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勵志哥齊白石:偶像是拿來趕超的!

勵志哥齊白石:偶像是拿來趕超的!

齊白石的畫為什麼能走紅?

齊白石繪畫能成功,關鍵在於有了「衰年變法」。

勵志哥齊白石:偶像是拿來趕超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陳師曾 讀畫圖

任何藝術變革的成功,都必須順應時代發展的總趨勢。當時新文化運動的一種趨勢是從高雅到通俗,從古典到民間,胡適等人提倡的「白話文運動」即是證例。而陳師曾畫《北京風俗圖》、《讀畫圖》與齊白石把文人畫和民間繪畫有機地結合,所謂「紅花墨葉派」,都是順應了新文化運動大趨勢的產物。陳師曾之所以自作主張堅決把齊白石的畫帶到日本東京去參展,也就是渴望把他們變革中國畫的新作能在世界審美的目光下得到驗證。其結果大家都知道,是大獲成功!

勵志哥齊白石:偶像是拿來趕超的!

當時,國內傳統型畫家幾乎都把齊白石的畫瞧不上眼,而賞識和抬舉齊白石的除陳師曾外,還有林鳳眠、徐悲鴻少數具有西學背景、視野開闊、了解世界藝術發展的幾個畫家。而在國際上,齊白石的畫便大得讚揚:日本外交官、美術收藏家須磨彌吉郎,除了自己收藏外,還鄭重向德、美兩國公使推薦齊白石的畫,並稱讚齊白石為東方的塞尚。法國油畫家克利多對齊白石說:「他到東方以後,接觸過的畫家,不計其數,無論中國、日本、印度、南洋,畫得使他滿意的,我是頭一個。」還作文稱讚齊白石:「先生作品之精神與近世藝術潮流殊為吻合,稱之為中國藝術界之創造者。」一位德國畫家,被齊白石的畫迷住,去拜訪齊白石,認為老人:「以一種難以置信的穩定而大膽活潑的筆觸,運用他的毛筆作畫。他眼中所見的事物均融入畫中,包括一些他從大自然中體驗的稀有事物。

勵志哥齊白石:偶像是拿來趕超的!

他將火紅的顏色如褐色、橘紅、棕色及類似的顏色配合漆黑的中國墨色,使得他的繪畫有高度現代藝術的氣氛。」最有意思的是曾居法國的大畫家畢加索,他對齊白石的畫極端推崇,曾對留學法國學習繪畫的中國留學生說:「當今最偉大的畫家齊白石在東方,在中國。」當1956年張大千去法國拜訪畢加索時,畢加索說他在學中國畫,捧出了他的五大本習作給張大千看,「一本有二三十張吧,他畫的多是花卉蟲鳥,我一看就知道他學的是齊白石。」

勵志哥齊白石:偶像是拿來趕超的!

從以上得知,能得到國際承認和欣賞,絕不是國內那些摹仿性的西洋畫,也不是色調古雅的傳統國畫,而恰好是齊白石那種「精神與近世藝術潮流相吻合」,「有高度現代藝術的氣氛」創新的中國畫!齊白石繪畫的創造性為他贏得了巨大聲譽,以至於他在去世後,還被世界和平理事會推選為1963年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勵志哥齊白石:偶像是拿來趕超的!

西風東漸,能逐漸改變國人的藝術審美觀。齊白石的畫風,正好是走在國人新審美觀的最前列,得之於開風氣之先。當然,在近代畫壇有這樣一種規律性的現象:在崇洋風氣中,凡是作品在國外走紅,賣得了高價的作者,在國內也能隨之得到社會的追捧,也能大紅大紫。吳昌碩是這樣,齊白石同樣也是這樣!

勵志哥齊白石:偶像是拿來趕超的!

從此以後,我賣畫生涯,一天比一天興盛起來。」齊畫在商品市場上「身譽鵲起」,並不代表同時在畫界也「身譽鵲起」。相反倒引起了不少同行的嫉妒與誹罵。齊白石未成名前,在官氣十足的京派畫壇中主要是瞧不起齊白石的出身低微和無科舉經歷,認為齊畫缺乏「書卷氣」。出名以後,主要攻擊齊白石的作品是「匠畫」、「無所本」。如中國畫學研究會的會長周肇祥「私下對學生卻說:『千萬不要學齊先生,他的畫是騙人的。』」民國二十年,齊白石在私立京華美術專科學校任教,「該校校董,人稱『周斯文』者指齊白石畫不守古法,屬『野狐參禪』」。 齊白石在寄徐悲鴻的詩句中有「我法何辭萬口罵,江南傾膽獨徐君。」用了「萬口罵」來形容,就可知京派畫壇中不友好的同行不佔少數。性格倔強的齊白石對此作出多種形式的回應。如他畫「人罵我,我亦罵人」 進行本能的自衛;印文「行高於人,眾必非之」「流俗之所輕也」用以表示輕蔑和自傲;題跋「人譽之,一笑,人罵之,一笑。」表示不理睬和自身超脫。

勵志哥齊白石:偶像是拿來趕超的!

齊白石 老夫也在皮毛類

從崇拜的對象到趕超的對手

胡佩衡回憶齊白石說:「據我知道,他一直崇拜吳昌碩,只要見到他的精品就要買下來或者借來學習。」齊白石認為吳昌碩的畫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此時齊對吳可謂崇拜之至!但是,自1924年後,即畫界傳出吳昌碩「北方有人學我皮毛,竟成大名。」的風聞之後,細心的人會發現,齊白石在以後所記的文字中,絕口不提他學過吳昌碩的畫。

勵志哥齊白石:偶像是拿來趕超的!

