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章開沅獲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章開沅獲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12月11日,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在京頒發,華中師範大學原校長、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章開沅先生和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吳易風先生獲此殊榮。由於章開沅先生剛動完手術,不能到北京領獎,由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所長馬敏教授代為領獎。

華中師範大學校長趙凌雲致辭說,章開沅先生是華中師範大學「榮譽資深教授」、老校長,是首批「荊楚社科名家」,也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歷史學家和教育家。作為學者,他治學為文,尋史求真,潛心研究辛亥革命史50餘載,主編中國第一部辛亥革命史專著,讓武漢成為辛亥革命史學研究的世界中心;他遠涉重洋,搜集史料,為「南京大屠殺」提供鐵證。作為校長,他紮根中國大地,開放辦學,以創新思維推進教育改革,以超凡魄力致力國際學術交流,讓桂子山成為國際學術文化交流的一方重鎮。作為前輩,他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甘做後輩的「鋪路石」。他主動請辭「資深教授」,成為中國打破學術頭銜終身制的第一人,真正體現出教師、傑出歷史學家和優秀教育家的追求與本色。「治學不為媚時語,獨尋真知啟後人」是他學術人生堅守的信念,也是他對學界後輩為人為學的諄諄教誨。他博大的學術胸襟、崇高的家國情懷為學界後輩學人樹立了榜樣,也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展點亮了明燈。

中國史學會會長李捷宣讀章開沅先生頒獎辭:章開沅先生,中國近代史學界之泰山北斗。他善為人師,言傳身教,潤物無聲,桃李滿天下;他勤於治史,勇於創新,在多個史學研究領域取得累累碩果,把中國的辛亥革命史研究推向國際,將國外教會大學史研究引進本土。先生不僅關注歷史,還拷問「史魂」,以超越世俗的純真與虔誠,積极參与歷史的創造,並在近古稀之年潛心南京大屠殺研究,維護歷史尊嚴。先生治史六十餘載,至今筆耕不輟,心系史學繁榮以及用史學研究來推動社會進步、文明提升及至世界和平。「歷史是已經划上句號的過去,史學是永無止境的遠航」,無疑是先生在史學研究道路上漫漫求索的最好寫照。吳玉章基金委員會經廣泛徵求意見,決定授予章開沅先生「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章開沅錄製了一段獲獎感言視頻。他說,承蒙頒發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出乎意料,既感覺榮幸,又覺得慚愧,主要是因為自己覺得學無大成,貢獻很少。他回憶了自己與吳玉章的交往,「吳玉章校長也是我非常尊重的校長,是我最尊敬的革命前輩之一。我們編寫《辛亥革命史》大型學術專著,三卷本,120萬字,就是為了響應吳老的號召,因為他1961年在武昌開會的時候,鼓勵我們『要寫大著作』,所以我們就完成了」。

「這個榮譽不是給我一個人的,應該說這個榮譽是授予我們這一代同行學者的。因為好多好多大的工作都是集體做的」,章開沅說,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能夠真正做學問,完全是受益於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講,等於是第二次解放,是學術青春的空前的煥發。我們同其他各界人士一樣,都共同參與並且見證了改革開放偉大的全部歷程。最可喜的是學脈連綿,後繼有人,一批又一批英才脫穎而出。他們在自己專攻的領域,實際上已經越來越超越我們這一代人。因為他們的起點比我們更高,研究的條件比我們更為優越,應該而且必然會在他們中間出現若干世界級的學術大師。

章開沅最後說:「不要盲目地膜拜古人,更不要盲目地迷信和追隨洋人,走自己的路,這是我們當代中國學者應有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治學不為媚時語,獨尋真知啟後人。歷史是已經划上句號的過去,史學是永無止境的遠航,這是我終身抱持的信念。現在我仍然把它作為最後的對後世的贈言。」

為了紀念教育家、第一任校長吳玉章,中國人民大學1983年設立了吳玉章獎金基金,2002年更名為吳玉章基金。吳玉章基金設立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優秀教學獎、優秀科研獎及吳玉章獎學金。2012年,吳玉章基金首度設立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每年表彰兩位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作出卓越貢獻的中國學者,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學科各一人,獎勵金額為每人100萬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夏亞峰:在美十二年——我的學術經歷(二)
陝西省司馬遷研究會2018年學術年會開幕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