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政策已經放開,你到底想不想生二胎?人口少就真的富裕嗎?

政策已經放開,你到底想不想生二胎?人口少就真的富裕嗎?

在思想過於自由的現今,很多年輕人並不想結婚,更別說生好幾個孩子了。其實很多人在結婚的當頭是盤算著生很多小孩的,至少是一兒一女湊成一個「好」字,後來在一個孩子的「折磨」下打了退堂鼓,嘴裡說著再緩一緩,其實心裡已經在放棄了。迫於各種無形的壓力,二胎已經成了一句空口號,只是說說而已,不必當真。聽說以後生孩子有獎勵,不排除出台硬性規定,非生不可。那麼,少生孩子,對社會有沒有影響?人口會不會一下子跌下去?

政策已經放開,你到底想不想生二胎?人口少就真的富裕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古代講究多子多福,存錢存地不如存人,人丁興旺才是最大的福分。這也是比較現實的寫照,你有沒有發現,社會人那一類人最可憐?孤寡老人,他們能活下去完全就是看心情,因為沒什麼壓力和盼頭,不同於空巢老人,人家苦啊累啊的,是為子女。在社會福利不怎麼發達的古代,孤寡就意味著生活失去了意義,積攢的東西沒有人繼承,逢年過節的沒人團聚,三病兩痛的也沒人照顧,活著就是多看一天日出,多吃一頓飯。所以,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如談戀愛?不如結婚,不去生孩子呢?

很多人都在考慮並擔心未來人口和社會之間的問題,到底多少人口才算是真正合適的?都不去生二胎會對社會造成什麼影響?人口越少就越富裕嗎?人口如果直線下降,能不成剎得住車?

政策已經放開,你到底想不想生二胎?人口少就真的富裕嗎?

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數量是由三個因素決定的,公式是人口數量=人口基數×人口增長率+移民數量,人口基數是固定的,那麼就只有在增長率上定,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在這多方面的影響下,形成了人口和社會的關係,那人口和經濟又是怎樣的關係呢?國內生產總值=總人口數×人均GDP,但是,這個公式有點問題,把人口總數做分母到底對不對?雖然看似人口越少人均GDP越多,但人口越少是不是總數就越少?這是有些矛盾的,是受一個常理的誤區所誤導的,因為我們經常說中國經濟用量已經是世界第二,但一平均,距離拉開了,跌到中下遊了。這裡忽視了一個關鍵的東西,那麼多的GDP是誰創造出來的?還不是每一個消費者和勞動者共同創造的?正是由這些龐大的人口基數創造了第二大經濟體,你能說都拖了後腿?

政策已經放開,你到底想不想生二胎?人口少就真的富裕嗎?

如果想知道多少人比較合適,我們來看看古代各個朝代的人數和幸福指數。仔細一看,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每個朝代到了一定的時候,人數漲幅就停止了,上下浮度不大,我們叫他人口自然調節。每一個新朝代建立的時候是人口最少的時候,原因都知道,是戰爭所導致的,要改朝換代就要武力征討,屍骨遍野是戰爭的產物。每一個建立朝代的人都會發現人手不夠用,第一件事就是鼓勵生育,他們都有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由老百姓創造出來的,掌權的只不過是寄生蟲罷了。而這個人口紅利並不是一兩年就能看見的,要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的努力,所以,每個朝代的巔峰總是在快接近中期才出現的。遠古的夏商周時期,記載不詳細,大概是一千萬左右,一般從漢朝開始研究,一直到明末清初,黃金人口數是六千萬,人口過少肯定有大事發生,人口太多,也會有大事要發生,處在這個數量是相對穩定繁榮的。

政策已經放開,你到底想不想生二胎?人口少就真的富裕嗎?