反倒是他的老友胡佩衡——是他「衰年變法」的親睹者,在其著作《齊白石畫法與欣賞》中,反覆敘述了齊白石如何學習吳昌碩,如何善學吳昌碩,如何又吸取吳昌碩的技法又進一步創造的。世人才知道齊白石學吳昌碩的詳細過程。甚至細心的還會發現,他對吳昌碩的稱謂上,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以1924年為界,齊白石以前的文字稱「吳缶老」、「缶老」。以後的文字稱「吳缶廬」、「老吳」、或直稱「吳昌碩」。雖然齊白石仍然很佩服吳昌碩的繪畫,但在言辭中,對其人似乎少了幾分應有的敬重。

勵志哥齊白石:偶像是拿來趕超的!

大凡藝術人才的成長,特別是大才的成長,除了內在的自身優秀素質而外,在成長的過程中,正反兩方面的外在因素對其成才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正面的是要得到伯樂的賞識、鼓勵、幫助與提攜;反面的是要受到社會傳統習俗的嫉妒、擠壓、冷遇和譏諷打擊。二者幾乎是人才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際遇。現在人們談論其人才成長過程,往往強調前者的作用而忽視後者。事實上,人才在習俗的反對、擠壓中,往往能「變壓力為動力」,使之成為頑強奮鬥的另一種精神力量。這個因素的反激作用,在齊白石身上顯得尤為突出!

勵志哥齊白石:偶像是拿來趕超的!

只有自創藝術風格,才是「衰年變法」成功的標誌。才有與吳昌碩對峙,甚至超越的可能。

齊白石如何「衰年變法」?論述者可謂多矣,這裡就無須再費筆墨。他「衰年變法」成功的時間,胡佩衡說:「我們了解白石六十五歲(1927年)前後的作品和以前大大不同,已經看不出來哪裡是『八大山人』,哪裡是『徐青藤』,哪裡是『吳昌碩』了,我們看到的只是『齊白石』,老人的變法終於成功了。」這與齊白石自述「十載關門始變更」 相吻合。

勵志哥齊白石:偶像是拿來趕超的!

齊白石與吳昌碩幾個方面之間的對比:

自清末吳昌碩在藝壇樹起「吳派」的大纛以來,旗下門人可謂眾矣,其精英能得吳的形神兼備者也有數人之多。惜其為吳派風格所籠罩,而缺乏自立。而真正去學吳昌碩並能打進去,闖出來,取得很高藝術成就,傲然獨立者,僅私淑者齊白石一人而已!「皮毛」之譏,壞事變好事。這竟成了齊白石晚年脫人樊籬,膽敢獨創的重要的精神原動力。

論繪畫:以筆墨而言,吳昌碩的用筆齊白石是難以超越的,墨法的變化上,吳齊均有創造而各具特色。以色彩而言,吳善用複色,而齊善用單色,吳的色彩古雅、齊的色彩富麗,二人可平分秋色。至於繪畫題材的廣泛和構圖的奇趣,齊應略勝吳一籌。

勵志哥齊白石:偶像是拿來趕超的!

論篆刻:吳齊二人的篆刻藝術,都是能突破窠臼、推陳出新、開創了獨具面目的新流派。吳的印風氣魄雄偉、渾厚開闊,齊的印風恣肆蒼勁、痛快淋漓,都是大寫意印風的一代宗師。但吳昌碩是大寫意印風的開拓者,而齊白石是大寫意印風的跟隨者。以此而論,吳在篆刻史上的地位要優於齊。

論書法:吳齊二人的篆、隸、楷、行書四體俱善,均以篆書能自立風格,被世公認為成就最高的書體。但吳的書法重氣勢,而齊的書法重安排。齊白石對黃苗子說:「寫字比畫畫難,一幅字的布局想不好就寫不好,答應給你寫的那首詩,我還要想想怎麼樣寫。」齊對寫字的布局安排尚且認真如此。而吳昌碩寫字純任自然、下筆迅疾,特別到晚年時,寫石鼓文,筆墨酣暢,達到鬱勃恣肆的境界。雖然二人的書法都各立了門戶。但吳的功夫高於齊,藝術上有一層次的差別。

勵志哥齊白石:偶像是拿來趕超的!

論詩歌:吳、齊二人均善詩,吳師唐人,齊師宋人。從宏觀著眼,他們的詩歌,在近現代文學史上很難找到二者的位置,其藝術地位遠不能與書法、繪畫、篆刻同日而語,但作為文人畫家的必備修養是足夠了的。二人的詩歌,其水平也有差別,吳詩古奧質樸,齊詩真摯清新,各具特點。但近時有新史料披露,吳晚年文思不暢,常請人捉刀代筆,有違「詩言志」的宗旨,遭人詬病。而齊詩言必已出,不少詩里頗有生活情趣和鄉土氣息,其語言鮮活生動,曉暢通達,別具風味。很明顯,齊詩當勝吳詩,也有一個藝術層次的差別。

通過吳昌碩、齊白石的詩、書、畫、印四方面的分析比較,互有優劣,總體上難分軒輊。若以「鴉片戰爭」和「五四運動」的開始來劃分近代史和現代史,那麼,吳昌碩應屬近代末年最後一位藝術大師,而齊白石即現代初期的第一位藝術大師。雙峰對峙,南吳北齊,當為定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