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觀潮:我軍淮海戰役領導指揮的決策全過程(二)

觀潮:我軍淮海戰役領導指揮的決策全過程(二)

原標題:觀潮:我軍淮海戰役領導指揮的決策全過程(二)


  在繼續闡述分析我軍淮海戰役指揮決策過程之前,有必要在此闡述一下淮海戰役開始時,有關中野和華野某些作戰情況,回答一些人對戰役進程的兩個猜測性問題。一是戰役發起時中野的部署是否得當的問題;二是敵軍黃百韜兵團有無可能不在碾庄被包圍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陳鄧指揮的中野四個縱隊,在戰役開始時是否部署不當?根據電報文獻可知,陳鄧指揮的中野四個縱隊,在戰役開始時的首殲目標,是敵劉汝明四綏區的兩個軍,計劃殲敵地點是在隴海線上的商丘以東地區。

而實際上,劉汝明所部在此之前,已經乘火車沿隴海線到徐州,再轉津浦線南下到了蚌埠以北地區。對於劉汝明部的車運南下,無論是軍委還是華野和中野,都沒有獲得有關的情報,因此中野對劉汝明部位置的判斷有誤。但是,打劉汝明並不是中野戰役開始時的唯一目標。根據前面所述,中野此時擔負的任務有多重性,要牽制邱清泉兵團、要攻殲劉汝明四綏區、要攻取宿縣斬斷徐蚌、要攻殲孫元良兵團……


而與此同時,中野的態勢則不是很有利,四個縱隊中的三個正在向永城地區集結的行軍之中,九縱正在不顧疲勞,沿隴海線急行軍趕往戰場。任務的多重性和部隊的分散,增加了部署的難度,使指揮員的決心很不容易下。

隴海線

陳鄧最後是採用了一個很有彈性的部署,三個縱隊在行進間面向東北做扇形展開,扇形的北側是中野一縱向隴海線上的商丘地區進擊,既能向北在隴海線上攻殲可能在那裡的劉汝明部(實際殲滅了米文和的181師),也能迅速轉向東面沿隴海線追擊正在向徐州收縮的邱清泉兵團;扇形的東北側是中野四縱,用以切斷可能沿隴海線西撤的敵四綏區部隊(實際上就是米文和的181師)與碭山、黃口一帶準備收縮徐州的邱清泉兵團之間的聯繫,並爭取追殲撤退的邱清泉兵團(實際上殲滅邱清泉兵團後尾的部隊)。


扇形的南側,則是處於機動位置向東展開的中野三縱,可根據北側戰況的變化,或北向加入可能發生的大規模戰鬥(攻殲邱清泉兵團),或向東南斬斷徐蚌線、攻克宿縣並迎擊可能沿徐蚌線北援的孫元良兵團(實際上攻克宿縣斬斷了徐蚌線,因孫元良兵團車運徐州,只殲滅了孫兵團的後衛部隊),從開封方向趕來的中野九縱,則是具體戰況或在商丘地區加入殲擊隴海線之敵的戰鬥,或越過商丘地區與三縱一同直撲徐蚌線,斬斷徐蚌線並阻擊、圍殲想徐州增援的孫元良兵團(實際上斬斷了徐蚌線,截擊殲滅了孫元良兵團的一部分)。


戰役一開始,中野這樣的一個戰果,令現在讀史的某些人,認為中野在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的作戰很不成功,甚至用華野追擊包圍黃百韜兵團的成功加以對比,貶低中野沒有對華野的作戰起到足夠的配合作用,比如研究粟裕的某個專家就持這個看法。


這種認識是很膚淺的,完全脫離了整體戰役的大局。事實上,華野包圍黃百韜兵團,雖然是淮海戰役開始時的一大重點目標,但並不能代表戰役第一階段的最高目標。因為中野華野兩大野戰軍所面對的,是敵軍整個的徐州重兵集團。


而中野在第一階段斬斷徐蚌線,則正是在整體上完成了中野和華野直接的戰役配合,使得孤立進而殲滅敵軍整個徐州集團這一整體戰役布局,得以完整地實現。

如果中野真如某些人所臆想的那樣,直接從隴海線東進攻擊邱清泉兵團甚至攻擊徐州,雖然可以牽制邱清泉兵團的東援黃百韜兵團,使華野殲滅黃百韜兵團更為順利,但那樣也僅是斬斷了敵軍徐州重兵集團的一翼,不能在戰略上達成孤立進而包圍整個敵徐州集團的目標。那麼,整個淮海戰役甚至有可能會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電影《大決戰·淮海戰役》截圖