古代的人口黃金數量的六千萬,和現在的六千萬是有區別的,在人口質量上。古代人口平均年齡不到現在的一半,七十歲是古來稀,說明很少有人健健康康的活到七十歲,而現在你看,滿大街的老頭,七八十歲公園裡一大堆,超市裡還能搶購。加上古代醫療衛生水平不行,小兒成活率太低,即便是長大成人,在非戰爭時期也會無緣無故就病死病殘,再加上戰爭的摧毀和天災瘟疫的吞噬,發展並維持人口是很不容易的。而且到了一定的數量,高層開始膨脹,貴族鄉紳開始胡作非為,增加賦稅,巧取豪奪,引發百姓不滿,起義就開始了,然後就是鎮壓,引起戰爭,大量的人口減員後重新洗牌。

最近一次人口爆炸主要是在質的方面提升,主要表現在政府的計劃經濟政策,醫療水平提高,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健康狀況良好,糧食產量提高,抵抗自然災害能力增強了,都是誘發人口急速增長的原因。這種現象從祖譜上就能看出來,祖上十代以前,雖然名下子女人數較多,但最後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的不多,甚至早亡的佔了一定比例。從爺爺輩開始,子女數量增加,開枝散葉的明顯增多,三世同堂比比皆是,八爺六叔很多人在叫。

政策已經放開,你到底想不想生二胎?人口少就真的富裕嗎?

那我們的總人口到底多不多?是有點多,但還沒有到你想像的可怕的程度,要把人口控制下來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斷崖式的舉措是自尋死路。有沒有發現一個規律,越是人口密集的地方越發達,反過來就是越發達的地方人都往那攆,所以就出現了北上廣這樣的超級大都市。人口密度最大的五個省分別是江蘇、山東、廣東、河南、浙江,經濟總量除了河南省以外,其他都是前7名裡面的,江蘇第一,浙江第二,你能說人多就是拖後腿?你讓上海突然撤離一半人試試,還能不能正常快速運轉?諸葛亮的蜀漢為什麼打不過曹魏?因為蜀漢才90多萬人,而曹丕有400多萬人,除了兵源,400萬人總比90萬人經濟實力和後期保障要好很多吧?

有些人就拿中國和美國做比較,兩國面積差不多大,中國人口是美國的4倍多,但人均GDP卻遠遠低於美國,就是歸結於人多的拖累,這是不科學的謬論。這裡邊還要考慮自然資源、發展模式、人才作用、基礎建設水平和人均教育水平,不得不說,我們在這些方面吃了大虧。要比就要拿整個世界的國家綜合分析,不能拿歐洲和中東那幾個坐在油井上的國家來比,那你把沙特人幹掉十分之九,他們會更富裕,人家生的命好,一輩子都能含著金湯匙。按正常情況來看,經濟總量的來源分為勞動投入、資源投入和資本投入,勞動者還是佔主要的。

政策已經放開,你到底想不想生二胎?人口少就真的富裕嗎?

要不要生二胎三胎,除了自身壓力太大,過於增加負擔,但對於社會來說,還是有必要的。國家的人口怎樣才合適?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家公司,100人能保證正常運行,要是增加10人,就會讓很多人比原來更輕鬆,而總體工資變化不發,還能多休假;但你要減員10人,就會明顯感到繁忙,甚至是一個人要兼顧兩個人的工作,滿頭大汗的加班,工資比原來高不了多少,大家是情願增加10人而不是減員10人。人口紅利是無形的寶貴資源,一旦突然失去平衡,很難再調節到何時的位置,人口減少一半,而這一半人的損失,並不會讓人均GDP翻倍,反而是持平或者降低,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單親家庭的苦惱,空巢老人的無奈,社會福利的來源,青年勞動力的急缺,兩個年輕人面臨最少五個人的贍養壓力,等等這些問題不會在短時間內解決,所以人口基數太大是負擔,但太少也會麻煩,急功近利更是不可取,要有緩慢的調節過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鐘鼓樓 的精彩文章:

是什麼原因要賣掉它們?我們的民族品牌還要不要保留?
曾經救過孔融,還和孫策單挑,可惜英年早逝

TAG:長安鐘鼓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