是征服,不如說是接管了這些城市。實際上在入侵的近3個月後,近衛第108摩步師才終於把抵抗軍趕出了喀布爾的郊區,讓集團軍司令部不用再擔心吃早餐的時候被襲擊了。


到了1984年,抵抗軍控制著70%的國土。其中包括全國3.3萬個村莊中的2.2萬個,完全控制了288個縣鄉中的76個,還有133個被他們部分控制,而此時的北約尚未開始大規模的開始援助。即使到了1988年,蘇軍總共發動了400多次大規模戰役,但也只控制了68個縣鄉,大部分農村地區依然被抵抗軍控制。哪怕是省會城市也只佔領了81%,依然有數個省會沒有攻佔。



正在審問游擊隊員的蘇軍特種部隊


儘管蘇軍擁有無與倫比的火力優勢,可以在大規模戰役中取勝,但也無法限制抵抗軍的活動。1986年1-2月,蘇軍控制區內的行政中心遭到了132次襲擊,而1987年同期遭到了692次襲擊。針對蘇軍自身目標的襲擊也在一年之內暴漲了3倍之多。同年4月,抵抗軍甚至越過邊境線,對蘇聯國土發動了襲擊。


如果只看第40集團軍參謀部的戰報,會發現蘇軍在戰鬥中動輒以1敵50,甚至打出了1:144的交換比。但這些數據讓蘇軍自己都感到懷疑,第40集團軍作戰處在核對之後,聲稱:


1.抵抗軍不會把死傷人員留在戰場上。

2.每場行動平均都要消滅15名叛亂分子。


3.但實際情報顯示,大部分被打擊的敵軍集團通常損失都很少。



新聞發布會上的蘇軍第40集團軍總司令 鮑里斯


不可否認,蘇軍取得過諸多大規模戰役與清繳行動的成功。但1981年的抵抗軍只有3.1萬人,到了1984年就已經暴漲到了12萬人。坎大哈、帕爾萬、盧格爾、庫納爾、楠格哈爾等省份都有數千人的抵抗軍活動。即使是蘇軍心臟地帶的喀布爾也有超過4000多人的抵抗軍,其中就包括讓蘇軍最為頭疼的馬蘇德。


經過多年激戰,抵抗軍的裝備水平也發生了質變和量變。1987年的抵抗軍跟1985年相比,單兵導彈系統的數量暴漲了5倍,導彈發射裝置提高了1.5倍、山地防空系統提高1倍、重機槍、火箭筒漲幅也達40~50%。



發起衝擊的傘兵與BMD傘兵戰車


如果蘇軍無限制的增兵,投入數百萬兵力去清繳的話,那對蘇軍自己來說反而是滅頂之災。蘇軍在戰爭中已經投入了超過60萬兵力,有14453人陣亡,46萬人傷病,傷亡率超過了70%。


因為糟糕的後勤,其中有115308人感染了肝炎、31080人感染了腸傷寒這些嚴重傳染病。抵抗軍對交通線的突襲讓蘇軍損失了超過1萬輛卡車與大量軍用物資,保障機械化作戰必要的燃料管線也經常被突襲,平均每天都要損失20~50噸,有時的損失會高達500噸。


綿延在山間公路的蘇軍裝甲車隊


1987年,抵抗軍們甚至封鎖了霍斯特市的交通線,讓蘇軍只能通過空運去投送糧食。但抵抗軍們的防空導彈也讓空中運輸都不再安全。蘇軍不得不發動了戰爭期間規模最大的「交通幹線」行動來解救霍斯特市。這次行動在後來還被拍成了著名電影《第九突擊隊》


雖然蘇軍取得了勝利,但這也僅僅是解除了霍斯特地區的交通中斷而已。其他地區的蘇軍很多部隊都無法儲備足夠的物資,部分部隊的儲備甚至遠遠低於標準。如果盲目增兵的話,那英勇的蘇聯紅軍可以考慮吃土打仗了。



戰爭中被摧毀的蘇軍坦克殘骸


事實上,蘇軍與他的阿富汗盟友們,也曾經嘗試過小規模的滅絕行動。比如在赫拉特起義中,政府軍就屠殺了上萬平民。被蘇聯人自己打死的阿明總統也是三光政策的忠實擁護者。蘇軍還曾動用化學武器、TOS-1火箭炮等武器對村莊進行過無差別轟炸。但都收效甚微,反而把抵抗軍們越打越大。


蘇聯的高技術裝備也出現過大量問題,大大降低了作戰效率。比如因海拔太高,讓直升機功率不足,很多米-24武裝直升機都無法滿載武器起飛。後來發明的助跑起飛也有一定的危險性。再加上抵抗軍防空能力的加強,讓米-8等直升機盡量在夜間或者清晨行動。但蘇軍又缺乏夜視設備,導致打擊和運輸效率被降低。運輸問題又讓很多D-30榴彈炮等重型火炮難以被部署在山區戰場上,大大抵消了蘇軍的火力優勢。



阿富汗上空的米24武裝直升機

除此之外,精確制導武器的缺乏也讓蘇軍的打擊效果很不令人滿意。在9次潘傑希爾戰役中,蘇軍甚至出動了圖-16轟炸機去地毯式轟炸。可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把馬蘇德的根據地徹底破壞。

綜上所述,蘇軍不僅沒辦法控制全部國土,就連控制大部分國土和全部城市都做不到。更別說什麼深入到邊境省份去三光抵抗軍根據地,摧毀其經濟與人口了。在這種情況下,不動用核武器去三光阿富汗,僅僅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炮歷史 的精彩文章:

戰爭與決斷:喬治?布希總統的一生

TAG:冷炮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