還有一個客觀情況的存在,是很少為人所注意到的。在淮海戰役發起前和發起的那個時間時段,徐州以西的隴海線和徐州以南的徐蚌線,不但都掌握在國民黨軍手中,而且都是可通車的。所以,當時國民黨軍隊利用這兩段可通車的優勢,加快了部隊的運動。如劉汝明4綏區撤往蚌埠、邱清泉兵團回撤徐州、孫元良兵團北上徐州等等大兵團運動,都是主要是通過火車的車運進行的。


而依靠徒步長途行軍趕赴戰場的中野,在運動速度上就有很大的劣勢,中野未能在隴海線上截住劉汝明和邱清泉、未能在徐蚌線上阻住元良的主力北上徐州,都與這個運動速度的劣勢有關。

從這一點上也可看出,如果中野只沿隴海線去攻擊徐州而沒有斬斷徐蚌線,則敵徐州重兵集團在東援黃百韜不成、而要實施總退卻時,就有極大可能捨棄被圍的黃百韜兵團,利用徐蚌線可通車的優勢,將徐州主力迅速撤退到蚌埠,逃出中野和華野的戰略包圍。


所以,從這一點上看,也可看出中野在淮海戰役開始時的幾個作戰目標中,最重要的目標還是斬斷徐蚌線,攻殲劉汝明、邱清泉和孫元良這幾個目標,雖然都能夠牽制敵軍增援黃百韜兵團,對華野圍殲黃百韜兵團更為有利,但從全戰役的整體態勢布局上,都遠不如斬斷徐蚌線的意義重大。


另一方面,此時中野在徐州以西和徐蚌線上4個縱隊的總兵力(另有3個縱隊在牽制黃維兵團,尚未進入淮海戰場),對比當面之敵處於相對劣勢,敵軍有集中三四個兵團攻擊中野的可能。杜聿明到徐州後,也的確提出過集中徐州優勢兵力先驅逐中野,然後再東援黃百韜兵團的方案。杜提出這一方案的主要依據,就是徐州各兵團兵力相對集中,不需做出較大調整就可投入對中野的攻擊。由此可見,當時的中野為完成在徐州以西的牽製作戰,已經不惜將自身放在一個相對危險的境地了。


然而,毛澤東和劉陳鄧為何敢於將中野擺在這樣一個相對危險的境地呢?這就涉及到在戰爭中對敵我強弱優劣如何具體認識的問題了。戰爭中的強弱優劣,都是相對而言並在具體條件下可產生轉化的,能夠從總體上洞悉這種相對性和轉化的指揮者,才能夠擺脫教條性的認知,真正把握戰爭的內在規律。

以當時淮海戰役的總體而言,中野以劣勢在徐州以西做牽制性作戰,如果敵軍集中徐州重兵向西攻擊中野,則反而無力東援被華野包圍的黃百韜兵團,這恰恰就使得中野的牽製作用發揮到了最大,可極大地減輕華野殲滅黃百韜兵團的阻援壓力,進而加快殲滅黃百韜兵團的進程;另一方面,華野如果迅速殲滅黃百韜兵團,就可乘勢從東面進逼徐州,迫使攻擊中野的敵軍重兵回援,這就又對中野的作戰形成了強有力的支援。


也正是由於中野與華野之間,有著這種相互配合的作用,就使得劉峙等人不能同意杜聿明先集中兵力攻擊中野的計劃。由此可見,毛澤東和劉陳鄧之所以敢於對中野做出這種貌似危險的戰役部署,就在於他們作為戰役的指揮者,已經看到了華野中野兩大戰略集團,在此次戰役中完全能夠達成緊密的相互配合,而敵軍則是顧此失彼,想攻擊中野,則黃百韜兵團必然危在旦夕;想救援黃百韜兵團,則不得不坐視戰役中樞徐蚌線被中野切斷。全戰役的主動權,從一開始就被我軍牢牢掌握了。

中原野戰軍


第二個問題,是有人提出黃百韜兵團撤退時,有無可能不在碾庄地區略作停留,迅速通過曹八集想徐州靠攏,從而逃脫被華野包圍的命運?某些讀史的人不知是出於何種心態,將黃百韜兵團被包圍的情況,歸咎於國民黨軍自己犯了某個錯誤,暗示華野能包圍黃百韜僅是一種偶然或僥倖。類似的提問不但對黃百韜兵團被消滅這一段戰史提出,對華野在孟良崮戰役中殲滅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74師,同樣也有提出。在此,我僅就黃百韜兵團的情況做一論述,對整編74師的被殲滅,當另撰文論述。


認為黃百韜兵團可不在碾庄停留、避免被華野包圍的猜測,其實是出於對戰術知識缺乏專業性的了解所致。如果能仔細看看黃百韜兵團撤退時5個軍的位置變化,就可以看出黃百韜兵團實際的運動軌跡,從而就知道為什麼黃百韜兵團會在碾庄這個特定地點被包圍了。


古德里安說過,一支部隊的運動速度,是由該部隊中運動速度最慢的部分所決定的。這就是說,一支部隊中的各個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為這支部隊整體的一部分而存在的。黃百韜兵團轄有5個軍,撤退時不能是5個軍各走各路,而是要作為一個整體的兵團統一運動。事實上,由於黃百韜兵團自東向西撤退,華野主力自北向南進攻,所以黃百韜兵團的撤退路線,是危險的側敵運動態勢。所以,他就不可能採用旅次行軍那樣的一路縱隊直線運動,必須是各軍交替掩護的撤退部署。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黃百韜兵團這一路是怎麼進行交替掩護的,也就清楚他為什麼要在碾庄停留了。


11月5日,黃百韜從徐州回到新安鎮的兵團指揮部,原於2日開往海州劃歸九綏區指揮的100軍重新劃歸黃百韜指揮,於當日回到新安鎮;6日原歸九綏區序列的44軍從海州到達新安鎮,當日夜間華野佔領新安鎮北面的鄢城;7日凌晨3時,黃百韜兵團從新安鎮開始撤退, 63軍向南單獨去窯灣渡河,其他4個軍都要通過運河鐵橋。走在最前面的,是64軍和兵團部,25軍和100軍在左右兩側後擔任掩護,44軍在兵團部和64軍後面,25軍完成掩護後,在44軍後面跟進,100軍跟在25軍後面。


8日上午,64軍和兵團部最先通過運河鐵橋,44軍通過25軍和100軍的掩護地段,隨後通過運河鐵橋,然後擔負掩護任務的25軍和100軍才相繼撤退。這一段路程,新安鎮到運河鐵橋就是第一個交替點,原本在最後面的44軍走到了25軍和100軍的前面,100軍則變成了在最後的部隊,其中100軍的44師於8日夜間最後通過運河鐵橋。64軍和兵團部到達碾庄後,就需要為後面的3個軍提供掩護,而不能單獨繼續前行,否則後面那3個軍就將被華野追擊和側擊的部隊切斷。所以,碾庄就是黃百韜兵團交替掩護撤退的第二個交替點!


正因為碾庄是第二個交替點,所以黃百韜兵團就必須在此停留,才能調整已呈混亂的行軍序列,繼續進行交替掩護撤退。這一必然性,從各個軍到達碾庄轉為環形防禦的不同位置就可以看出來:走在最前面、最先到達碾庄的64軍,防區是碾庄以東,而過河後走在最後面的100軍,防區卻在碾庄西面,走在全兵團最後的100軍,此時已經變成了走在全兵團最前面的部隊了!

電影《大決戰·淮海戰役》截圖


黃百韜兵團到達碾庄後,原走在最後面的100軍44師8日夜間在碾庄以東、趙墩以西宿營,9日晨沒有在碾庄停留,穿過碾庄直奔徐州(該師的任務是回徐州整補),成為全兵團走在最前面的部隊。而44師當日中午時就在八義集遭到華野13縱的阻擊和包圍,這時黃百韜兵團的主力還都在碾庄地區。參照以上的行軍序列和時間就可以看出,黃百韜兵團的主力,不可能早於9日下午到達八義集,自然也就沒有逃脫被華野包圍的任何機會了。


八義集原是李彌兵團的防區,在後來總結「徐蚌會戰」的資料中,國民黨方面有人認為劉峙不應於11月8日令李彌兵團撤退徐州,這樣黃百韜兵團就不至於被華野包圍。這種說法,也是脫離了當時歷史事實的。8日賈汪3綏區何基灃、張克俠率59軍、77軍起義後,徐州東北面完全暴露,而這時邱清泉兵團還在徐州以西的碭山、黃口,整個徐州就只有一個軍的守備力量!


所以,劉峙才不得不緊急調用徐州最近的李彌兵團回援徐州。同時,賈汪起義讓開的通道,也令我軍得以迅速南下,及時渡過八義集、碾庄以北地區的運河與不老河,截斷黃百韜兵團的退路。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在八義集的李彌兵團不退徐州,則很有可能被華野的運西部隊截斷和包圍(粟陳張7日電 報中對這種情況已有預案),不但接應不了黃百韜兵團,甚至會陷入自身難保的境地。


從上述實際戰況可知,國民黨軍在淮海戰役一開始,就已經陷入了絕對的全線被動之中,空有兵力龐大的野戰兵團,卻始終無法形成合力,顧此失彼窮於應付,面臨被各個擊破的局面無法擺脫。11日杜聿明到任接手全戰役指揮後,雖然窮思極慮一再企圖擺脫被動,但仍舊處處受制無力回天。這也驗證了克勞塞維茨闡述過的另一條作戰規律:在展開階段所犯的錯誤,是最難彌補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莫德里奇榮膺金球獎 打破梅西和C羅長達十年壟斷
法國農民加入「黃背心」,喊話馬克龍:你不配吃我養的雞!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